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装置及接触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8581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供电装置及接触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构成接触供电系统(12)的供电装置(10)具备支承各架线(26p、26n)的一对绝缘子部(56)和包括固定有各绝缘子部(56)的一对保持板(52a、52b)的托架(46)。托架(46)形成为,使一方的架线(26n)的相对于充电臂(20)接触的接触面(78a)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上方,并且使另一方的架线(26p)的相对于充电臂(20)接触的接触面(78b)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下方。
【专利说明】
供电装置及接触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与在从电动车辆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出的充电臂上设置的一对受电部接触而进行供电的供电装置及接触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已知有一种接触供电系统,其在电动车辆的行驶中,使电动车辆的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出的充电臂的一对受电部与供电装置的一对架线接触,由此对电动车辆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
[0003]例如,在日本实公昭48-30335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接触供电系统,其使用具备护轨和上下一对的架线的供电装置,使电动车辆的上下一对的充电臂的受电部与一对架线接触,该上下一对的架线以使相对于受电部接触的平坦的接触面指向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在护轨的上下一对的凹部中。在该接触供电系统中,为了抑制因路面的凹凸等引起的各架线与各受电部的铅垂方向(上下方向)的位置错动,采用使在上侧的充电臂上设置的引导辊与构成上侧的凹部的侧面接触的结构。
[0004]另外,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233037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接触供电系统,其使用具备架线保持部和一对架线的供电装置,使在电动车辆的一条充电臂上设置的一对受电部与一对架线接触,该架线保持部沿着电动车辆的行驶道路延伸而形成有向行驶道路侧开口的V字槽,该一对架线固定于V字槽的各槽侧面。
[0005]然而,在日本实公昭48-30335号公报那样的接触供电系统中,由于需要在护轨上形成上下一对的凹部且在上下一对的充电臂中的上侧的充电臂上设置引导辊,因此使供电装置及充电臂大型化及复杂化。
[0006]与此相对,在日本特开2013-233037号公报那样的接触供电系统中,由于使在架线保持部的V字槽的各槽侧面固定的一对架线与在一条充电臂上设置的一对受电部接触,因此即使不设置上述的复杂的位置错动抑制机构(引导辊、护轨的凹部等),也能够抑制受电部相对于架线的铅垂方向上的位置错动。因此,不使供电装置及充电臂大型化及复杂化就能够使一对受电部与一对架线可靠地接触。然而,在这样的供电装置中,需要使沿着行驶道路延伸的架线保持部由绝缘材料构成,因此可能使制造成本高昂化。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考虑了这样的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供电装置及充电臂大型化及复杂化就能够使一对受电部与一对架线可靠地接触,且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的供电装置及接触供电系统。
[0008]本发明的供电装置与从电动车辆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出的充电臂的一对受电部接触而进行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具备:一对架线,它们以与一对所述受电部能够接触的状态沿着所述电动车辆的行驶道路延伸且被供给电力;一对绝缘子部,它们支承各架线;以及基底部,其包括固定有各所述绝缘子部的一对保持板,且设置在相对于一对所述架线而与所述行驶道路相反的一侧,其中,所述基底部形成为,确保一对所述架线的绝缘距离,且使一方的所述架线的相对于所述充电臂接触的接触部朝向所述行驶道路侧而指向斜上方,并且使另一方的所述架线的相对于所述充电臂接触的接触部朝向所述行驶道路侧而指向斜下方。
[0009]根据本发明的供电装置,由于一方的架线的接触部朝向行驶道路侧而指向斜上方,且另一方的架线的接触部朝向行驶道路侧而指向斜下方,因此通过使充电臂进入一对架线之间,能够使一对架线与一对受电部接触。由此,在一对架线与一对受电部接触的状态下,在因行驶道路的凹凸而使电动车辆在铅垂方向上振动的情况下,不特别设置复杂的位置错动抑制机构就能够抑制受电部相对于架线的铅垂方向上的位置错动。即,不使供电装置及充电臂大型化及复杂化就能够使一对受电部与一对架线可靠地接触。另外,通过绝缘子部将各架线与基底部进行电绝缘,并且将上述架线保持于规定位置,由此不需要使绝缘子部沿着架线延伸相同的长度,因此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0010]在上述的供电装置中,也可以是,一方的所述保持板的平面朝向所述行驶道路侧而指向斜上方,另一方的所述保持板的平面朝向所述行驶道路侧而指向斜下方。
