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行驶安全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5055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行驶安全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装置,确切说是一种装置在机动车辆上保证行驶安全的报警装置。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的机动车辆急骤增加,交通事故越来越多,不但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也给一些家庭带来了痛苦和不幸。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减少和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为机动车驾驶者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巧方便,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机动车行驶安全报警器。特别适于在多急转弯的山区公路,多三叉路口的道路以及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使用,更适合于在雨天路滑、大雾天气情况下行车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实施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24伏或12伏的直流电源,多谐振荡器电路,发射器电路和接收器电路构成。直流电源通过开关K,经消磁线圈L1消除电磁干扰后,经C1电容滤波后,输入到第一级三端稳压器,输出9伏恒流电压,作为多谐振荡器偏压电阻R2、R3、R4、R5的正极电压及连接到发射器A模式逻辑开关芯片HD14069ubp的正极电源接头14脚上作发射器工作电源,而直流电源的负极则直接连接多谐振荡器的BG2、和BG3两个三极管发射极作为多谐振荡器工作的负电压,同时,这根负极导线连接三极管BG1的发射极,并经集电极连接到发射器中的A模式逻辑开关芯片HD14069ubp的负极接头7上。直流电源经第一级三端稳压输出9伏,又经过第二级三端稳压器9伏输出变成5伏经负载R7降压输出,又经滤波,稳压管D1W稳压成3伏后作为接收器的正极板工作电压,而接收器的负极板线经导线连接三极管BG4的集电极,并经发射极与电源负极线相连接。
多谐振荡器电路由正偏压电阻R2、R3、R4、R5,电解质电容C2、C3,三极管BG2和BC3构成。其中电阻R3、R4分别与三极管BG3和BG2的基极交叉相连,电阻R2与三极管BG2集电极相连,而电阻R5与三极管BG3的集电极相连,电容C2的正极,连接电阻R2与三极管BG2集电极的公共接线,C2的负极则连接电阻R3与三极管BG3基极的公共接线,电容C3的负极连接R4与BG2基极的公共接线,正级则连接R5与BG3集电极的公共接线。多谐振荡器左端有一电阻R1,右端有一电阻R6。R1右端连接R2、C2和BG2集电极间的公共接线,左端则与三极管BG1的基极连接;R6的左端连接R5、C3和BG3集电极间的公共接线,右端则连接三极管BG4的基极;三极管BG1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源负极并与第一级三端稳压器7809的公共引出端相接,而集电极通过引线,一端连接到发射器电路中A模式逻辑开关芯片HD14069ubp的负极接头7上,另一端接到高频放大管BG5的发射极上。
发射器电路由控制A模式逻辑开关芯片HD14069ubp、R8、C6、L2谐振回路,高频发射管BG5,高频振荡耦合电容以及发射天线等组件构成。发射天线一端通过引线连接高频发射管BG5的集电极,另一端用引线连接R8C6L2谐振回路,两引线间装接用作补偿和调谐用的高频振荡耦合电容。高频发射管BG5的基极连接到R8C6L2谐振回路中电容C6与电组R8的连接线上。
A模式逻辑开关芯片HD14069ubp1与3脚间串接电阻R9,1与5脚间为晶振时钟,2与3脚相接,4与5脚相接,6、9、11、13脚外部相接,8与10脚间外接电容C5,10脚连接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2,12脚连接谐振器路中的R8与C6。
接收器电路由接收天线及作为补偿和调谐用的高频振荡耦合电容电路,高频接收管BG6电路,电容滤波电路,三级管BG7中频功率放大电路,B模式逻辑开关芯片HD14069ubp,低频放大电路,稳压二级管,导通三极管BG9、作为报警用的蜂鸣器及发光二极管诸单元电路构成。其中接收天线一端连接高频接收管BG6的集电极,并通过导线串联电阻R14、电容C18与功率放大管BG7的基极相连,通过集电极,电容C23输入到B模式逻辑开关芯片HD14069ubp的第1脚,而BG6基极下接并联的限流电阻R12与隔直电容C15,终端接负极板线;BG6的发射极通过高频线绕电阻L3下接并联的限流电阻R13和电容C16,终端接负极板线;BG6的集电极与发射极间连接隔直电容C14,中频功率放大管BG7的发射极连接负极板线,集电极通过反馈电阻R16接到与基极隔直的电容C18的连线上,在集电极与3伏正极板线之间有限流电阻R17,在BG6集电极的输出线(R14与C18连线)与负极板线间有滤波电容C17,在功率管BG7的集电极与负极板线间有滤波电容C19,在3伏正极板线与负极板线间有滤波电容C22;B模式逻辑开关芯片HD14069ubp的1与2脚间有输入电阻R22,2与3脚间有电容C24,3与4脚间有输入电阻R23,在4与5脚间有串联的晶振时钟,补偿电阻R20和电容C25,在6与7脚间串联的电容C26和稳