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底架端部集成的砂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3359发布日期:2019-05-28 21:1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车组底架端部集成的砂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撒砂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底架端部集成设计的砂箱结构。



背景技术:

动车组在轨道上运行,遇到雨雪天气时,轨面湿滑,轮轨黏着系数过低,车辆易发生空转或滑行,为了改善车轮与轨道之间的黏着性能,满足车辆运行时的牵引及制动需求,需要在轨道上进行撒砂,故需在转向架附近固定一个砂箱,存储砂粒,提供车辆的撒砂需求。

目前,动车组的砂箱设置在车辆的走形部位,一般是单独设置一个箱体,然后通过设置一个吊装机构吊装到车体底架下表面。单独设计箱体和吊装机构增加制造成本,且占用空间较大,增加整车的重量,不利于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砂箱集成结构,该砂箱箱体与车体底架结构集成到一起,省去吊装机构,降低制造成本,节省空间,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动车组底架端部集成的砂箱结构,包括内端板组成、外端主板、弯板、隔板、底架底板,其特征在于:内端板组成的端部作为砂箱的内壁板,隔板作为砂箱的侧面内壁板,底架底板向两侧延长形成砂箱底板,弯板作为砂箱顶板,在砂箱侧面外部且连接砂箱顶板及砂箱底板设一侧面外壁板,侧面外壁板上集成设置有注砂口、检查口以及砂位显示传感器连接口,侧面外壁板与砂箱底板的连接处设有排砂口,通过一外壁板与砂箱顶板、砂箱底板、侧面内壁板、侧面外壁板分别连接,再加上内壁板,从而构成底架端部集成的砂箱结构。

所述的侧面外壁板为弧形,弧形轮廓既保证与车辆曲面裙板轮廓不发生干涉,同时尽可能增大砂箱容纳空间,同时利于砂粒的向下流动。

所述的砂箱内倾斜设有导流板,导流板侧边与砂箱内壁密封,导流板底部连接排砂口。

所述的导流板由两块斜板连接而成半漏斗结构,且两块斜板向砂箱内形成一个夹角。

所述的导流板下面连接一支撑板,支撑导流板。

所述的支撑板为乙型支撑板,提高导流板的强度及刚度。

所述的注砂口及检查口为筒型加法兰结构,筒型结构方便通过及与砂箱壁板的连接,法兰面便于安装注砂口门及检查口门。

本发明通过将砂箱结构集成到底架端部上,对称分布于底架端部的两侧,与底架端部集成一个整体结构,可靠性更高,免去砂箱的吊装结构,降低制造成本。砂箱侧部为一个大圆弧结构,圆弧结构既为砂箱提供最大的容纳空间,同时保证与车辆外部轮廓的曲面造型裙板及导流罩不发生干涉,整体匹配性好。砂箱内部设置有斜面导流板,利于砂粒靠自重向下汇集,利于砂粒的排出,提高流速,提高砂粒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底架前端原始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轴测图;

图5是图3的侧视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头车一位端主结构为,有一个内端板组成1、外端主板2,外端主板2两侧各有一个弯板3,外端主板下部有四个隔板4,隔板下部有底架底板5。内端板组成1用于承载前端车钩的纵向力,并将力均匀传递到外侧面的结构部件,即由外端主板2、两侧弯板3及下部隔板4、底架底板5构成的整体结构;外端主板2主要负责将内端板组成1的力传递到底架中部;两侧弯板3封闭外端主板2的下方两侧部;四个隔板4及底架底板5共同辅助外端主板2,承载由内端板组成1传递过来的纵向力,并提供车辆的其它辅助安装结构。

参照图1-图6,由部件1、2、3、4、5构成的整体结构,两侧与车辆的整体外形轮廓之间存在可利用空间,故利用这个空间发明底架端部集成的砂箱结构。其中底架底板5向两侧延长形成砂箱底板,内端板组成1的端部作为砂箱的内壁板,隔板4作为砂箱的侧面内壁板,弯板3作为砂箱顶板,在砂箱侧面外部且连接砂箱顶板及砂箱底板设一弧形侧面外壁板10,弧形轮廓既保证与车辆曲面裙板轮廓不发生干涉,同时尽可能增大砂箱容纳空间,同时利于砂粒的向下流动。弧形侧面外壁板上集成设置有注砂口9、检查口12以及砂位显示传感器连接口11,弧形侧面外壁板与砂箱底板的连接处设有排砂口13,通过一外壁板6与砂箱顶板、砂箱底板、侧面内壁板、弧形侧面外壁板分别连接,再加上内壁板组成及外壁板下面与外壁板在同一平面的补板7,从而构成底架端部集成的砂箱结构。

注砂口9及检查口12为筒型加法兰结构,筒型结构方便通过及与砂箱壁板的连接,法兰面便于安装注砂口门及检查口门。

同时为了保证砂粒都能很好的汇聚到排砂口,砂箱内倾斜设有导流板8,该导流板由两块斜板连接而成半漏斗结构,且两块板向砂箱内形成一个夹角,导流板侧边与砂箱内壁密封,导流板底部连接排砂口13。为了保证导流板的刚度,不被装满的砂粒重量挤压变形,导流板下部设置有乙型支撑14,乙型支撑下部与底板连接,上部与导流板8连接,起到支撑导流板8的作用。

补板7为外壁板6的分体部分,两者分开的目的是将导流板8夹在两者之间,利用导流板8与砂箱壁板焊接连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动车组底架端部集成的砂箱结构,包括内端板组成、外端主板、弯板、隔板、底架底板,其特征在于:内端板组成的端部作为砂箱的内壁板,隔板作为砂箱的侧面内壁板,底架底板向两侧延长形成砂箱底板,弯板作为砂箱顶板,在砂箱侧面外部且连接砂箱顶板及砂箱底板设一侧面外壁板,侧面外壁板上集成设置有注砂口、检查口以及砂位显示传感器连接口,侧面外壁板与砂箱底板的连接处设有排砂口,通过一外壁板与砂箱顶板、砂箱底板、侧面内壁板、侧面外壁板分别连接,再加上内壁板,从而构成底架端部集成的砂箱结构。本发明砂箱箱体与车体底架结构集成到一起,省去吊装机构,降低制造成本,节省空间,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闵韩琴;毛哲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01
技术公布日:2019.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