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悬架及其横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8817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车辆悬架及其横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悬架及其横臂。
【背景技术】
[0002]悬架是汽车的车体与车桥(或转向节)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与车体之间的力和扭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体的冲击力,减少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车辆能够平顺地行驶。
[0003]悬架的种类很多,包括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又包括横臂式悬架、纵臂式悬架,以及多连杆独立悬架,多连杆独立悬架系统在SUV车型上得到广泛应用,其性能主要取决于连杆的设计,连杆包括横臂和纵臂。
[0004]请参考图1、2,图1为一种典型的横臂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典型的横臂结构示意图。
[0005]图1中的第一横臂11具有第一横臂本体111、第一横臂本体111侧面具有凸缘112,两端为第一连接端113,图2中的第二横臂12具有第二横臂本体121、第二横臂本体121的上端面焊接有加强板122,其两端为第二连接端123,两个第一连接端113和两个第二连接端123,均分别用于连接转向节和副车架。两种方案中的横臂采用等厚设计,在已有空间和重量要求的限制下,横臂的强度较低且难以提升,无法满足更大载荷的承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悬架及其横臂,以解决横臂强度不足,难以满足大载荷承载需求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种车辆悬架的横臂,所述横臂包括横臂本体和位于其侧面的凸缘,所述横臂中部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横臂的厚度,自其中部向两端逐渐缩小。
[0010]进一步的,所述横臂中部的厚度为其端部厚度的1.5?2.5倍。
[0011]进一步的,所述横臂中部的厚度为其端部厚度的2倍。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凸缘位于所述横臂本体侧面的上边缘和/或下边缘;
[0013 ]所述横臂的两端分别为连接车辆的车体和车轮的连接端;
[0014]所述凸缘的厚度自所述横臂本体的中部向两端渐缩,在未达到所述连接端的位置,所述凸缘的厚度缩小至零。
[0015]进一步的,所述横臂中部的高度尺寸小于其余部位的高度尺寸。
[0016]进一步的,所述横臂包括向下拱起以形成凹口向上的下凹段,所述中部处于所述下凹段。
[0017]进一步的,所述横臂为锻造结构。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悬架的横臂具有以下优势:
[0019]按照本实施例的不等厚设计方式,相较于【背景技术】,在保持中部厚度不变的前提下,受力较小的中部以外位置可以设计为厚度较小,则整体的横臂重量能够减轻,从而满足当前的轻量化设计趋势;或者,在保持重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使中部位置的厚度增加,其余部分厚度缩小,从而合理分配厚度,提高中部的强度,继而提升横臂整体的载荷承受能力。概括而论,即该方案中横臂的强度重量比得以增加,从而满足较大载荷的承载需求。
[002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悬架,以解决横臂强度不足,难以满足大载荷承载需求的问题。
[0021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22]—种车辆悬架,包括横臂、减振器和弹簧,所述横臂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横臂。
[0023]进一步地,所述车辆悬架为多连杆独立悬架
[0024]所述车辆悬架与横臂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为一种典型的横臂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另一种典型的横臂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车辆悬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3中横臂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图4中横臂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31]图6为图4的俯视图;
[0032]图7为图4的主视图;
[0033]图8为图4的左视图;
[0034]图9-1为图7中A-A向剖视图;
[0035]图9-2为图7中B-B向剖视图;
[0036]图9-3为图7中C-C向剖视图;
[0037]图9-4为图7中D-D向剖视图;
[0038]图9-5为图7中E-E向剖视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图1-2 中:
[0041 ] 11第一横臂、111第一横臂本体、112凸缘、113第一连接端;
[0042]12第二横臂、121第二横臂本体、122加强板、123第二连接端;
[0043]图3 ?9-5 中:
[0044]10横臂、101横臂本体、102下凸缘、103上凸缘、104第一连接端、105第二连接端
[0045]20转向节;
[0046]30副车架;
[0047]40减振器;
[0048]50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4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为了便于理解和简洁论述,本文结合车辆悬架和其横臂描述,有益效果不再重复论述。
[005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51]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车辆悬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2]该车辆悬架包括减振器40、弹簧50和连杆,连杆包括横臂10和纵臂,横臂10的一端连接副车架30,另一端连接转向节20,主要承受侧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载荷。
[0053]请参考图4-5,图4为图3中横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横臂另一视角的示意图,该图不出横臂的底部;图6为图4的俯视图。
[0054]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横臂10包括横臂本体101和位于其侧面的凸缘,凸缘的设置有助于提高横臂10的强度。该横臂10的一独特之处在于,横臂10采用了不等厚的设计,如图4、6所示,横臂10中部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
[0055]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横臂10厚度、高度,分别定义为横臂10安装并处于工作状态时,前后方向的尺寸为厚度、上下方向的尺寸为高度尺寸,请参考图7,图7为图4的主视图,示出横臂10的侧面;图8为图4的左视图,示出横臂10的端部。其中,H、D即分别表示横臂10的高度和宽度。
[0056]从图3中可看出,横臂10在悬架系统中工作时,其两端为连接端,即图中所示的第一连接端104、第二连接端105,第一连接端104用于连接转向节20,第二连接端105用于连接副车架30,在承受侧向力时,受力最大的部位为其中部。
[0057]可见,按照本实施例的不等厚设计方式,相较于【背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