座椅滑轨装饰单元及车辆座椅滑轨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3136发布日期:2020-07-04 04:1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座椅滑轨装饰单元及车辆座椅滑轨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滑轨装饰单元,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以上装饰单元的车辆座椅滑轨结构,以及设有该车辆座椅滑轨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部分车型车辆上,二、三排座椅可以前后调节,以满足车辆乘坐空间的灵活性和舒适性,为了实现座椅的前后调节,一般需要在车辆上布置座椅滑轨,在座椅的底部布置可在座椅滑轨上滑动的滑动件,通过滑动件在座椅滑轨上的滑动,实现座椅位置的调节。由于座椅滑轨通常采用的是截面呈u形的座椅滑轨,在座椅前后调节过程中,座椅滑轨的开口会留在车身底板上;异物可能落入该开口内,导致座椅滑动功能可能受损或失效;而且成员,特别是女士的高跟鞋可能会存在陷入座椅滑轨的开口内而导致人员受伤的风险。

为了遮挡该开口,现有部门车辆上设置有采用橡胶材质的覆盖件,滑动件滑动时可驱使覆盖件分开,从而不影响滑动件滑动,当滑动件滑开时,覆盖件可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恢复,再次实现对开口的遮盖;但由于橡胶特性,不能快速恢复形状,而且橡胶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永久变形翘起,影响车辆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座椅滑轨装饰单元,以能够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椅滑轨装饰单元,用于车辆上座椅滑轨的装饰,所述座椅滑轨装饰单元包括对称设于座椅滑轨上的两个装饰条,且所述座椅滑轨的顶部具有条状的开口,所述车辆的座椅具有伸入所述开口、并可于所述座椅滑轨上滑动的滑动件,而因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所述座椅于所述车辆上的位置可调;

所述装饰条包括:

固定部,采用硬质材质,并固设于所述座椅滑轨上;

遮盖部,采用软质材质,所述遮盖部与所述固定部固连,并可延伸至所述开口的上方,并于所述遮盖部上设有磁性体;

其中,两所述装饰条的所述遮盖部可因滑动的所述滑动件的分隔而彼此分离,且分离后的两所述遮盖部可因两者自身上磁性体间的相互吸附而闭合,以构成对所述开口的遮盖。

进一步的,于所述遮盖部的与所述滑动件滑动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硬质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遮盖部经由镶嵌注塑工艺成型于一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座椅滑轨装饰条通过在软质的遮盖部上设置磁性体,进而在滑动件滑过后,两个座椅滑轨装饰条的遮盖部除了可以在自身弹性、以及重力作用下,还会因磁性体间的吸附而恢复对开口的遮盖,可以加快遮盖部的恢复速度,而且磁性体间的吸附还可避免遮盖部在长时间使用后翘起变形,避免影响车辆的美观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座椅滑轨结构,包括具有顶部开口的座椅滑轨,还包括两个设于所述座椅滑轨上的如上所述的座椅滑轨装饰单元。

进一步的,于所述座椅滑轨上构造有卡接单元,于所述固定部上构造有卡合单元,且因所述卡合单元与所述卡接单元间的卡接配合,所述固定部可固设于所述座椅滑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单元包括与所述座椅滑轨固连、并向所述座椅滑轨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外端的向下弯折的第一钩体;所述卡合单元包括与所述固定部固连、并向下延伸的第二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体端部的、可与所述第一钩体钩接连接的第二钩体,还包括与所述固定部固连、并向下延伸的第三杆体,且所述第三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的根部抵接。