[0011]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使一方的架线的接触部朝向行驶道路侧而指向斜上方,并且能够使另一方的架线的接触部朝向行驶道路侧而指向斜下方。
[0012]在上述的供电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供电装置还具备保护部,该保护部将相对于所述供电装置而与所述行驶道路相反的一侧的空间和一对所述架线隔离,所述保护部还具备:铅垂壁,其位于比一对所述架线靠所述行驶道路的外侧的位置且沿铅垂方向延伸;下侧壁,其从所述铅垂壁向一对所述架线的下方延伸出;以及上侧壁,其从所述铅垂壁向一对所述架线的上方延伸出。
[0013]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通过保护部从相对于供电装置而与行驶道路相反的一侧的空间将一对架线隔离,因此能够确保在该空间中设置的道路的安全。
[0014]在上述的供电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上侧壁的上表面朝向所述行驶道路的外侧而向斜下方倾斜。
[0015]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附着于上侧壁的上表面的雨水向所述道路引导并排出。由此,能够抑制因雨水而使架线生锈或使各部件间的绝缘性能降低的情况。
[0016]在上述的供电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保护部具有从所述上侧壁的所述行驶道路侧的端部向上方及下方中的至少任一方突出的突出壁。
[0017]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在上侧壁的行驶道路侧的端部设有突出壁,因此能够将相对于供电装置而与行驶道路相反的一侧的空间和架线可靠地隔离(能够防止从所述空间向架线的人手等引起的接触),并且能够抑制雨水向架线及其周边部件的浸入。
[0018]在上述的供电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供电装置还具备护轨,该护轨具有支承所述保护部的支柱且沿着各所述架线设置。
[0019]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护轨来抑制在行驶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等与架线接触的情况。另外,由于通过护轨的支柱来支承保护部,因此不需要在护轨之外另行设置用于支承保护部的构件。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供电装置的结构。
[0020]在上述的供电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供电装置还具备将所述充电臂的一对所述受电部向一对所述架线引导的引导部。
[0021]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通过引导部将充电臂的一对受电部向一对架线引导,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受电部与架线的接触。
[0022]本发明的接触供电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电动车辆,其具备设有一对受电部且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出的充电臂;以及供电装置,其与一对所述受电部接触而进行供电。
[0023]根据本发明,一方的架线的接触部朝向行驶道路侧而指向斜上方,并且另一方的架线的接触部朝向行驶道路侧而指向斜下方,因此不使供电装置及充电臂大型化及复杂化就能够使一对受电部与一对架线可靠地接触。另外,由于各架线经由绝缘子部而支承于基底部,因此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的接触供电系统的示意性俯视图。
[0025]图2是构成所述接触供电系统的供电装置的局部省略主视图。
[0026]图3是图2的沿着II1-1II线的剖视图。
[0027]图4是图2的沿着IV-1V线的剖视图。
[0028]图5是构成所述供电装置的支承件的局部省略放大剖视图。
[0029]图6是表示使电动车辆的一对受电部与一对架线接触的状态的剖视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举出适当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具备本发明的供电装置的接触供电系统进行说明。
[0031]如图1所示,接触供电系统(接触充电系统)12具备电动车辆14和与行驶中的电动车辆14接触而进行供电的供电装置1。电动车辆14是搭载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16和用于向该电动机16供给电力的驱动用的蓄电装置18的车辆,例如,电动机动车、搭载有内燃机的混合动力机动车及搭载有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机动车等符合上述电动车辆。
[0032]另外,电动车辆14具有从前轮WF与后轮WR之间的一方的侧部展开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出的充电臂20。在图1中,示出了在电动车辆14的左侧部设有充电臂20的例子,但也可以在电动车辆14的右侧部设置充电臂20。充电臂20包括构成其前端部的充电头22。如图6所示,充电头22具备相互分离而设置的上下一对的受电部24p、24n。
