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109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悬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 构及具有其的汽车悬架。
【背景技术】
[0002] 在悬架系统中,螺旋弹簧在装配时需要定位,一般采用弹簧隔振垫上的定位面来 实现螺旋弹簧的定位。因此,弹簧隔振垫在下摆臂上装配时也需要进行定位。
[0003] 在现有技术中,弹簧隔振垫和下摆臂的连接定位方式通常为在弹簧隔振垫上设置 定位柱与下摆臂上的相应定位孔配合。参见图1中,弹簧隔振垫Ia上设置的定位柱4配合 在下摆臂2a上的相应定位孔3内。下摆臂2a为承力部件,在下摆臂2a受力较大时,容易 在定位孔3处出现裂纹,影响下摆臂2a的使用寿命。
[0004] 因此,希望有一种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 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来克服或至 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所述 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包括:弹簧隔振垫,其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一 定位凸起;下摆臂,其上设置有弹簧托盘,所述弹簧托盘套设在所述弹簧隔振垫之内,且在 所述弹簧托盘外侧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或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或第二定位凹 槽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一定位凸起相互配合,以限定所述弹簧隔振垫和下摆臂的相对 角度位直。
[0007]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数量为3或4个,且在周向上 均匀分布。
[0008]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数量为3个,且相邻第一定位 凹槽之间的角度为90度,相邻第二定位凸起之间的角度为90度。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最大凹入深度在5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所述第 二定位凸起的最大突出高度在5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形状为相互配合的半圆柱状或 半圆锥状。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凹槽设置在所述弹簧隔振垫的非受力面上,所述第二定位 凸起设置在所述弹簧托盘的非受力面上。
[0012] 优选地,所述弹簧隔振垫在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一定位凸起处的壁厚等于其平 均壁厚;所述弹簧托盘在第二定位凸起或第二定位凹槽处的壁厚等于下摆臂的平均壁厚。
[001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悬架,所述汽车悬架包括如上所述的弹簧隔振垫与下 摆臂连接定位结构。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中,通过在弹簧隔振垫上设置 的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一定位凸起和在下摆臂的弹簧托盘上设置的第二定位凸起或第二定 位凹槽相互配合定位。使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安装定位方便,且避免在下摆臂上开孔,有利 于增大下摆臂强度,延长下摆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16]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在安装状 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0017] 图3是图2所示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中的下摆臂的示意图。
[0018] 图4是图2所示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中的弹簧隔振垫的剖视示意 图。
[0019] 图5是图4所示弹簧隔振垫的仰视图。
[0020] 附图标记:
【主权项】
1. 一种弹黃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黃隔振垫(化),其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5)或第一定位凸起; 下摆臂,其上设置有弹黃巧盘(2b),所述弹黃巧盘(2b)套设在所述弹黃隔振垫(lb)之 内,且在所述弹黃巧盘(2b)外侧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6)或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 凸起(6)或第二定位凹槽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5)或第一定位凸起相互配合,W限定所述 弹黃隔振垫(化)和下摆臂的相对角度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黃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 位凹槽(5)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化)的数量为3或4个,且在周向上均匀分布。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黃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 位凹槽(5)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化)的数量为3个,且相邻第一定位凹槽(5)之间的角度 为90度,相邻第二定位凸起(6)之间的角度为90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黃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 位凹槽巧)的最大凹入深度在5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化)的最大突 出高度在5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黃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 位凹槽(5)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化)的形状为相互配合的半圆柱状或半圆锥状。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弹黃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凹槽(5)设置在所述弹黃隔振垫(化)的非受力面上,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化) 设置在所述弹黃巧盘(2b)的非受力面上。
7.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弹黃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黃隔振垫(lb)在所述第一定位凹槽(5)或第一定位凸起处的壁厚等于其平均壁厚; 所述弹黃巧盘(2b)在第二定位凸起(6)或第二定位凹槽处的壁厚等于下摆臂的平均壁厚。
8. -种汽车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弹黃隔振垫与下 摆臂连接定位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悬架。所述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包括:弹簧隔振垫,其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一定位凸起;下摆臂,其上设置有弹簧托盘,弹簧托盘套设在弹簧隔振垫之内,且在弹簧托盘外侧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或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或第二定位凹槽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一定位凸起相互配合,以限定所述弹簧隔振垫和下摆臂的相对角度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中,通过在弹簧隔振垫上设置的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一定位凸起和在下摆臂的弹簧托盘上设置的第二定位凸起或第二定位凹槽相互配合定位。使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安装定位方便,且避免在下摆臂上开孔,有利于增大下摆臂强度,延长下摆臂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B60G7-00
【公开号】CN204278962
【申请号】CN201420633548
【发明人】李乾坤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