进一步的,于所述固定部上构造有插合单元,于所述座椅滑轨上构造有插接单元,且因所述插接单元与所述插合单元间的插接配合,所述固定部可固定在所述座椅滑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单元包括构造于所述座椅滑轨上的呈倒“ω”形的凹槽,所述插合单元包括间隔的固设于所述固定部上的两个插接板,并于各所述插接板的背离另一所述插接板的表面上构造有凸起,各所述凸起呈楔形且斜面朝下设置,且两所述插接板可因相靠近而使两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内,两所述凸起可因所述插接板弹性恢复后受到向上移动的阻挡而保持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于所述凹槽的底部构造有可支撑在两所述插接板之间的呈锥形的支撑块。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于所述车辆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车辆座椅滑轨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座椅滑轨结构和车辆与上述的座椅滑轨装饰条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装饰条与座椅滑轨配合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饰条与座椅滑轨配合的右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座椅滑轨,11-底板,12-侧板,13-斜板,14-顶板,15-卡接单元,16-插接单元,161-挡块,17-支撑块,2-装饰条,21-固定部,211-卡合单元,2111-第二杆体,2112-第三杆体,212-插合单元,2121-插接板,2122-凸起,22-遮盖部,221-连接单元,222-遮盖单元,3-滑动件,4-硬质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座椅滑轨装饰单元,参考图1所示,在设置上,该座椅滑轨装饰单元包括对称的设于车辆的座椅滑轨1上的两个装饰条2,且座椅滑轨1的顶部具有条状的开口,车辆上的座椅具有伸入该开口、并可于座椅滑轨1上滑动的滑动件3,并因该滑动件3的滑动,而使得座椅在车辆上的位置可调。

本实施例中,装饰条2在构成上包括采用硬质材质制成的固设于座椅滑轨1上的固定部21,还包括采用软质材质制成的遮盖部22,且该遮盖部22与固定部21固连、并可延伸至开口的上方。此外,在遮盖部22上设有磁性体,且在设计上,两个装饰条2上的遮盖部22可因滑动的滑动件3的分隔而分离,而分离后的两遮盖部22也可因两者上磁性体间的相互吸附而闭合,以构成对座椅滑轨1上开口的遮盖。

为了便于对装饰条2的了解,本实施例将首先对座椅滑轨1的结构进行介绍。参考图1和图2所示,该座椅滑轨1具体包括底板11,由底板11的两相对侧分别向上延伸的两侧板12,以及分别与两侧板12的顶端连接,并朝向两侧板12的内侧倾斜向上延伸的两个斜板13。此外,本实施例的座椅滑轨1进一步还包括分别与两斜板13的端部连接,且朝向两侧板12的内侧水平延伸的两个顶板14,两个顶板14间隙设置,同时,两个顶板14之间的间隙构成了上述座椅滑轨1上的开口。

通过将座椅滑轨1按照上述结构设计,特别是两斜板13的设计,可便于装饰条2在该座椅滑轨1上的固定,其具体原理将在下文中进行详述。

本实施例上述固定部21的具体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该固定部21整体呈板状,并采用硬质材质,且该硬质材质例如为tpo(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而该固定部21固定在座椅滑轨1上的一种结构也如图2和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在座椅滑轨1上构造有卡接单元15,并在该固定部21上构造有卡合单元211,固定部21可因卡接单元15与卡合单元211间的卡接配合而固设于座椅滑轨1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卡接单元15具体为对称的设置在座椅滑轨1两侧的两个,而在各装饰条2上分别设有一个卡合单元211,两个装饰条2的卡合单元211分别对应的与座椅滑轨1两侧的卡接单元15卡接配合,进而构成两个装饰条2在座椅滑轨1上的固定。其中,两个卡接单元15的结构,以及两个卡合单元211的结构分别相同,而本实施例将以其中一组卡接单元15和卡合单元211为例进行介绍,下述的插接单元16和插合单元212的与此相同,也将仅介绍其中的一组。

具体结构上,参考图3所示,上述的卡接单元15包括与座椅滑轨1固连、并向座椅滑轨1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杆体,以及设置在该第一杆体外端的向下弯折的第一钩体。上述的卡合单元211包括与固定部21固连、并向下延伸的第二杆体2111,以及设置在第二杆体2111端部的、可与第一钩体钩接连接的第二钩体,且所述卡合单元211还包括与固定部21固连、并向下延伸的第三杆体2112,而该第三杆体2112也与第一杆体的根部抵接。