[0033]位于上方的正极侧的受电部24p与位于下方的负极侧的受电部24η分别经由未图示的线缆、电路与电动车辆14的蓄电装置18电连接。各受电部24ρ、24η构成为圆锥台状,并具有沿着铅垂方向的旋转轴线。即,各受电部24ρ、24η能够旋转。
[0034]供电装置10例如以规定区间的长度设置于在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行驶道路200上设置的路肩201等,或者设置于在机动车赛场的行驶道路200上设置的路肩201等。规定区间的长度能够任意设定,例如设定为能够将具有规定电力消耗率的电动车辆14充入例如可以从某供电装置10的位置行驶到下一供电装置10的位置的充电量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行驶道路200的外侧隔着路肩201而设有人行道202 (参照图1)。
[0035]如图2?图4所示,供电装置10具备以与一对受电部24ρ、24η能够接触的状态沿着行驶道路200设有规定区间的长度的上下一对的架线26ρ、26η和向各架线26ρ、26η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28。
[0036]从电源装置28向位于上方的正极侧的架线26p施加直流的高电压即第一电压,从电源装置28向位于下方的负极侧的架线26η施加比第一电压低的直流的固定电压(基准电压)即第二电压。即,通过使各受电部24ρ、24η与各架线26ρ、26η接触,由此将电源装置28的电力向电动车辆14供给而对蓄电装置18进行充电。上述架线26ρ、26η以相互分离规定的绝缘距离的状态沿大致水平延伸。另外,各架线26ρ、26η的横截面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
[0037]供电装置10具备沿着架线26ρ、26η设置的护轨30、保持一对架线26ρ、26η的架线保持部32、上下一对的引导板34a、34b及保护部36。
[0038]护轨30具有:设置在距路面规定高度的位置且沿着架线26p、26n延伸规定区间的长度的波板状的梁38;以及竖立设置于路肩201来支承梁38的多个第一支柱40。梁38经由安装件42通过螺栓等紧固构件43而分别固定于沿着其延伸方向以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支柱40。另外,由图3可知,梁38位于比各架线26ρ、26η靠行驶道路200侧的位置。
[0039]架线保持部32具有:竖立设置于路肩201的多个第二支柱44;设置于各第二支柱44的托架(基底部)46;以及安装于托架46来支承各架线26ρ、26η的上下一对的支承件48a、48b ο多个第二支柱44沿着行驶道路200以规定间隔设置。
[0040]托架46包括:设置于比各架线26p、26n靠人行道202侧的位置,且沿着铅垂方向延伸而与第二支柱44接合的基板50;以及在基板50上设置的一对保持板52a、52b。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50通过螺栓54与第二支柱44接合,但当然也可以通过焊接等任意的接合方法与第二支柱44接合。
[0041]保持板52a从基板50的下端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向斜下方延伸出。换言之,保持板52a的平面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上方。保持板52b从基板50的上端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向斜上方延伸出。换言之,保持板52b的平面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下方。
[0042]如图5所示,位于下方的支承件48a用于支承架线26η,包括在保持板52a上设置的绝缘子部56、装配于绝缘子部56的架线台58、及用于将架线26η固定于架线台58的夹紧件60。绝缘子部56具备在基端侧设有螺纹部62的绝缘部64和固定于绝缘部64的前端侧的把持件66。螺纹部62以与保持板52a的平面大致垂直的方式固定于保持板52a。绝缘部64由具有电绝缘性的陶瓷、树脂等构成。
[0043]架线台58沿着架线26η延伸规定区间的长度,具有由把持件66把持的平板状的固定板68、从固定板68延伸出的一对侧板70、72、及将上述侧板70、72相连的设置板74。各侧板70、72在从固定板68朝向设置板74以使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延伸之后,相对于固定板68大致垂直地延伸至设置板74。架线26η的基端面与设置板74接触。
[0044]夹紧件60沿着架线台58延伸相同的长度,在其前端部与架线26η的基端侧的缩颈部75卡合的状态下,以其基端部通过螺栓76夹入一对侧板70、72的方式进行接合。由此,架线26η牢固地固定于架线台58。固定于架线台58的架线26η相对于受电部24η接触的接触面(接触部)78a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上方。
[0045]位于上方的支承件48b具有与上述的支承件48a同样的结构。因此,省略支承件48b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支承件48b中,固定于架线台58的架线26p相对于受电部24p接触的接触面(接触部)78b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下方。
