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枕及有轨电车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182发布日期:2019-01-18 19:36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摇枕及有轨电车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枕及有轨电车转向架,属于轨道车辆领域。



背景技术:

有轨电车转向架摇枕是有轨电车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车体与转向架各功能组件的基础,起到承受和传递载荷的作用。为了有效减轻有轨电车运行时的冲击力、提高动力学性能、延长部件使用寿命,有轨电车转向架摇枕应该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可靠等特点,该有轨电车转向架摇枕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

中国专利CN204472814U 公开了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转向架摇枕组件,该摇枕为焊接组件,制造成本与生产时间相对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摇枕及有轨电车转向架,该摇枕在结构优化的同时,可大大节省制造成本与生产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摇枕,包括摇枕本体;其结构特点是,一体化铸造成型的所述摇枕本体的中心设置有心盘,该心盘的中心处设置有竖向贯通摇枕本体的中心销孔;所述摇枕本体两端均设置有二系簧接口和垂向减振器接口;所述摇枕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横向止档和横向减振器安装座。

摇枕本体为铸造一体成型结构,该结构节约了材料,改善了受力性能。

垂向减振器可以减缓车辆在运动过程中的冲击,改善乘客舒适度。

在摇枕本体的下方设置横向减振器安装座,通过安装的横向减振器,采用与横向止档组合结构,大大节省空间,可以缓解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横向冲击,改善乘客舒适度。

在摇枕本体的下方设置横向止档,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可以防止横向力作用产生的车体偏移,改善车辆的防脱轨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为了便于安装提吊止档,所述摇枕本体的两端设置有提吊止档接口。由此,在起吊车辆的工况可以保证摇枕与转向架的联接,防止分离。

所述摇枕本体的中部区域整体呈U型结构,摇枕本体整体呈倒“几”字型。摇枕本体的长度方向呈U型结构,让车体地板满足低地板要求。

为了便于安装摩擦旁承,减小车体和转向架的振动,所述摇枕本体的两端部上表面设置有摩擦旁承座。通过安装摩擦旁承,可以有效减低车体与转向架的振动,改善动力学性能,改善乘客乘坐舒适度。

优选地,所述二系簧接口为放射状承台结构。这种放射状承台结构在节省材料的同时,可以加强结构的强度,改善工艺。

为了便于安装牵引拉杆,所述摇枕本体的下方设置有牵引拉杆座,该牵引拉杆座用于与牵引拉杆组成‘Z’字型牵引系统。由此,‘Z’字型牵引系统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防止车辆在运行时振幅过大。

为了便于安装防侧滚装置,所述摇枕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防侧滚装置接口。通过安装防侧滚装置,可以有效减低车辆的侧滚程度,改善车辆在运行中乘客的舒适度,防止车辆超限界。

优选地,所述中心销孔内安装有用于将车体与转向架连接的中心销及紧固件。由此,心盘中心处设置贯通摇枕本体的中心销孔,通过中心销及紧固件可以将车体与转向架连接。

所述摇枕本体的每一端均设有四个垂向减振器接口。由此,在摇枕的两端分别设置四个垂向减振器接口,通过安装垂向减振器,可以减缓车辆在运动过程中的冲击,改善乘客舒适度。

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给了一种有轨电车转向架,其包括所述的摇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摇枕本体的长度方向呈U型结构,使得车体地板满足了低地板要求,摇枕本体为铸造一体成型结构,该结构节约了材料,改善了受力性能。

2、摇枕两端设置二系簧接口,结构为放射状承台结构,在节省材料的同时,加强了结构的强度,改善了工艺。

4、在摇枕的两端分别设置四个垂向减振器接口,通过安装垂向减振器,可以减缓车辆在运动过程中的冲击,改善了乘客舒适度。

5、在摇枕的两端设置提吊止档接口,在起吊车辆的工况可以保证摇枕与转向架的联接,防止分离。

6、在摇枕本体的下方设置横向止档,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可以防止横向力作用产生的车体偏移,改善车辆的防脱轨系数。

7、在摇枕本体的下方设置横向减振器安装座,通过安装的横向减振器,采用与横向止档组合结构,从而大大节省了空间,缓解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横向冲击,改善了乘客舒适度。

8、在摇枕本体的下方设置有牵引拉杆座,牵引拉杆座与牵引拉杆组成‘Z’字型牵引系统,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防止车辆在运行时振幅过大。

9、在摇枕的一侧设置有防侧滚装置接口,通过安装防侧滚装置,有效减低了车辆的侧滚程度,改善了车辆在运行中乘客的舒适度,防止车辆超限界。

10、在摇枕两端的上方设置有摩擦旁承座,通过安装摩擦旁承,有效减低了车体与转向架的振动,改善了动力学性能,改善乘客乘坐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在图中

1-垂向减振器接口;2-提吊止档接口;3-二系簧簧接口;4-横向止档接口;5-横向减振器安装座;6-牵引拉杆接口;7-防侧滚装置接口;8-心盘牵引销接口;9-摩擦旁承;10-摇枕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一种有轨电车转向架摇枕,如图1和2所示,包括摇枕本体10、心盘8、二系簧接口3、垂向减振器接口1、提吊止档接口2、横向止档座4、横向减振器安装座5、牵引拉杆座6、防侧滚装置接口7、摩擦旁承座9。摇枕本体10的长度方向呈U型结构,让车体地板满足低地板要求。摇枕本体为铸造一体成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摇枕结构可以节约材料,改善受力性能。

摇枕中心设置心盘8,心盘8中心处设置贯通摇枕本体的中心销孔,通过中心销及紧固件可以将车体与转向架连接。

摇枕两端设置二系簧接口3,结构为放射状承台结构,在节省材料的同时,加强了结构的强度,改善了工艺。

在摇枕的两端分别设置四个垂向减振器接口1,通过安装垂向减振器,可以减缓车辆在运动过程中的冲击,改善乘客舒适度。

在摇枕的两端设置提吊止档接口2,在起吊车辆的工况可以保证摇枕与转向架的联接,防止分离。在摇枕本体的下方设置横向止档4,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可以防止横向力作用产生的车体偏移,改善了车辆的防脱轨系数。在摇枕本体10的下方设置横向减振器安装座5,通过安装的横向减振器,大大节省空间,可以缓解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横向冲击,改善了乘客舒适度。在摇枕本体10的下方设置有牵引拉杆座6,牵引拉杆座与牵引拉杆组成‘Z’字型牵引系统,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防止车辆在运行时振幅过大。

在摇枕的一侧设置有防侧滚装置接口7,通过安装防侧滚装置,可以有效减低车辆的侧滚程度,改善车辆在运行中乘客的舒适度,防止车辆超限界。

在摇枕两端的上方设置有摩擦旁承座9,通过安装摩擦旁承,可以有效减低车体与转向架的振动,改善了动力学性能,提高了乘客乘坐舒适度。

一种有轨电车转向架,具有上述摇枕,摇枕中心设置心盘8,心盘8中心处设置贯通摇枕本体的中心销孔,通过中心销及紧固件可以将车体与转向架连接。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