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支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36742阅读:来源:国知局
形的线材形成。线形锁止部102通过进入槽部12a而能够进行锁止,但是与槽部12a的上缘进行线接触,因此接触面积小,耐负荷性有可能降低。如图7 (b)所示,实施方式的锁止部40与槽部12a的上缘进行面接触,因此接触面积变大,能够得到足够的耐负荷性。
[0045]金属板的截断面上有可能残留有毛刺等,如果该毛刺与撑条12抵接,则有可能损伤撑条12。在实施方式的锁止部40中,将使平滑的板面弯曲而形成的弯曲部56插入槽部12a中,因此与将金属板的截断面插入槽部12a中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损伤撑条12的可能性。
[0046]图8是锁止部件的展开图。图8(a)表不实施方式的锁止部件24,图8(b)表不第I变形例的锁止部件124。图8(a)及(b)相当于如下状态下的锁止部件,即,通过冲裁加工而形成一片金属板、且进行弯曲加工之前的状态下的锁止部件。
[0047]图8 (a)中,锁止部件24的弹性部42形成为,从第2板部54的一端伸出,沿着第I折线42a而相对于第2板部54直立设置,沿着第2折线42b而以从头枕支架10的轴向观察时相对于锁止部40成锐角的方式折回。在轴向上观察时,弹性部42的长边方向与弯曲部56的长边方向成锐角,在安装于操作部件22上的状态下,与操作部件22的梁部36的长边方向成锐角。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锁止部40和弹性部42的成型,能够实现小型化。
[0048]图8 (a)所示的锁止部件24的弹性部42从第2板部54的一端伸出,与此相对,图8(b)所示的第I变形例的锁止部件124的弹性部142从第2板部54的两端伸出而形成一对。一对弹性部142也形成为,沿着第I折线142a而相对于第2板部54直立设置,沿着第2折线142b而以相对于锁止部40成锐角的方式折回。通过形成一对弹性部142,与一个弹性部相比,能够提高与挠曲幅度相应的预紧力。
[0049]图9是用于说明第2变形例的头枕支架210的图。图9表示沿着轴向对头枕支架210进行剖切而得到的截面。
[0050]与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头枕支架10相比,主要是第2变形例的头枕支架210的锁止部件224的形状和操作部件222的形状有所不同。具体地说,在锁止部件224中形成用于组装于操作部件222上的弯曲部256,在操作部件222中具有与锁止部件224的弯曲部256嵌合而对其进行支撑的凹部36a。
[0051]如图9所示,锁止部件224的锁止部240具有第I板部252、第2板部254、以及弯曲部256,第2板部254以相对的方式与第I板部252重叠,弯曲部256在与第I板部252的面垂直的方向上从第I板部252凸出。另外,操作部件222在梁部36的背侧具有对弯曲部256进行支撑的凹部36a。在此,参照其他图对锁止部件224和操作部件222详细地进行说明。
[0052]图10是用于说明锁止部件224的图。图10 (a)是锁止部件224的俯视图,图10 (b)是锁止部件224的斜视图,图10(c)是锁止部件224的展开图。
[0053]锁止部件224具有锁止部240和弹性部42。第I板部252和第2板部254以抵接并重叠的方式相对。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锁止部240的刚性。弹性部42从第I折线42a相对于第2板部254直立设置,弯曲部256在弹性部42的直立设置方向、或者与第I板部252的面垂直的方向上凸出。
[0054]弯曲部256形成为以筒状弯曲。通过以筒状形成弯曲部256,针对使弯曲部256的轴弯折的方向上的力,能够提高锁止部240的刚性。
[0055]图11是用于说明操作部件222的图。图11 (a)是观察操作部件222的表侧时的斜视图,图11 (b)是观察操作部件222的背侧时的斜视图。
[0056]操作部件222具有操作部32、与操作部32相对的梁部36、将操作部32和梁部36连结的一对连结部38、在操作部32的背面形成的凸部50、以及在梁部36的背侧形成的凹部36a和台阶部36b。
[0057]由凹部36a和台阶部36b在梁部36的背侧形成2阶形状的凹陷部。凹部36a收容并支撑弯曲部256,台阶部36b收容第I板部252的一部分和第2板部254的一部分。将弯曲部256压入以使其与凹部36a嵌合。锁止部240的第I板部252和第2板部254从台阶部36b向贯通孔34内凸出。如果将弯曲部256压入凹部36a,则能够将锁止部件224组装于操作部件222,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
[0058]返回到图9。在未对操作部32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处于锁止部240向插入孔30的径向内侧凸出的状态。向插入孔30的径向内侧凸出的部分进入撑条12的槽部12a而限制撑条12的移动。在锁止部件224中,与图6所示的锁止部件24相比,弯曲部不进入槽部12a,而是第I板部252和第2板部254的边缘进入槽部12a。
[0059]图12是用于对锁止部件224的成型进行说明的图。图12(a)及(b)示出利用冲压机的冲裁加工,图12(c)示出弯曲加工。
[0060]如图12(a)所示,金属板104载置于具有冲孔107的冲压台108,利用冲压部106朝向冲孔107进行按压。冲压部106略小于冲孔107。