[0046]位于下方的引导板34a用于将受电部24η向架线26η引导,在由绝缘性材料构成的状态下沿着架线26η延伸相同的长度。引导板34a具有:通过螺栓76与支承件48a的夹紧件60的下方接合且延伸至架线26η的接触面78a的略微近前的安装部80;以及设置在安装部80的前端且包括与接触面78a大致平行地设置的面84的引导部82。引导部82与架线26η的侧面抵接。需要说明的是,由图5可知,引导部82的面84比架线26η的接触面78a向保持板52a侧偏置。
[0047]位于上方的引导板34b用于将受电部24p向架线26p引导,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状态下沿着架线26p延伸相同的长度。该引导板34b具有与上述的引导板34a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引导板34b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引导板34b的安装部80与支承件48b的夹紧件60的上方接合。
[0048]保护部36用于将一对架线26p、26n和相对于供电装置10而与行驶道路200相反的一侧的空间(人行道202侧的空间)隔离,沿着架线26p、26n延伸相同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保护部36在与架线保持部32对应的位置被切掉一部分(参照图3)。这是为了避免保护部36与架线保持部32的干涉。保护部36具备在架线26η侧设置的第一保护壁86a和在架线26p侧设置的第二保护壁86b。
[0049]第一保护壁86a构成为从下方及人行道202侧覆盖架线26η。具体来说,第一保护壁86a具有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铅垂壁88、从铅垂壁88的下端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向架线26η的下方延伸出的下侧壁90、及从铅垂壁88的上侧部朝向行驶道路200侧延伸出的内侧壁92ο
[0050]铅垂壁88经由第一安装件94固定于第一支柱40。下侧壁90在从铅垂壁88向行驶道路200侧大致水平地延伸出之后,朝向斜上方而延伸至不与构成引导板34a的引导部82的附近的充电头22发生干涉的位置。内侧壁92从铅垂壁88大致水平地延伸至架线26η的略微近
、广.刖。
[0051 ]第二保护壁86b构成为从上方及人行道202侧覆盖架线26ρ,具有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铅垂壁96、从铅垂壁96的下侧部朝向行驶道路200侧延伸出的内侧壁98、从铅垂壁96的上端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向架线26ρ的上方延伸出的上侧壁100、及从上侧壁100的行驶道路200侧的端部向铅垂方向突出的突出壁102。
[0052]铅垂壁96经由第二安装件104固定于第一支柱40。内侧壁98从铅垂壁96大致水平地延伸至架线26ρ的略微近前。上侧壁100从铅垂壁96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向斜上方延伸出。上侧壁100(上侧壁100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能够任意设定,但设定为在雨水等附着于上侧壁100的上表面时使该雨水通过上侧壁100的倾斜而向人行道202侧流动的程度的角度。由此,将附着于上侧壁100的上表面的雨水向人行道202侧引导并排出。
[0053]突出壁102位于护轨30的梁38的下方,从上侧壁100的行驶道路200侧的端部向上下两方延伸。由此,能够将人行道202侧的空间与架线26ρ、26η更可靠地隔离,并且进一步抑制雨水向架线26ρ、26η及其周边部件的浸入。另外,突出壁102的下端位于不会与构成引导板34b的引导部82的附近的充电头22发生干涉的位置。
[0054]但是,突出壁102也可以从上侧壁100的行驶道路200侧的端部仅向上方延伸出,还可以从该端部仅向下方延伸出。在上述任意情况下,都可以将人行道202侧的空间与架线26p、26n可靠地隔离,并且进一步抑制雨水向架线26p、26n及其周边部件的浸入。
[0055]在这样构成的接触供电系统12中,在对电动车辆14的蓄电装置18进行充电的情况下,从行驶中的电动车辆14的侧部将充电臂20展开而使其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出。然后,使电动车辆14靠近架线26p、26n侧,由此将充电臂20的充电头22插入上下一对的引导板34a、34b之间。
[0056]此时,虽然有时因行驶道路200的凹凸而使充电头22在铅垂方向上振动,但通过使充电头22与引导板34a或引导板34b接触,能够减小充电头22的铅垂方向的振动幅度。然后,当使电动车辆14进一步靠近架线26p、26n侧时,充电头22进入到一对架线26p、26n之间,并且一对受电部24p、24n由引导板34a、34b向架线26p、26n引导而使其与架线26p、26n接触。
[0057]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架线26η的接触面78a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上方,并且架线26p的接触面78b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下方,因此在一对受电部24p、24n与一对架线26p、26n接触的状态下,充电头22相对于供电装置10被限制铅垂方向上的移动。由此,即便因行驶道路200的凹凸而使电动车辆14在铅垂方向上振动,也可以抑制一对受电部24ρ、24η从一对架线26ρ、26η脱离的情况。
[0058]当一对受电部24ρ、24η与一对架线26ρ、26η接触时,从电源装置28经由架线26ρ、26η及受电部24ρ、24η向蓄电装置18供给电力。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状态下,架线26ρ、26η与托架46通过绝缘子部56进行电绝缘,因此可靠地进行蓄电装置18的充电。
