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头部线束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178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头部线束护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护罩,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头部线束护罩。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汽车上的电子电气元件不断增加,连接这些电子电气元件并使之发挥功能的线束也变得更加复杂。汽车前面板就集中了各种汽车控制电子电气元件,诸如空调、音箱、油量监控、速度监控等等,连接这些电子电气元件的线束很多分布在汽车头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震动等原因,会导致线束连接处的接插件松脱或线束表面磨损导致断路,从而造成车辆无法正常行驶,严重时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因而设计合理的线束护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线束护罩可以分离连接不同电子电气元件的线束,不易出现不同线束之间的摩擦,同时将线束有效地固定在车身上,不易磨损。

【发明内容】

[000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震动等原因,会导致线束连接处的接插件松脱或线束表面磨损导致断路,从而造成车辆无法正常行驶,严重时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头部线束护罩,它可以分离连接不同电子电气元件的线束,不易出现不同线束之间的摩擦,同时将线束有效地固定在车身上,不易磨损。
[0005]2.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汽车头部线束护罩,由护罩、左支架、右支架、底部支架这四部分焊接而成。所述护罩为90°折页状,其正面形状为梯形,长边作为上端,短边作为下端,其目的是为了使护罩的表面形状与汽车头部的线路结构一致,缩小占用空间,提高汽车头部的空间利用率,护罩左侧冲压出两个矩形槽,分别位于护罩左侧的上下端,用于通过不同电子电气元件的线束,从而避免汽车震动导致的线束之间的摩擦损耗。所述护罩的上方分别焊接左支架和右支架,护罩的下方由底部支架支撑,焊接在护罩的右侧,在左支架、右支架和底部支架上均冲有圆孔,圆孔上焊有车制螺母。所有的棱边均倒圆角处理。
[0008]优选地,所述护罩上的正方向上设计有厂家标志,厂家标志采用阴字形式,由专用模具冲压而成
[0009]优选地,所述左支架上的孔中心与护罩的中心轴相距39±1.0mm,与护罩上端距离为 28mm。
[0010]优选地,所述右支架与护罩的上端倾斜125°。
[0011]优选地,右支架上的孔中心与护罩上端距离为73mm,与护罩的中心轴相距195mm。
[0012]优选地,底部支架与护罩的下端倾斜120°。
[0013]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架上面的孔中心与护罩中心轴距离为90mm,与护罩下端距离为 10mnin
[0014]优选地,所述护罩是由厚度1.5mm的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的材料制成。左支架、右支架和底部支架是由厚度3.0mm的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的材料制成。
[0015]3.有益效果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I)本实用新型护罩的正面形状为梯形,与汽车头部的线路结构相吻合,缩小了占用空间,提高了汽车头部的空间利用率;
[0018](2)本实用新型护罩的左侧冲压有大小不同的两个矩形槽,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电子电气元件的线束,从而避免了汽车震动导致的线束之间的摩擦损耗;
[0019](3)本实用新型所有棱边处理成倒圆角,防止线束在接头处摩擦割断从而更好地保护线束。
[0020](4)本实用新型护罩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护罩I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头部线束护罩,由护罩1、左支架2、右支架3、底部支架4这四部分焊接而成,其中护罩I上可以冲压汽车厂家标志5。
[0027]如图2、图3所示,护罩I为90°折页状,其左侧冲压出两个矩形槽,分别位于护罩左侧的上下端。如图1所示,护罩I的正面形状为梯形,长边作为上端,短边作为下端,其目的是为了使护罩I的表面形状与汽车头部的线路结构一致,缩小占用空间,提高汽车头部的空间利用率。在护罩I上的正方向上可以设计厂家标志5。厂家标志5采用阴字形式,由专用模具冲压而成。
[0028]在护罩I的上方分别焊接左支架2和右支架3,右侧焊接底部支架4。在左支架、右支架和底部支架上均冲有圆孔,圆孔上焊有车制螺母。左支架2上的孔中心与护罩I的中心轴相距39±1.0mm,与护罩I上端距离为28mm。而右支架3与护罩I的上端倾斜125°。右支架3上的孔中心与护罩I上端距离为73mm,与护罩I的中心轴相距195mm。底部支架4与护罩I的下端倾斜120°。底部支架4上面的孔中心与护罩I中心轴距离为90mm,与护罩I下端距离为10mm。所有的棱边均需倒圆角处理。
[0029]护罩I是由厚度1.5mm的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的材料制成。左支架2、右支架3和底部支架4是由厚度3.0_的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的材料制成。
[0030]安装时,可以根据护罩I左侧矩形槽的大小通过不同电子电气元件的线束,从而避免了汽车震动导致的线束之间的摩擦损耗,再由左支架2、右支架3和底部支架4将护罩I固定在汽车头部,使得线束不会晃动,更牢固地保护线束。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头部线束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罩、左支架、右支架、底部支架,所述护罩为90°折页状,其正面形状为梯形,长边作为上端,短边作为下端,护罩左侧面的下部冲压出两个大小不同的矩形槽,分别位于护罩左侧面的上下端,矩形槽作为线束进出去的通道;所述护罩的上方分别焊接左支架和右支架,护罩的下方由底部支架支撑,焊接在护罩的右侧,左支架、右支架和底部支架伸向均与护罩左侧面相同的方向,在左支架、右支架和底部支架上均冲有圆孔,圆孔上焊有车制螺母,护罩的所有棱边均倒圆角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上的正方向上设计有厂家标志,厂家标志采用阴字形式,由专用模具冲压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上的孔中心与护罩的中心轴相距39 ± 1.0mm,与护罩上端距离为2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架与护罩的上端倾斜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架上的孔中心与护罩上端距离为73mm,与护罩的中心轴相距19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与护罩的下端倾斜12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上面的孔中心与护罩中心轴距离为90mm,与护罩下端距离为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是由厚度1.5mm的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的材料制成;左支架、右支架和底部支架是由厚度3.0mm的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的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头部线束护罩,包括护罩、左支架、右支架、底部支架,所述护罩为90°折页状,其正面形状为梯形,长边作为上端,短边作为下端,护罩左侧冲压出两个大小不同的矩形槽,分别位于护罩左侧的上下端;所述护罩的上方分别焊接左支架和右支架,护罩的下方由底部支架支撑,焊接在护罩的右侧,在左支架、右支架和底部支架上均冲有圆孔,圆孔上焊有车制螺母。它可以分离连接不同电子电气元件的线束,不易出现不同线束之间的摩擦,同时将线束有效地固定在车身上,不易磨损。
【IPC分类】B60R13-00
【公开号】CN204309707
【申请号】CN201420814062
【发明人】徐振斌
【申请人】马鞍山立信电气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