压管D2W;限流电阻R21连接到补偿电阻20和电容C25间的连线上,并下接到低放三极管BG8的集电极上,该管的发射极直接连接负极板线,而基极下连限流电阻R19接负极板线,上连补偿电阻20与晶振时钟的公共连接点,B模式逻辑开关芯片的14脚连接3伏正极板线,8、11、13脚外接在一起,10、12脚外接一起并通过二极D4W链接导通管BG9的基板,该管发射极接负极板线,集电极引线并联作为报警器的蜂鸣器与发光二极管,二极管D4W一端连接BG9的基极,该端又通过连线经过电容C28与负极板线连接,B模式逻辑开关芯片的9脚与负极板线间分别串有电容C27,电阻R26、电阻R25与双稳压管D3W、D2W的串接线,BG9的发射极与BG4的集电极均连到负极板线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打开电源开关K,由三端稳压器7809输出的9伏正电压加到发射器的A模式逻辑开关芯片的14脚上,同时也加到多谐振荡器的正极板线上和报警装置上,而由7805三端稳压器和分压电阻R7引出的3伏电压加到接收器的正极板线上。此时,多谐振荡器由电容器C2和C3交替充电和放电而产生了自激振荡,使三极管BG1和BG4交替产生导通与截止,而把9伏与3伏的工作电压分别断续地加到发射器和接收器上,致使二者交换地进行工作与停止,因此,多谐振荡器连同BG1与BG4的电路就成为控制发射器与接收器工作的电源开关。当多谐振荡器中电容C2为电容C3容量的一倍时,则接收器的工作时间为发射器工作时间的一倍。
当多谐振荡电路导通把电源加到发射器上时,A模式逻辑开关芯片的电源脚加上电压,晶振时钟开始工作,打通了芯片内部开关,将振荡信号输出到10与12脚间的振荡回路中形成高频振荡信号,由高频发射管BG5经发射天线发射出去。
当对方的安全报警器的多谐振荡电路把电源加到接收器上时,对方的接收器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经高频接收管BG6放大,经C17电容高频滤波后输入中频功率管BG7进行放大,又经C19滤波,将信号经电容C23输入到B模式逻辑开关芯片的1脚,启动该芯片,使4脚上的晶振时钟工作,将信号经低频功率放大后输入芯片打开内部开关,由10、12脚输出信号经D4W稳压后,输出到BG9的基极,使该管导通,把信号加到报警装置上,使蜂鸣器呼叫,发光二极管指示灯亮。
对方收到安全报警信号后,同样启动他的报警器,发射安全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装置结构简单,小巧轻便,报警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图图中虚线把本装置电路分成四个部分,上框虚线内为接收器电路,右侧中框虚线内为多谐振荡电路,左侧中框虚线内为发射器电路,下框虚线内为电源电路。
实施例电源电路电源为直流24伏或12伏,第一级三端稳压器7809,输出9伏,第二级三端稳压器7805,输出5伏。
多谐振荡电路R1=15K,R2=680,R3=33K,R4=33K,R5=680,R6=5K;C2=100VF,C3=50VF,BG18050,BG29014,BG39014,BG48050。
发射器A模式逻辑关开芯片HD14069ubp晶振时钟28-290MHZ高频发射管BG59018高频线绕电阻L2=5.6VH线绕电阻R8=47K高频振荡耦合电容C6=15P补偿电容C7=10P;C9=5P;C5=102P调谐电容C8=3-15P
晶振电阻R9=1M接收器高频接收管BG69018中频功放管BG79014低频功放管BG89014导通管BG98050B模式逻辑开关芯片HD14069ubp晶振时钟28-290MHZ滤波电容C17=102P滤波电容C19=102P电源滤波C22=100VF
电路主要元件参数表(一)
电路主要元件参数表(二)
电路主要元件参数表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安全行驶报警器,由电源电路,多谐振荡电路,发射器电路及接收器电路四部分单元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由R2、R3、R4、R5,C2、C3,BG2、BG3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和连接振荡器中R2、C2与B G2集电极公共端的电阻R1及连接R1的导通管BG1,连接振荡器中R5,C3与BG3集电极公共端的电阻R6及连接R6的导通管BG4所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构成了控制发射器和接收器工作的开关电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多谐振荡电路中的电容器C2=100VF(相当充放电时间为2秒),C3=50VF(相当充放电时间为1秒)。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发射器电路中A模式逻辑开关芯片上的晶振时钟与接收器电路中B模式逻辑开关芯片上的晶振时钟同为28-290MHZ(相当于在35-40米距离内能互相接收)。
专利摘要一种机动车安全行驶报警器,由电源电路,多谐振荡电路,发射器电路和接收器电路构成,基本特征在于由多谐振荡电路构成了控制发射器和接收器工作的开关电路,选择多谐振荡器中的两个充放电电容量,可以使发射器工作1秒钟后,接收器接着工作2秒钟。此种交替工作的警报器,在35—40米以内会车时报警性能优良,适于在多急转弯和多叉路口的山区使用,更适于路滑的雨天和浓雾天气使用。
文档编号B60R21/01GK2400321SQ9925171
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3日
发明者刘兆洋 申请人:刘兆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