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1973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换挡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操作开关从而变更变速器的换挡档位的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1167831号说明书所记载的换挡装置中,设置有多个按钮,通过操作按钮,从而变更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档位。
[0003]此处,在该换挡装置中,多个按钮设置于同一平面上,为了抑制对按钮的误操作,而使多个按钮的形状相互不同。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目的在于获得能够抑制对开关的误操作的换挡装置。
[0005]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换挡装置具备:多个开关,通过操作多个上述开关从而变更变速器的换挡档位;以及引导部,其能够将手向多个上述开关分别所处的一侧引导。
[0006]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换挡装置中,通过操作开关,从而变更变速器的换挡档位。
[0007]此处,引导部能够将手向多个开关分别所处的一侧进行引导。因此,能够利用引导部来容易地对多个开关的位置进行识别,从而能够抑制对开关的误操作。
[0008]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换挡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换挡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引导部的周围配置上述开关。
[0009]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换挡装置中,在引导部的周围配置有开关。因此,能够利用引导部而进一步容易地对多个开关的位置进行识别,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对开关的误操作。
[0010]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换挡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的换挡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引导部的一侧以及另一侧配置上述开关。
[0011]在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换挡装置中,在引导部的一侧以及另一侧配置有开关。因此,能够容易地区别引导部的一侧与另一侧的开关,从而能够抑制对开关的误操作。
[0012]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换挡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任一个换挡装置的基础上,向上述引导部侧或者与上述引导部相反的一侧操作上述开关。
[0013]在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换挡装置中,向引导部侧或者与引导部相反的一侧操作开关。因此,在使手从引导部的表面侧接近引导部时,手对开关向引导部侧或者与引导部相反的一侧作用的力较小,从而能够抑制对开关的误操作。
[0014]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换挡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任一个换挡装置的基础上,具备追加引导部,该追加引导部设置于上述开关的周围,并能够将手向上述开关侧引导。
[0015]在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换挡装置中,在开关的周围设置有追加引导部,追加引导部能够将手向开关侧引导。因此,能够利用追加引导部而进一步容易地对开关的位置进行识别,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对开关的误操作。
[0016]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换挡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任一个换挡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引导部的周向配置多个上述开关。
[0017]在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换挡装置中,在引导部的周向配置有多个开关。因此,在通过特定的手指对多个开关进行操作时,需要使手整体或者特定的手指沿引导部的周向转动,从而能够抑制对开关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挡装置的从车辆后侧斜右方观察的立体图。
[0019]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挡装置的从车辆后侧斜右方观察的立体图。
[0020]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挡装置的从车辆后侧斜左方观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第一实施方式]
[0022]图1利用从车辆后侧斜右方观察的立体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挡装置10。此外,在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RH表示车辆右方,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
[0023]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挡装置10应用于右侧方向盘的车辆,在车辆中,在车室的右侧配置有方向盘以及驾驶席。
[0024]如图1所示,在驾驶席的车辆左侧(车辆左右方向内侧)的车室的地板部(例如中央控制台)的上表面(表面)设置有配置面12,配置面12垂直于上下方向配置。
[0025]换挡装置10具备作为引导部的大致半球状的引导体14,引导体14配置(固定)于配置面12。引导体14从配置面12向上方突出,引导体14的表面呈大致球面状。引导体14的表面的上端部(上表面)形成为载置面16,载置面16弯曲为凸状,并能够供驾驶员(乘客)放置左手(手)的手掌。
[0026]引导体14的车辆右侧面形成作为第一引导部的右引导面18,右引导面18弯曲为凸状。右引导面18伴随趋于车辆右侧而向朝向下侧的方向倾斜,右引导面18例如能够供驾驶员放置左手的配置于手掌的右侧的大拇指(手指)。
[0027]引导体14的车辆前侧面形成作为第二引导部的前引导面20,前引导面20弯曲为凸状。前引导面20伴随趋于车辆前侧而向朝向下侧的方向倾斜,前引导面20例如能够供驾驶员放置左手的除大拇指以外的手指(特别是食指或者中指)。
[0028]引导体14的车辆后侧面形成作为第三引导部的后引导面22,后引导面22弯曲为凸状。后引导面22伴随趋于车辆后侧而向朝向下侧的方向倾斜,后引导面22例如能够供驾驶员放置左手的配置于手掌的下侧的大拇指,并且能够供驾驶员放置向右侧大致转动90°的左手的配置于手掌的后侧的大拇指。
[0029]引导体14的车辆右斜前侧面形成作为第四引导部的右前引导面24,右前引导面24弯曲为凸状。右前引导面24伴随趋于车辆右斜前侧而向朝向下侧的方向倾斜,右前引导面24将右引导面18与前引导面20连接起来。
[0030]引导体14的车辆右斜后侧面形成作为第五引导部的右后引导面26,右后引导面26弯曲为凸状。右后引导面26伴随趋于车辆右斜后侧而向朝向下侧的方向倾斜,右后引导面26将右引导面18与后引导面22连接起来。
[0031]引导体14的车辆左斜前侧面形成作为第六引导部的左前引导面28,左前引导面28弯曲为凸状。左前引导面28伴随趋于车辆左斜前侧而向朝向下侧的方向倾斜,左前引导面28与前引导面20连接。
[0032]引导体14的车辆左斜后侧面形成作为第七引导部的左后引导面30,左后引导面30弯曲为凸状。左后引导面30伴随趋于车辆左斜后侧而向朝向下侧的方向倾斜,左后引导面30与后引导面22连接。
[0033]引导体14的周部表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伴随着从车辆前侧朝向车辆后侧而逐渐增大,特别是,右引导面18、后引导面22以及右后引导面26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增大,从而能够抑制驾驶员的左手的大拇指经由右引导面18与后引导面22之间的右后引导面26的移动被引导体14阻碍。
[0034]在引导体14的车辆右侧(驾驶员侧)附近的配置面12设置有作为追加引导部(第一追加引导部)的俯视下呈半圆状的右凹部32,右凹部32的车辆左右方向尺寸伴随着从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朝向中央侧而逐渐增大。右凹部32的底面呈剖面V字状,并设置有车辆左侧的右内表面32A与车辆右侧的右外表面32B,右内表面32A弯曲为凸状,并且右外表面32B弯曲为凹状。
[0035]在引导体14的车辆前侧附近的配置面12设置有作为追加引导部(第二追加引导部)的俯视下呈半圆状的前凹部34,前凹部34的车辆前后方向尺寸伴随着从车辆左右方向的两端朝向中央侧而逐渐增大。前凹部34的底面呈剖面V字状,并设置有车辆后侧的前内表面34A与车辆前侧的前外表面34B,前内表面34A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