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630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电动平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 电动平车。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永续能源,风力发电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产业,当前我国并 网风机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提高风机的产能是风电制造厂家面临的一个现实 问题。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风机企业的生产基本上遵循的都是固定工位装配模式,就是 风机从安装到调试在一个固定的位置,逐一完成每个安装工序,直至整机出厂。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固定工位装配模式下的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在固 定工位装配模式下,整个生产装配车间被细化为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可归纳为风力发电 机组装配调试区和零部件堆放的仓储区。由于风力发电机组装行业的特殊性,零件的尺寸都比较大,所以车间的大部分区 域需用来摆放零部件,这就造成装配和调试区相对过于狭小。因此固定工位装配模式下的 生产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产量低每月只能生产2丽风力发电机5台左右;2.极大地浪费装配车间的空间资源一个12294平方米的厂房只能同时装配1_2 台风机;3.对装配工人的技术素质要求较高要求工人从安装到调试的每一道工序都专 业化,这无形中增加了装配工的培训费用和周期;4.装配工期长由于工具和零配件调度上的冲突,使风机装配工期较长。针对以上缺陷,为了保证批量化生产的质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 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可以配合各种零部件完成流水线风机装配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可以配合 各种所需零部件完成流水线风机装配,降低装配工艺的难度和对工人的技术要求,缩短风 机的装配周期,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 车,其特点是,包含若干车轮组件、车体框架、平车平板和若干液压支撑机构;上述的若干车轮组件对称平行设置在车体框架的内部两端,其与车体框架固定连 接;所述的车体框架是长方体框架结构,其各面均为轴对称图形;所述的平车平板固定覆盖在车体框架的上表面;所述的若干液压支撑机构以车体框架上下表面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车
3体框架内。上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中,车轮组件包含一对车轮和 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一对车轮的传动轴。上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中,车体框架内部包含若干固 定间隔平行设置的横梁,及若干固定间隔且与横梁垂直设置的筋板,所述的横梁与筋板的 大小与数量均关于车体框架的体心对称。上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中,传动轴与车体框架固定连 接,所述的传动轴与横梁平行。上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中,若干液压支撑机构包含液 压支撑缸、液压支撑活塞和液压支撑托盘;所述的液压支撑缸设置在车体框架内部;所述的液压支撑活塞与液压支撑缸内壁接触,其与液压支撑托盘固定连接;所述的液压支撑活塞可在液压支撑缸内做活塞运动。上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中,车体框架内部还包含与若 干液压支撑缸外形相适配的若干适配槽,若干液压支撑机构设置在若干适配槽内。上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中,平车平板上设置有与液压 支撑托盘大小相适配的若干适配孔,液压支撑托盘可在适配孔内上下活动。上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中,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 轨道电动平车还包含设置在车体框架内部中间区域的同步阀,其与若干液压支撑机构连 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降低了装配工艺的难度和对装配工人的技术要求,工人不再需要全面地掌握整 套工艺,只需掌握其工序要求的装配工艺即可,这无形中降低了劳动复杂程度,并缩短了培 训周期;2.紧凑合理的工位和工序安排,缩短了风机的装配周期,提高了产量,如将风机测 试台安装在风机的最后一个工位上,缩短了风机调试所需的时间;3.工具和装配零件的就近摆放,消除了误工时间,也缩短了风机的装配周期,提高 了生产效率。

图1是现有技术固定工位装配模式下的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液压支撑机构 工作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液压支撑机构 未工作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电动平车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流水线的车间布 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2 图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的 结构示意图。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包含若干车轮组件11、车体框架 12、平车平板13、若干液压支撑机构14和置在车体框架12内部中间区域的同步阀15(如图 4所示)。车体框架12是长方体框架结构,其各面均为轴对称图形,车体框架12内部包含若 干固定间隔平行设置的横梁121,及若干固定间隔且与横梁121垂直设置的筋板122,横梁 121与筋板122的大小与数量均关于车体框架12的体心对称。若干车轮组件11对称平行设置在车体框架12的内部两端,其与车体框架12固 定连接,车轮组件11包含一对车轮111,以及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该对车轮111的传动轴 112。传动轴112与车体框架12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轴112与横梁121平行。平车平板 13固定覆盖在车体框架12的上表面,若干液压支撑机构14以车体框架12上下表面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本 实施例中,设置有4个液压支撑机构14,分别对称设置在车体框架12内部的四个角落。如 图4所示,若干液压支撑机构14包含液压支撑缸141、液压支撑活塞142和液压支撑托盘 143。液压支撑缸141设置在车体框架12内部,液压支撑活塞142与液压支撑缸141内壁 接触,其与液压支撑托盘143固定连接。车体框架12内部还包含与若干液压支撑缸141外 形相适配的若干适配槽,若干液压支撑机构14设置在若干适配槽内。平车平板13上设置 有与液压支撑托盘143大小相适配的若干适配孔。同步阀15与若干液压支撑机构14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电动平车是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流水线装配的,该装配流水 线共分为七个工位,一个工位与下一个工位的基本工作过程从本质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 步骤装配步骤一利用桥式起重机,将该工位所需装配零部件按照要求吊装到风力发电机组的装配 支架2上。每台风力发电机对应一个装配支架2,在进行该工位的装配作业之前,装配支架 2已经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平车1(如图2所示)运送安放于装配平台上。装配步骤二 在装配支架2上完成该工位上的装配任务。