[0059]然后,在电动车辆14与供电装置10分离而架线26ρ、26η与受电部24ρ、24η成为非接触时,蓄电装置18的充电结束。在充电结束后,电动车辆14将充电臂20折叠而收纳于其侧部。
[0060]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一方(下侧)的架线26η的接触面78a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上方,且另一方(上侧)的架线26p的接触面78b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下方,因此通过使充电头22进入到一对架线26p、26n之间,能够使一对架线26p、26n与一对受电部24p、24n接触。由此,在一对架线26p、26n与一对受电部24p、24n接触的状态下,在因行驶道路200的凹凸而使电动车辆14在铅垂方向上振动的情况下,不特别设置复杂的位置错动抑制机构就能够抑制受电部24p、24n相对于架线26p、26n的铅垂方向上的位置错动。即,不使供电装置10及充电臂20大型化及复杂化就能够使一对受电部24p、24n与一对架线26p、26n可靠地接触。
[0061 ]另外,支承架线26η的绝缘子部56固定于托架46的保持板52a,该托架46设置在相对于一对架线26ρ、26η而与行驶道路200相反的一侧(人行道202侧),支承架线26p的绝缘子部56固定于该托架46的保持板52b。由此,通过各绝缘子部56将各架线26p、26n与托架46进行电绝缘,并且将上述架线26p、26n保持于规定位置,由此不需要使各绝缘子部56沿着架线26p、26n延伸相同的长度,因此能够实现供电装置10的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0062]根据本实施方式,一方(下侧)的保持板52a的平面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上方,另一方(上侧)的保持板52b的平面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下方。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使架线26η的接触面78a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上方,并且使架线26p的接触面78b朝向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下方。
[006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保护部36从相对于供电装置10而与行驶道路200相反的一侧的空间将一对架线26p、26n隔离,该保护部36具备:具有铅垂壁88及下侧壁90的第一保护壁86a;以及具有铅垂壁96及上侧壁100的第二保护壁86b。由此,能够确保在该空间中设置的人行道202的安全。
[0064]另外,由于上侧壁100的上表面朝向人行道202侧而向斜下方倾斜,因此能够将附着于上侧壁100的上表面的雨水向人行道202引导并排出。由此,能够抑制因雨水而使架线26p、26n生锈或使各部件间(例如,一对架线26p、26n之间)的绝缘性能降低的情况。
[0065]而且,由于在上侧壁100的行驶道路200侧的端部没有突出壁102,因此能够将人行道202侧的空间与架线26p、26n可靠地隔离(能够防止从该空间向架线26p、26n的人手等引起的接触),并且能够抑制雨水向架线26p、26n及其周边部件的浸入。
[0066]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护轨30的梁38设置在比架线26ρ、26η靠行驶道路200侧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护轨30来抑制在行驶道路200上行驶的车辆等与架线26ρ、26η接触的情况。另外,由于将保护部36支承于护轨30,因此不需要在护轨30之外另行设置用于支承保护部36的构件。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供电装置10的结构。
[0067]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受电部24η由引导板34a向架线26η引导且受电部24ρ由引导板34b向架线26ρ引导,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受电部24ρ、24η与架线26ρ、26η的接触。
[0068]本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上述的结构。架线保持部32的托架46也可以固定于护轨30的第一支柱40。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省略架线保持部32的第二支柱44,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供电装置10。
[0069]另外,保护部36也可以将第一保护壁86a的铅垂壁88和第二保护壁86b的铅垂壁96一体地形成。由此,能够将人行道202与一对架线26ρ、26η更可靠地隔离。
[0070]本发明的供电装置及接触供电系统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各种结构是不言而喻的。
【主权项】