其中,仍参考图3所示,上述的第一杆体设于上述的斜板13上,也即该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斜板13固定连接,且该第一杆体优选被设置为与座椅滑轨1的底板11平行。此外,上述的第一钩体设置在第一杆体的外端,也即第一杆体远离斜板13的一端上,该第一钩体相对于第一杆体向下弯折,且优选的,第一杆体为与第一钩体间的夹角为钝角。

继续参考图3所示的,上述的第二杆体2111设置在固定部21的下侧面上,也即该第二杆体2111的一端与固定部21的下侧面固定连接,并向下延伸,同时,该第二杆体2111优选被设置为与第一杆体正交。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钩体设置在第二杆体2111的下端,也即第二杆体2111远离固定部21的一端上,且该第二钩体相对于第二杆体2111向靠近第一杆体的方向向上倾斜弯折,以使得第二钩体和第一钩体可钩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杆体2112固设于固定部21的下侧面上,且该第三杆体2112具体为与上述的第二杆体2111并列间隔设置,与此同时,该第三杆体2112的下端也与第一杆体的根部抵接。

通过设置上述的卡接单元15和卡合单元211,可方便的构成固定部21和座椅滑轨1间的连接。具体的来说,通过设置第一钩体和第二钩体间的钩接,可防止该固定部21翘起,而通过第三杆体2112对第一杆体根部的抵接,可以有效防止第一杆体根部断裂。此外,通过在座椅滑轨1上设置斜板13,可方便的设置上述的卡接单元15,以及方便的构成卡接单元15和卡合单元211间的卡接配合。

在分别设置卡接单元15和卡合单元21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座椅滑轨1上也构造有插接单元16,并于固定部21上构造有插合单元212,所述固定部21可因插接单元16与插合单元212间的插接配合而固定在座椅滑轨1上。

具体结构上,仍由图3所示,此时上述的插接单元16包括构造于座椅滑轨1上的呈倒“ω”形的凹槽,因该凹槽被设为呈倒“ω”形,而使得该凹槽的顶部具有两个挡块161。插合单元212包括间隔的固设于固定部21上的两个插接板2121,于各插接板2121的背离另一插接板2121的表面上构造有呈楔形的斜面朝下的凸起2122,且两插接板2121可因相靠近而使两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内,两凸起可因两插接板弹性恢复后受到向上移动的阻挡而保持于所述凹槽内。

更具体的,上述的凹槽具体设置在座椅滑轨1的顶板14的顶面上,且为了便于凹槽的设置,并避免顶板14强度不足,本实施例中在顶板14的底面上也设置有与凹槽相对的凸块。上述的两个插接板2121具体由固定部21的下侧面向下延伸设置,上述的呈楔形的凸起2122的具体设置则如图3所示的,该凸起2122设置在各插接板2121背离另一插接板2121的表面上,或者说是各插接板2121的外侧面上,且在两个插接板2121处于自然状态时,两个凸起2122外侧面间的距离大于凹槽入口处的宽度,也即大于两挡块161间的距离。

在将固定部21安装在座椅滑轨1上时,插接板2121向下插入凹槽的过程中,楔形的凸起2122的斜面会首先与凹槽顶部的挡块161相接触,在继续向下插入凹槽的过程中,因挡块161的驱使,各插接板2121会向靠近另一插接板2121的方向弹性变形,使得两插接板2121上的凸起2122可越过挡块161而插入凹槽中。而在凸起2122越过挡块161后,插接板2121可弹性恢复,以使得凸起2122向上移动时可受到挡块161的阻挡,进而即能够使得凸起2122保持于凹槽内,也即构成了固定部21在座椅滑轨1上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两插接板2121向内收缩而使得凸起2122从凹槽内脱出,在凹槽的底部上构造有可支撑在两插接板2121之间的呈锥形的支撑块17。通过设置该支撑块17,在将两插接板2121插入凹槽内后,可由支撑块17约束两插接板2121之间的距离,能够防止插接板2121从凹槽内的脱出。

