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的轴承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0348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架的轴承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向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架的轴承构件。



背景技术:

把两个或几个轮对用专门的构架或侧架组成的一个小车,称为转向架。常见的多轴车辆一般采用带转向架的结构形式。转向架基本作用:增加车辆载重、长度和容积,提高运行速度;正常情况下保证车体都能可靠坐落在转向架上,通过轴箱装置使车轮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线路运行的平动;支承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轮对或从轮对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和作用,使轴重均匀分配;保证车辆安全、灵活地在线路如直线、曲线上运行;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减小振动、冲击和动应力,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轮轨间的粘着,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现有技术中的转向架采用滑动轴承,其存在较多的缺点:摩擦系数大,功率消耗多;不适于大批量生产,互换性不好,不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内部间隙大,加工精度不高;传动效率低,发热量大,润滑维护不方便,耗费润滑剂;载荷、转速和工作温度适应范围窄,工况条件的少量变化,对轴承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能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转向架[申请号:CN201220325297.5],包括转向架本体、四个轮对、轴承、承载鞍、心盘和下旁承,每个所述轮对均由一根轴和装配在所述轴的中部的一个车轮组成;所述转向架本体包括两两成对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四道横梁和贯穿四道所述横梁的中部用于将四道所述横梁连接起来的连接架;所述轮对通过所述轴承和承载鞍装配在每对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心盘设置在两对所述横梁之间的所述连接架的中部;所述连接架位于每对所述横梁之间处分别设置有所述下旁承。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仍然采用滑动轴承,传动效率低,发热量大,润滑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传动效率高的转向架的轴承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转向架的轴承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转向架两侧的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上轴向定位周向滚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的转动轮与转向架通过传动结构相连接,所述的转动轴的顶端设有位于转动轮上方的转向架承载鞍,所述的转向架承载鞍通过导向框组件与转向架可拆卸固定连接。转动轮通过滚动轴承与转动轴相连接,相对于滑动轴承的滑动连接方式来说,摩擦系数小,功率消耗少;适于大批量生产,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传动效率高,发热量小,润滑维护方便;载荷、转速和工作温度适应范围大,工况条件的少量变化,对轴承的性能影响不大。

在上述的转向架的轴承构件中,所述的导向框组件包括导框,所述的导框的一面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与托板相连接,所述的托板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与转向架相连接,所述的导框的其他面与转向架焊接且焊接处通过螺栓结构紧固连接。

在上述的转向架的轴承构件中,所述的导框和转向架之间设有导框组成,所述的导框组成包括设置在导框侧部和转向架之间的第一筋板,所述的第一筋板呈直角梯形,且第一筋板的直角边与导框相连接,第一筋板的斜边与转向架相贴合。第一筋板对于导框和转向架之间的连接具有加固作用,利于结构稳固。

在上述的转向架的轴承构件中,所述的导框呈类梯形结构,且相接处为弧形相接,导框的下底边上开有安装口,所述的托板安装在安装口处,所述的导框的上底边与转向架焊接且焊接处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紧固连接。

在上述的转向架的轴承构件中,所述的导框组成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螺栓两侧且对称设置的第二筋板和设置在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三筋板,所述的第二筋板和第三筋板的内端焊接在转向架上。第二筋板和第三筋板对于转向架和导框的连接处的结构具有加固作用,利于结构稳固。

在上述的转向架的轴承构件中,所述的第三筋板的长度大于第二筋板,且第三筋板与第一螺栓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筋板与第二螺栓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第二筋板内端和第三筋板的内端依次相接形成等腰梯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转向架的轴承构件的优点在于:转动轮通过滚动轴承与转动轴相连接,相对于滑动轴承的滑动连接方式来说,摩擦系数小,功率消耗少;适于大批量生产,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传动效率高,发热量小,润滑维护方便;载荷、转速和工作温度适应范围大,工况条件的少量变化,对轴承的性能影响不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架和导框安装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筋板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筋板处的剖视图。

