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调节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84951阅读:来源:国知局
32的歪斜。另外,这提供的优点是:弹簧34同样仅仅沿着移动方向S被压缩并且没有横向力作用在这个弹簧34上,因此可以明显地延长该弹簧34的使用寿命。
[0058]如特别是在图7中可以看到的那样,缺口 42构造成凹形的并且构成U形的贴靠面50,其中这个贴靠面的曲面具有的半径显著大于销轴40的半径,其中,销轴40当然不必是圆柱体。在图6a至6c中,销轴40是半圆柱体。贴靠面50曲面的半径理想地比销轴的半径大1.0、优选1.3的系数。
[0059]如特别是在图8中可以看到的那样,贴靠面具有第一区域52以及第二区域54,在所述第一区域内销轴40贴靠在锁栓32的固定位置中,在所述第二区域内销轴40在杠杆36运动时移入到释放位置中并且贴靠在杠杆36的释放位置中。第二区域54的曲率优选大于第一区域52的曲率,其中,曲率从第一区域52到第二区域54连续增大。在第一区域的区域内,曲面的半径为销轴40的半径的1.1倍并且向着第二区域扩大直到第二半径R2为止,该第二半径为销轴40的半径的1.3倍。
[0060]另外,杠杆36构造成弯曲的,从而可以放大杠杆臂,因此可以降低操作力。操作键22理想地以触碰面56在杠杆的整个枢转行程上始终相切地贴靠在区域36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杠杆36与操作键22之间的触碰点60在杠杆36上移动。因此在杠杆36与操作键之间的摩擦角理想地为0°,其中该角还可以在-15°与+15°之间。
[0061]另外,由于杠杆36的形状和/或操作键22的形状,在操作键22的移动行程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锁栓32的较大的移动行程,该移动行程能够实现柔性的减震垫37的置入,锁栓32可以沉入该减震垫内和/或操作键的移动行程可以得到缩短。
[0062]图9示意性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高度调节器10的杠杆36的第二实施方式。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杠杆36构造成叉形的并且具有两个互指的销轴40,这些销轴插入到锁栓32上的缺口 42内。缺口 42构造成使得销轴40可以在这些缺口内移动,从而使得锁栓32在直线的轨道内移动。
【主权项】
1.用于车辆内安全带的保持件(12)的高度调节器(10),该高度调节器包括:与车辆固定的导轨(14)和止动装置(28),其中,安全带的保持装置(16)沿着所述导轨(14)的纵向(L)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导轨内,所述止动装置能够将保持装置(16)固定在导轨(14)内,该止动装置(28)具有锁栓(32)以及杠杆(36),所述锁栓能够沿着移动方向(S)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固定位置中,所述锁栓(32)将保持装置(16)固定在导轨(14)上,并且所述杠杆能够操纵锁栓(32),其特征在于:杠杆(36)使锁栓(32)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直线的轨道内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锁栓(32)上或在杠杆(3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销轴(40,40'),所述销轴支承在杠杆侧的或者锁栓侧的缺口(42)内,特别是相对锁栓(32)或者相对杠杆(36)能够移动和扭转。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杠杆(36)反向于锁栓(32)的移动方向(S)支撑在设置在止动装置(28)上的支承面(44)上,该支承面优选垂直于移动方向⑶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杠杆(36)可枢转地并且垂直于移动方向(S)可移动地支承在支承面(44)上。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杠杆(36)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枢转支承点(46),杠杆(36)以所述第一枢转支承点贴靠在支承面(44)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支承点(46)在杠杆(36)枢转时在支承面(44)上滑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止动装置(28)上设置有第二支承面(52),该第二支承面优选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承面(44)设置,并且在杠杆(36)上设置有第二枢转支承点(54),杠杆(36)以该第二枢转支承点贴靠在所述第二支承面(52)上,其中,所述第二枢转支承点(54)在杠杆(36)枢转时在所述第二支承面上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面(52)的和杠杆(36)的接触面彼此相对地具有如下的几何形状,即,杠杆(36)随着其围绕第一枢转支承点(46)的进一步枢转而从固定位置向释放位置的方向继续向着锁栓(32)的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面(52)与所述第一支承面(44)构造成一体的。
10.如权利要求7至9之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面(52)是与所述第一支承面(44)分离的构件。
11.如权利要求2至10之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销轴(40)在杠杆(36)的缺口(42)内的支承点(48)与杠杆(36)的位置无关地始终位于一条虚拟的直线(g)上,该虚拟的直线沿着移动方向(S)或者平行于该移动方向地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销轴(40)的支承点(48)在杠杆(36)的每个位置中都位于缺口(42)的距导轨(14)最近的点上。
13.如权利要求11和12之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缺口(42)在销轴(40)贴靠在该缺口(42)上的区域内构造成凹形的并且沿着纵向(L)相对销轴(40)构造有间隙。
14.如权利要求2至13之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缺口(42)具有用于销轴(40)的U形贴靠面(50),该贴靠面的最小曲面具有的半径比销轴(40)在其贴靠区域内的半径大至少1.0、优选至少1.3的系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贴靠面(50)的曲率在销轴(40)在其内贴靠在固定方位中的第一区域(52)内小于在第二区域(54)内的曲率,在所述第二区域内,销轴(40)在移动中移入释放位置中或贴靠在释放位置中,特别是曲率从所述第一区域(52)向着第二区域(54)连续增大。
1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具有触碰面(56)的操作键(22),其中,杠杆(36)在该杠杆(36)的每个位置中在一个触碰点(60)处贴靠在操作键(22)上,并且触碰面(56)的平面相对锁栓的轨道倾斜最大15°的夹角、特别是平行于这个轨道。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安全带的保持件(12)的高度调节器(10),该高度调节器包括:与车辆固定的导轨(14)和止动装置(28),其中,安全带的用于保持件(12)的保持装置(16)沿着所述导轨(14)的纵向(L)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导轨内,所述止动装置能够将保持装置(16)固定在导轨(14)内,该止动装置(28)具有锁栓(32)以及杠杆(36),该锁栓能够沿着移动方向(S)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固定位置中,所述锁栓(32)将保持装置(16)固定在导轨(14)上,并且所述杠杆能够操纵锁栓(32),设定:杠杆(36)使锁栓(32)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直线的轨道内运动。
【IPC分类】B60R22-20
【公开号】CN104703847
【申请号】CN201380051184
【发明人】B·朔伊尔曼, B·赫塔希
【申请人】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3年7月29日
【公告号】DE102012015126A1, WO2014019669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