1.一种供电装置(10),其与从电动车辆(14)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出的充电臂(20)的一对受电部(24ρ、24η)接触而进行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装置(10)具备: 一对架线(26ρ、26η),它们以与一对所述受电部(24ρ、24η)能够接触的状态沿着所述电动车辆(14)的行驶道路(200)延伸且被供给电力; 一对绝缘子部(56),它们支承各架线(26ρ、26η);以及 基底部(46),其包括固定有各所述绝缘子部(56)的一对保持板(52a、52b),且设置在相对于一对所述架线(26p、26n)而与所述行驶道路(200)相反的一侧, 所述基底部(46)形成为,确保一对所述架线(26p、26n)的绝缘距离,且使一方的所述架线(26η)的相对于所述充电臂(20)接触的接触部(78a)朝向所述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上方,并且使另一方的所述架线(26p)的相对于所述充电臂(20)接触的接触部(78b)朝向所述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 一方的所述保持板(52a)的平面朝向所述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上方, 另一方的所述保持板(52b)的平面朝向所述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装置(10)还具备保护部(36),该保护部(36)将相对于所述供电装置(10)而与所述行驶道路(200)相反的一侧的空间和一对所述架线(26p、26n)隔离, 所述保护部(36)还具备: 铅垂壁(88、96),其位于比一对所述架线(26ρ、26η)靠所述行驶道路(200)的外侧的位置且沿铅垂方向延伸; 下侧壁(90),其从所述铅垂壁(88)向一对所述架线(26ρ、26η)的下方延伸出;以及 上侧壁(100),其从所述铅垂壁(96)向一对所述架线(26ρ、26η)的上方延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壁(100)的上表面朝向所述行驶道路(200)的外侧而向斜下方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部(36)具有从所述上侧壁(100)的所述行驶道路(200)侧的端部向上方及下方中的至少任一方突出的突出壁(10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装置(10)还具备护轨(30),该护轨(30)具有支承所述保护部(36)的支柱(40)且沿着各所述架线(26ρ、26η)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装置(I O)还具备将所述充电臂(20)的一对所述受电部(24ρ、24η)向一对所述架线(26ρ、26η)引导的引导部(34a、34b)。8.—种接触供电系统(12),其具备: 电动车辆(14),其具备设有一对受电部(24p、24n)且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出的充电臂(20);以及 供电装置(10),其与一对所述受电部(24p、24n)接触而进行供电, 所述接触供电系统(12)的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装置(10)具备: 一对架线(26ρ、26η),它们以与一对所述受电部(24ρ、24η)能够接触的状态沿着所述电动车辆(14)的行驶道路(200)延伸且被供给电力; 一对绝缘子部(56),它们支承各架线(26ρ、26η);以及 基底部(46),其包括固定有各所述绝缘子部(56)的一对保持板(52a、52b),且设置在相对于一对所述架线(26p、26n)而与所述行驶道路(200)相反的一侧, 所述基底部(46)形成为,确保一对所述架线(26p、26n)的绝缘距离,且使一方的所述架线(26η)的相对于所述充电臂(20)接触的接触部(78a)朝向所述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上方,并且使另一方的所述架线(26p)的相对于所述充电臂(20)接触的接触部(78b)朝向所述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下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供电系统(12),其特征在于, 一方的所述保持板(52a)的平面朝向所述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上方, 另一方的所述保持板(52b)的平面朝向所述行驶道路(200)侧而指向斜下方。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供电系统(12),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供电系统(12)还具备保护部(36),该保护部(36)将相对于所述供电装置(10)而与所述行驶道路(200)相反的一侧的空间和一对所述架线(26p、26n)隔离, 所述保护部(36)还具备: 铅垂壁(88、96),其位于比一对所述架线(26ρ、26η)靠所述行驶道路(200)的外侧的位置且沿铅垂方向延伸; 下侧壁(90),其从所述铅垂壁(88)向一对所述架线(26ρ、26η)的下方延伸出;以及 上侧壁(100),其从所述铅垂壁(96)向一对所述架线(26ρ、26η)的上方延伸出。
【文档编号】H02J7/00GK105939888SQ201580006286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5日
【发明人】田岛孝光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