此外,通过在固定部21上同时设置卡合单元211和插合单元212,并对应的在座椅滑轨1上设置卡接单元15和插接单元16,由插接单元16与插合单元212的配合,以及卡接单元15和卡合单元211的配合,可方便的将固定部21固定在座椅滑轨1上。而由插接单元16与插合单元212的配合也可避免固定部21向外侧翘起,由卡接单元15和卡合单元211的配合则可避免固定部21向内侧翘起。

其中,向外侧翘起指的是向远离另一个装饰条2的方向翘起,向内侧翘起与之相对。因此,由以上两者的结合可进一步的将固定部21较好的固定在座椅滑轨1上。

上述遮盖部22的结构如图2和图4中所示,其包括与固定部21串接固连、并支撑在顶板14上的连接单元221,以及与连接单元221串接的遮盖单元222,且该遮盖单元222优选被设置为部分伸入于开口内,且进一步优选的,该遮盖单元222的厚度等于连接单元221厚度和顶板14厚度之和。通过将遮盖部22按照上述结构设置,参考图4中箭头所示,在遮盖部22承受向下的力时,遮盖单元222可以受到顶板14的支撑,从而可避免该遮盖部22下陷入开口内。

本实施例中,该遮盖部22采用软质材质,具体例如采用tpv热塑性硫化橡胶,而上述的磁性体可以为磁粉,且该遮盖部22例如可通过橡胶与磁粉挤出成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磁性体也可以为磁铁块,此时该遮盖部22具体为由橡胶包裹各磁铁块设置。

通过在遮盖部22上设置磁性体,两个装饰条2上的遮盖部22在因滑动件3滑过而分离后,除可在自身重力和弹性恢复作用下,还可因两遮盖部22上磁性体间的吸附恢复对开口的遮盖。现有技术中,因橡胶的特性,橡胶可能会在长时间使用后失去弹性恢复的能力,导致橡胶翘起变形,影响车辆美观。而本实施例通过遮盖部22内设置磁性体,由此通过磁性体间的吸附,不仅可加快遮盖部22的恢复速度,还可避免遮盖部22翘起变形,因而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仍参考图4所示,在各遮盖部22的与滑动件3滑动接触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硬质涂层4,该硬质涂层4例如采用tpe材质,且通过设置该硬质涂层4,不仅可有效避免遮盖部22因与滑动件3滑动接触而磨损,还可有效提高该遮盖部22也即该装饰条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该装饰条2的成型,上述的固定部21与遮盖部22经由镶嵌注塑工艺成型于一体,至于具体成型方式可参考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具体工作时,参考图1所示,滑动件3随车辆座椅滑动时,可由该滑动件3的分隔而使两个装饰条2分离,以使得滑动件3能够在座椅滑轨1上滑动。而当滑动件3滑离后,两个装饰条2的遮盖部22复位,并可在两者上磁性体间的相互吸附下恢复对开口的遮盖,从而避免开口敞开,避免异物落入座椅滑轨1中。

本实施例的座椅滑轨装饰单元,通过以上装饰条2的设置,不仅便于安装,而且还能够快速恢复对开口的阻挡,其可避免橡胶件长时间使用后的翘起变形,可提高车辆的美观度,而有着很好实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座椅滑轨结构,所述车辆座椅滑轨结构包括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座椅滑轨结构,还包括两个设于所述座椅滑轨1上的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座椅滑轨装饰单元,且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滑轨结构的详细构成则可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描述。

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滑轨结构,通过于座椅滑轨1上设置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装饰单元,装饰条2安装方便,并可提高座椅滑轨结构的美观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于所述车辆上设有如实施例二所述的车辆座椅滑轨结构,且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如实施例二所述的车座椅滑轨结构,可使车辆较为美观,而有着很好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