[0061]如图12(b)所示,通过利用冲压部106的冲裁加工进行冲裁而得到的金属板109,具有残留于边缘处的毛刺111。该毛刺111形成为在金属板109的边缘处凸出。此外,冲裁加工后的金属板109与图10(c)所示的展开后的锁止部件224的形状相同。
[0062]如图12(c)所示,对冲裁加工后的金属板109进行弯曲加工,使锁止部件224成型。锁止部240以使得由于冲裁加工而形成的毛刺111位于内侧的方式弯曲。毛刺111位于第I板部252和第2板部254的相对面252a、相对面254a的边缘。相对面252a、相对面254a位于锁止部240的内侧。由此,能够抑制在锁止部240的外侧形成毛刺111。
[0063]限制部240a位于与弯曲部256相比靠插入孔30的径向内侧的位置,并进入槽部12a。通过使毛刺111成型为位于锁止部240的内侧,能够防止毛刺111位于与撑条12抵接的限制部240a的角部,防止毛刺111和撑条12的摩擦而使撑条12的移动变得顺畅,能够抑制由于毛刺11而损伤撑条12。
[0064]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还能够对实施例施加各种设计变更等变形,施加了这种变形的实施例也能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另外,还能够对各变形例进行组合。
[0065]图10(b)所示的锁止部件224,示出将第I板部252和第2板部254这2片重叠而成型为进入槽部12a的限制部240a的方式,但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进一步将第I板部252和/或第2板部254折回而形成为大于或等于3片的多片板部重叠。由此,能够提高限制部240a的刚性。另外,能够将形成锁止部件224的金属板减薄而使其易于挠曲,并且能够确保限制部240a的刚性。
【主权项】
1.一种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具备: 头部,其具有插入孔和收容空间,所述插入孔用于插入具有多个槽部的撑条,所述收容空间与所述插入孔相连; 锁止部件,其由一片金属板形成;以及 操作部件,其与所述锁止部件一起收容在所述头部的收容空间内, 所述锁止部件具有: 锁止部,其进入槽部而限制撑条的运动;以及 弹性部,其从所述锁止部伸出,将所述锁止部向所述插入孔的径向内侧预紧而使所述锁止部进入所述槽部, 所述锁止部利用抵抗所述弹性部的预紧的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向所述插入孔的径向外侧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部具有弯曲部、和第I板部及第2板部,其中,所述弯曲部以使得一片金属板重叠的方式弯曲而形成,所述第I板部及所述第2板部隔着所述弯曲部伸出而彼此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以金属板面相对于所述第I板部或所述第2板部相交叉的方式直立设置而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进入所述槽部而限制撑条的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部件中,所述第I板部及所述第2板部的前端部分重合,进入所述槽部而限制撑条的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2、3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部通过利用冲压机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以使由于冲裁加工形成的毛刺位于内侧的方式弯曲。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 操作部,其从所述头部的收容空间露出;以及 梁部,其隔着用于插入所述撑条的贯通孔而与所述操作部相对配置, 所述梁部收纳于所述第I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之间而对所述锁止部进行支撑。8.根据权利要求2、3、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以在所述锁止部中凸出的方式弯曲而形成,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支撑所述弯曲部的凹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零件个数并且确保锁止部的刚性和操作性的头枕支架。在头枕支架中,头部(28)具有插入孔(30)和收容空间(48),插入孔(30)用于插入具有多个槽部的撑条,收容空间(48)与插入孔(30)相连。锁止部件(24)由一片金属板形成。操作部件(22)与锁止部件(24)一起收容在头部(28)的收容空间(48)内。锁止部件(24)具有进入槽部而限制撑条的运动的锁止部(40)。弹性部(42)从锁止部(40)伸出,将锁止部(40)向插入孔(30)的径向内侧预紧而使锁止部(40)进入槽部。锁止部(40)利用抵抗弹性部(42)的预紧的操作部件(22)的操作,向插入孔(30)的径向外侧移动。
【IPC分类】B60N2/48
【公开号】CN105291917
【申请号】CN201510300944
【发明人】熊川靖
【申请人】百乐仕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