装配步骤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平车1在运行轨道上运行至装配支架2的下方(具体位置 由装配支架上的定位装置决定)。如图3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液 压支撑机构工作时的示意图。电动平车1上的液压支撑机构14开始工作,均勻分布的四个 液压支撑缸141内的液压支撑活塞142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开始伸出,直至将装配支架2 (包 括安放于其上面的,已经在该工位装配好的零部件)支撑起来。此时,装配支架2与装配平 台分离,其重量完全由电动平车1上的四个液压支撑活塞142带动的四个液压支撑托盘143支撑。液压支撑缸141在同步阀15的作用下,能够保证一定精度同步运动。装配步骤四电动平车1在运行轨道上运行至下一工位(具体位置由装配支架上的定位装置决 定),电动平车1上的液压支撑机构14停止工作,开始卸载。如图4所示,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液 压支撑机构未工作时的示意图。在装配支架2重量的作用下,均勻分布的四个液压支撑活 塞142 (如图3所示)迅速回缩。直至将装配支架2 (包括安放于其上面的,已经在上一工 位装配好的零部件)落在装配平台上,进行这一工位的装配工作。此时,装配支架2与电动平车1分离,其重量完全由装配平台支撑。因此,电动平车 1可以被灵活的安排,以完成各个工位之间的运输要求,这是该柔性装配模式效率大大高于 固定工位装配模式的关键所在。至此,前一个工位与下一个工位间的装配循环结束。如图5所示,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电动平车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流水 线的车间布局示意图。该风力发电机组装配流水生产线总共分为七个工位,其装配工作要 求具体如下工位一机舱座与回转支撑的安装该工位的设计符合大型回转面与回转轴承的连接,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工作 强度,使得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工位二 偏航系统的安装与齿轮面的调整该工位主要是为安装偏航减速机与偏航电机而设定的,还包含大齿轮与小齿轮的 啮合与调整,优化了原有的工业布局,使啮合度大为提高;工位三液压系统的安装该工位主要是为风力发电机的齿轮箱润滑冷却系统和执行控制油系统而设定,该 设计减少了对液压系统的二次污染,保证了液压系统安装质量,提高了整个机组的执行控 制能力;工位四齿轮箱与主轴的安装该工位将在辅助工位上安装好的齿轮箱与主轴同时吊装到机舱座上,为保证其精 度,该工位专门设计了专用吊车,使得将原有的精度大为提高,保证了传动链的运转;工位五发电机与电缆的安装该工位主要是风力发电机、电缆、弹性支撑的安装;工位六整机的调试该工位主要是对整机的调试,并将其辅助调试工具统一放置,保证了两台整机的 同时进行,提高了调试仪器与工具的使用率,同时也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工位七机舱罩的安装该工位主要设定为机舱罩的安装与整机出厂前的检查工作,为整个流水线作业的 顺利流转提供了必要条件;该风力发电机的装配流水线还包含其他辅助工位如主轴的安装、齿轮箱的清洗、 胀紧套的安装调整等。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电动平车可以配合各种所需零部件完成流水线风机装配,降低了装配工艺的难度和对装配工人的技术要求。工人不再需要全面地掌握整 套工艺,只需掌握其工序要求的装配工艺即可。这无形中降低了劳动复杂程度,并缩短了培 训周期。紧凑合理的工位和工序安排,缩短了风机的装配周期,提高了产量。如将风机测试 台安装在风机的最后一个工位上,缩短了风机调试所需的时间。工具和装配零件的就近摆 放,消除了误工时间,也缩短了风机的装配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在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电动平车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实现了流水线作 业,可以在约13000m2的车间内能够做到年产2MW风力发电机200台的规模,在现有技术中 要达到这样大的产能,至少需要20000m2的车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成本,带来了 惊人的高效率,降低了劳动复杂程度,制造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降低了投 入,生产起来也更安全。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 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 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 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包含若干车轮组件(11)、车体框架(12)、平车平板(13)和若干液压支撑机构(14);所述的若干车轮组件(11)对称平行设置在车体框架(12)的内部两端,其与车体框架(12)固定连接;所述的车体框架(12)各面均为轴对称图形;所述的平车平板(13)固定覆盖在车体框架(12)的上表面;所述的若干液压支撑机构(14)以车体框架(12)上下表面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车体框架(1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车轮组件(11)包含一对车轮(111),以及两端对称固定连接该对车轮(111)的传动轴 (1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车体框架(12)内部包含若干固定间隔平行设置的横梁(121),及若干固定间隔且与横梁 (121)垂直设置的筋板(122),所述的横梁(121)与筋板(122)的大小与数量均关于车体框 架(12)的体心对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传动轴(112)与车体框架(12)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轴(112)与横梁(121)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若干液压支撑机构(14)包含液压支撑缸(141)、液压支撑活塞(142)和液压支撑托盘 (143);所述的液压支撑缸(141)设置在车体框架(12)内部;所述的液压支撑活塞(142)与液压支撑缸(141)内壁接触,其与液压支撑托盘(143) 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车体框架(12)内部还包含与若干液压支撑缸(141)外形相适配的若干适配槽,该若干液压 支撑机构(14)设置在若干适配槽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平车平板(13)上设置有与液压支撑托盘(143)大小相适配的若干适配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设置在车体框架(12)内部中间区域的同步阀(15),其分别与若干液压支撑机构(14)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的轨道电动平车,包含若干车轮组件、车体框架、平车平板和若干液压支撑机构。若干车轮组件对称平行设置在车体框架的内部两端,其与车体框架固定连接,车体框架各面均为轴对称图形,平车平板固定覆盖在车体框架的上表面,若干液压支撑机构以车体框架上下表面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车体框架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配合各种所需零部件完成流水线风机装配,降低了装配工艺的难度和对装配工人的技术要求,降低了劳动复杂程度,并缩短了培训周期;缩短了风机的装配周期,提高了产量;工具和装配零件的就近摆放,消除了误工时间,也缩短了风机的装配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61D3/08GK201580384SQ20092028672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9日
发明者何方礼 申请人:苏州特谱风能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