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3483发布日期:2021-02-09 17:4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柜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0002]
充电机作为充电场站主要噪声源,根据nb/t 33001-2018《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对噪声的相关要求:根据不同的安装场所,充电机在使用时的噪声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实测值大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充电机在安装时要加装额外的降低噪声的设备以满足使用要求。
[0003]
根据gb 390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各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于表1规定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
[0004]
表1环境噪声限值 单位:db(a)
[0005][0006]
所以在充电场站选址和充电机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噪声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地降低噪音的充电桩。
[000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桩,其包括机柜、位于所述机柜内部的充电模块、设于充电模块内部的风扇、设于所述机柜右侧的右侧门以及设于所述机柜左侧的左侧门,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左侧门和右侧门内的吸音装置,所述吸音装置包括固定在左侧面和右侧门的内侧的围框、固定在所述围框内部且间隔设置的多个隔板以及固定在每个隔板内侧的吸音棉。
[0009]
优选地,所述多个隔板等距离设置在所述围框内。
[0010]
优选地,多个隔板等距离的倾斜固定在围框的内部。
[0011]
优选地,所述吸音棉与水平面之间具有角度,所述角度为锐角。
[0012]
优选地,相邻两个吸音棉之间距离间隔距离。
[0013]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右侧门上的多个进风孔以及位于所述左侧门上的多个出风孔。
[0014]
本实用新型在充电桩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吸音装置,可以有效的降低充电桩的噪音,而且可以形成有效的散热风道而使得充电桩快速散热。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说明。
[0016]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具有吸音装置的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和图5为吸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20]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0021]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2]
本实用新型充电桩,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机柜10、位于机柜10内部的充电模块(图未示)、设于充电模块内部的风扇(图未示)、设于机柜10右侧的右侧门20、设于机柜10左侧的左侧门30、位于右侧门20上的多个进风孔 21以及位于左侧门30上的多个出风孔31,风扇位于机柜10内部且靠近机柜10 的左侧门30,通过出风孔31和风扇进行抽风。
[0023]
充电模块的噪音也会通过进风孔21和出风孔22更容易传出来,使充电桩产生很大的噪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机柜10的左右侧门20、30增加吸音装置40,可能有效的降低整机的噪声,能把噪声降低10个分贝以上。
[0024]
如图5所示,吸音装置40包括固定在左右侧门20、30内侧的围框31、固定在围框31内部且间隔设置的多个隔板32、固定在每个隔板32内侧的吸音棉 33。其中。多个隔板32等距离的倾斜固定在围框31的内部,相邻两个吸音棉 3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d1,吸音棉33与水平面之间具有角度α1,吸音棉33具有厚度h1和围框厚度l1,不仅可以形成散热风道,又可以有效的吸收噪音。
[0025]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吸音装置的吸音棉分布可以变形成不同的间隔距离d2、与水平面之间不同的角度α2、不同的吸音棉厚度h2和不同的围框厚度l2。其中,α1和α2都是锐角。
[0026]
本实用新型在充电桩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吸音装置,可以有效的降低充电桩的噪音,而且可以形成有效的散热风道而使得充电桩快速散热。
[0027]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改进、润饰和等同变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