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19731阅读:来源:国知局
弯曲为凸状,并且前外表面34B弯曲为凹状。
[0036]在引导体14的车辆后侧附近的配置面12设置有作为追加引导部(第三追加引导部)的俯视下呈半圆状的后凹部36,后凹部36的车辆前后方向尺寸伴随着从车辆左右方向的两端朝向中央侧而逐渐增大。后凹部36的底面呈剖面V字状,并设置有车辆前侧的后内表面36A与车辆后侧的后外表面36B,后内表面36A弯曲为凸状,并且后外表面36B弯曲为凹状。
[0037]在右凹部32的右内表面32A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设置有作为开关的“D”开关38 (前进开关),“D”开关38的表面形成作为操作面的“D”操作面38A。“D”操作面38A呈矩形平面状,“D”操作面38A与右内表面32A配置为共面。对于“D”开关38而言,能够向引导体14侧对“D”操作面38A进行按压操作,“D”开关38( “D”操作面38A)的按压操作方向是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45°以下的车辆左斜下方(车辆左侧并且水平方向侧)。例如,能够通过驾驶员的左手的配置于手掌的右侧的大拇指对“D”开关38( “D”操作面38A)进行按压操作。
[0038]在前凹部34的前内表面34A的车辆左右方向中央部设置有作为开关的“N”开关40 (空挡开关),“N”开关40的表面形成作为操作面的“N”操作面40A。“N”操作面40A呈矩形平面状,“N”操作面40A与前内表面34A配置为共面。对于“N”开关40而言,能够向引导体14侧对“N”操作面40A进行按压操作,“N”开关40( “N”操作面40A)的按压操作方向是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45°以下的车辆后斜下方(车辆后侧并且水平方向侧)。例如,能够通过驾驶员的左手的除大拇指以外的手指(特别是食指或者中指)对“N”开关40 ( “N”操作面40A)进行按压操作。
[0039]在后凹部36的后内表面36A的车辆左右方向中央部设置有作为开关的“R”开关42(倒退开关),“1?”开关42的表面形成作为操作面的“R”操作面42A。“R”操作面42A呈矩形平面状,“R”操作面42A与后内表面36A配置为共面。对于“R”开关42而言,能够向引导体14侧对“R”操作面42A进行按压操作,“R”开关42( “R”操作面42A)的按压操作方向是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45°以下的车辆前斜下方(车辆前侧并且水平方向侧)。例如,能够通过驾驶员的左手的配置于手掌的下侧的大拇指对“R”开关42( “R”操作面42A)进行按压操作,并且能够通过驾驶员的向右侧大致转动90°的左手的配置于手掌的后侧的大拇指对“R”开关42( “R”操作面42A)进行按压操作。
[0040]“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省略图示)电连接。因此,通过对“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进行按压操作,能够使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档位分别处于“D”档位(前进挡)、“N”档位(空挡)以及“R”档位(倒退挡)。在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档位处于“D”档位时,对车辆的车轮传递前进行驶力。在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档位处于N”档位时,切断对车辆的车轮传递行驶力。在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档位位处于R”档位时,向车辆的车轮传递后退行驶力。
[0041]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0042]在具有以上结构的换挡装置10中,通过对“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进行按压操作,能够使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档位分别变更为“D”档位、“N”档位以及“R”档位。
[0043]此处,在驾驶员按压操作“D”开关38时,驾驶员即使不目视观察换挡装置10,也能够通过引导体14的右引导面18、右前引导面24、右后引导面26将左手的手指(例如大拇指、食指或者中指)向“D”开关38侧(分别向车辆右侧、车辆右斜后侧、车辆右斜前侧)引
Q
寸ο
[0044]另外,在驾驶员按压操作“N”开关40时,驾驶员即使不目视观察换挡装置10,也能够通过引导体14的前引导面20、右前引导面24、左前引导面28将左手的手指(例如食指或者中指)向“N”开关40侧(分别向车辆前侧、车辆左斜前侧、车辆右斜前侧)引导。
[0045]并且,在驾驶员按压操作“R”开关42时,驾驶员即使不目视观察换挡装置10,也能够通过引导体14的后引导面22、右后引导面26、左后引导面30将左手的手指(例如大拇指、食指或者中指)向“R”开关42侧(分别向车辆后侧、车辆左斜后侧、车辆右斜后侧)引
Q
寸ο
[0046]以上,驾驶员即使不目视观察换挡装置10,也能够通过引导体14引导左手的手指,从而容易地对“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的位置进行识别,通过上述被引导的左手的手指对“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进行按压操作,从而能够抑制对“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的误操作。由此,驾驶员即使不目视观察换挡装置10,也能够容易地操作“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从而能够抑制基于驾驶员对车辆的运转因“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的操作而被阻碍。
[0047]并且,在引导体14的周围(周围附近)配置有“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因此,驾驶员即使不目视观察换挡装置10,也能够通过引导体14有效地将左手的手指向“D”开关38侧、“N”开关40侧以及“R”开关42侧引导,从而能够进一步容易地对“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的位置进行识别,进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对“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的误操作。
[0048]并且,在驾驶员对“D”开关38进行按压操作时,驾驶员即使不目视观察换挡装置10,也能够通过右凹部32将左手的手指(例如大拇指、食指或者中指)向“D”开关38侧(右凹部32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侧)引导。
[0049]另外,在驾驶员对“N”开关40进行按压操作时,驾驶员即使不目视观察换挡装置10,也能够通过前凹部34将左手的手指(例如食指或者中指)向“N”开关40侧(前凹部34的车辆左右方向中央侧)引导。
[0050]并且,在驾驶员对“R”开关42进行按压操作时,驾驶员即使不目视观察换挡装置10,也能够通过后凹部36将左手的手指(例如大拇指、食指或者中指)向“R”开关42侧(后凹部36的车辆左右方向中央侧)引导。
[0051]以上,驾驶员即使不目视观察换挡装置10,也能够通过右凹部32、前凹部34以及后凹部36引导左手的手指,从而能够分别容易地识别“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的位置,进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对“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的误操作。
[0052]另外,在引导体14的车辆前侧(一侧)以及车辆后侧(另一侧)分别配置有“N”开关40以及“R”开关42。因此,即使驾驶员不目视观察换挡装置10,也能够通过引导体14而容易地区别“N”开关40与“R”开关42,从而能够抑制对“N”开关40以及“R”开关42的误操作。
[0053]另外,“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的按压操作方向为引导体14侧。因此,在驾驶员不目视观察引导体14而使左手从上侧(引导体14的表面侧)接近引导体14时,左手容易对“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向下侧施加力,左手向引导体14而施加于“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开关42的力较小,从而能够抑制对“D”开关38、“N”开关40以及“R”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