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扭转的汽车车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7261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扭转的汽车车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抗扭转的汽车车桥。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车桥(又称车轴)通过悬架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接,其两端安装车轮。其作用为在车架与车桥(车轮)之间传递力与力矩。车桥可以是整体式的,有如一个巨大的杠铃,两端通过悬挂系统支撑着车身,因此整体式车桥通常与非独立悬架配合;车桥也可以是断开式的,像两把雨伞插在车身两侧,再各自通过悬架系统支撑车身,所以断开式车桥与独立悬架配用。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5617910、公告日为2014年3月19号、名称为“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现有结构的车桥。车桥包括杆状主体。现有的电动汽车前桥存在以下不足:杆状主体的重量重,受到碰撞时容易产生扭曲变形;吸能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吸收扭曲能量的抗扭转的汽车车桥,解决了现有的车桥主体抗扭曲能力差的问题。
[0004]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抗扭转的汽车车桥,包括杆状主体,所述杆状主体为圆形管结构,所述杆状主体内可转动地穿设有圆形内杆,所述内杆的外周面设有第一摩擦层,所述杆状主体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摩擦层,所述内杆和杆状主体通过所述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抵接在一起,所述杆状主体和内杆之间填充有摩擦剂。当碰撞或车轮转到受阻而导致杆状主体产生扭曲时,杆状主体会相对于内杆产生转动,转动时外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产生摩擦吸能而消除扭矩力,从而起到提高杆状主体的抗扭曲能力的作用。杆状主体设计为管状结构,使得杆状主体重量轻且抗碰撞能力好。填充摩擦剂,当使用过程中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产生磨损而导致摩擦吸能效果下降时摩擦剂能够填充到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之间而使得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仍旧保持良好的摩擦吸能效果,从而解决了摩擦力下降而不能够方便地调整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之间的抵接力而调整摩擦力的问题(现有的解决磨损而导致摩擦力下降的方法都为通过改变压力来实现的,现有的方法不能够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
[0005]作为优选,所述内杆包括左杆和右杆,所述左杆的左端通过左吸能弹簧同所述杆状主体连接在一起,所述左杆的右端面设有若干沿左杆周向分布的第一换向齿,所述右杆的右端通过右吸能弹簧同所述杆状主体连接在一起,所述右杆的左端面设有若干沿右杆周向分布的第二换向齿,所述第一换向齿和第二换向齿啮合在一起。当杆状主体扭曲而带动内杆也产生扭曲时,在第一换向齿和第二换向齿的作用下会驱动右杆和左杆沿周向分开,分开时会导致吸能弹簧变形而吸能。进一步通过了抗扭曲能力。
[0006]作为优选,所述摩擦剂为液态。
[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抗扭曲能力好,重量轻,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摩擦吸能效果。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09]图中:杆状主体1、第二摩擦层15、内杆2、左杆21、右杆22、第一摩擦层23、液流通道24、第一换向齿25、第二换向齿26、恒温器3、循环泵4、左吸能弹簧5、右吸能弹簧6。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参见图1,一种抗扭转的汽车车桥,包括杆状主体I和内杆2。
[0012]杆状主体I为圆形管结构。杆状主体I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摩擦层15。第二摩擦层15为圆管结构。
[0013]内杆2设有液流通道24。内杆2包括左杆21和右杆22。左杆21和右杆22的外周面都设有第一摩擦层23。第一摩擦层23为圆管结构。左杆21的左端通过左吸能弹簧5同杆状主体I连接在一起。左杆21的右端面设有若干沿左杆周向分布的第一换向齿25。右杆22的右端通过右吸能弹簧6同杆状主体I连接在一起。右杆22的左端面设有若干沿右杆周向分布的第二换向齿26。第一换向齿25和第二换向齿26啮合在一起。左杆21和右杆22还都通过第一摩擦层23同第二摩擦层15抵接在一起而同杆状主体I可转动连接在一起。
[0014]杆状主体I内填充有液态的摩擦剂。
[0015]当受到碰撞或两端受力不一致等原因导致杆状主体I产生扭曲时,杆状主体I会相对于内杆2产生相对转动,运动过程中第一摩擦层23和第二摩擦层15摩擦而消耗掉能量而起到阻止扭动的作用。如果杆状主体I的扭矩而导致了内杆2也一起产生扭动时,此时左杆21和右杆22会在第一换向齿25和第二换向齿26的导向作用下而沿轴向分开,分开过程不但能够使得第一摩擦层23同第二摩擦层15产生摩擦而吸能、还能够促使左吸能弹簧5及右吸能弹簧6变形而吸能,起到吸能而防止扭转产生的作用,从而实现通过杆状主体的抗碰撞扭矩能力。且右吸能弹簧6和左吸能弹簧5还能够起到修复杆状主体I的作用。
【主权项】
1.一种抗扭转的汽车车桥,包括杆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主体为圆形管结构,所述杆状主体内可转动地穿设有圆形内杆,所述内杆的外周面设有第一摩擦层,所述杆状主体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摩擦层,所述内杆和杆状主体通过所述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抵接在一起,所述杆状主体和内杆之间填充有摩擦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扭转的汽车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包括左杆和右杆,所述左杆的左端通过左吸能弹簧同所述杆状主体连接在一起,所述左杆的右端面设有若干沿左杆周向分布的第一换向齿,所述右杆的右端通过右吸能弹簧同所述杆状主体连接在一起,所述右杆的左端面设有若干沿右杆周向分布的第二换向齿,所述第一换向齿和第二换向齿啮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扭转的汽车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剂为液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一种抗扭转的汽车车桥,包括杆状主体,所述杆状主体为圆形管结构,所述杆状主体内可转动地穿设有圆形内杆,所述内杆的外周面设有第一摩擦层,所述杆状主体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摩擦层,所述内杆和杆状主体通过所述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抵接在一起,所述杆状主体和内杆之间填充有摩擦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吸收扭曲能量的抗扭转的汽车车桥,解决了现有的车桥主体抗扭曲能力差的问题。
【IPC分类】B60B35-12
【公开号】CN204526648
【申请号】CN201520201005
【发明人】刘富豪, 于学华
【申请人】盐城工学院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