图中,转向架1、转动轴2、转动轮3、转向架承载鞍4、导框5、托板6、第一筋板7、安装口8、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第二筋板11、第三筋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转向架的轴承构件包括设置在转向架1两侧的转动轴2,转动轴2上轴向定位周向滚动连接有转动轮3,转动轮3与转向架1通过传动结构相连接,转动轴2的顶端设有位于转动轮3上方的转向架承载鞍4,转向架承载鞍4通过导向框组件与转向架1可拆卸固定连接。转动轮3通过滚动轴承与转动轴2相连接,相对于滑动轴承的滑动连接方式来说,摩擦系数小,功率消耗少;适于大批量生产,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传动效率高,发热量小,润滑维护方便;载荷、转速和工作温度适应范围大,工况条件的少量变化,对轴承的性能影响不大。

其中,导向框组件包括导框5,导框5的一面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与托板6相连接,托板6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与转向架1 相连接,所述的导框5的其他面与转向架1焊接且焊接处通过螺栓结构紧固连接。导框5和转向架1之间设有导框组成,导框组成包括设置在导框5侧部和转向架1之间的第一筋板7,第一筋板7呈直角梯形,且第一筋板7的直角边与导框5相连接,第一筋板7的斜边与转向架1相贴合。第一筋板7对于导框5和转向架1之间的连接具有加固作用,利于结构稳固。

更具体地说,导框5呈类梯形结构,且相接处为弧形相接,导框5的下底边上开有安装口8,托板6安装在安装口8处,所述的导框5的上底边与转向架1焊接且焊接处通过第一螺栓9和第二螺栓10紧固连接。导框组成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螺栓9两侧且对称设置的第二筋板11和设置在第一螺栓9和第二螺栓10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三筋板12,第二筋板11和第三筋板12的内端焊接在转向架1上。第二筋板11和第三筋板12对于转向架1和导框5的连接处的结构具有加固作用,利于结构稳固。第三筋板12 的长度大于第二筋板11,且第三筋板12与第一螺栓9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筋板12与第二螺栓10之间的距离,第二筋板11内端和第三筋板12的内端依次相接形成等腰梯形。

转向架组装工艺:探伤合格后,导框5与侧架未焊部位应涂抹609型密封胶。使用风扳机依次紧固侧架与导框5组装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并加装5×45mm开口销,劈开角度不小于60°。构架组装,按照摇枕侧架信息记录表,按照原车原位的原则使用天车依次吊运对同一转向架1的两个侧架、一个摇枕进行组装。组装下心盘及中心销,将下心盘放置于摇枕心盘安装面上,穿入八条直径为M20的心盘螺栓并组装弹簧垫圈及螺母。使用风扳机对八条螺栓进行对角紧固,紧固后插入中心销。组装基础制动装置,按照原车原位组装原则,1位转向架识别标识为红色油漆标记,2位转向架识别标识为蓝色油漆标记。依次组装制动梁与侧架安装座组装圆销及垫圈开口销,然后组装制动梁安全链垫圈、螺母。制动梁组装后,组装移动杠杆、固定杠杆、下拉杆及固定杠杆支点。其圆销组装形式为圆孔圆销加装平垫圈及开口销。圆销组装前其圆柱面须均匀涂抹润滑脂。组装减振装置,对照原车原位组装原则,将减振部组装至侧架中央方框内。组装转向架承载鞍4,组装前确认转向架承载鞍4支撑面平整无异物,使用专用卡具将转向架承载鞍4与导框5依次进行组装。转动轮3与构架组装,作业时同一轮轴两侧的侧架端须同步起降,禁止单独顶升一端。同一转向架1应装用相同转动轮3。使用天车吊运构架与转动轴2进行组装。转向架承载鞍4与导框5组装后使用塞尺检测转向架承载鞍4与导框5配合间隙,沿车轴方向间隙之和为 9~13mm,沿轨道方向间隙之和为4~7mm,转向架承载鞍4推力挡肩外侧与轴承前盖、后档间隙不得小于2mm,不符合时进行调整。严禁采用重物撞击侧架的方法调整承载鞍落实状态。作业完毕后,取下天车吊具,回收承载鞍卡具。托板6组装,转动轮3 与构架组装后将托板6与侧架及导框5进行组装。托板6与侧架组装使用四条符合GB/T31.1标准规格为M20×70的螺栓并加装符合GB/T 7244标准的加重型弹簧垫圈及BY-B型防松螺母,紧固后安装4×36mm开口销,劈开角度不小于60°。托板6与导框5 组装,使用两条符合GB/T31.1标准规格为M24×80的螺栓并加装符合GB/T 7244标准的加重型弹簧垫圈及BY-B型防松螺母,紧固后安装5×45mm开口销,劈开角度不小于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