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换装置以及具备该电力变换装置的铁道车辆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34720阅读:来源:国知局
隔音材料的工时的情况下容易地固定隔音材料。
[0061]图2是表示在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中设置的防尘过滤器的立体图。防尘过滤器130由金属性的框架131和具有通气性的网状部132构成,利用网状部132进行冷却风的导入与防尘。在框架131的端部设置多个防尘过滤器固定用圆孔133。
[0062]图3是表示在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中设置的隔音材料的立体图。在隔音材料140的端部141的与所述防尘过滤器固定用圆孔133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多个隔音材料固定用圆孔142。另外,端部141以外的部分被弯曲为从防尘过滤器130侧朝送风机120的方向进入那样的凸形状(以下,将该进入的部分称作隔音部143)。在端部141、隔音部143的与防尘过滤器130的网状部132对应的部分设置多个通风用的开口部144。如此,由于将隔音部143构成为比端部141更向送风机室的内侧进入的凸形状,因此能够在防尘过滤器130的网状部132与隔音部143之间确保供冷却风122流动的间隙,能够在不减少送风机的空气流量的情况下降低向车辆侧面侧泄漏的噪声等级。在此,隔音部143能够由金属板等构成,但只要是能够遮挡声音的材质,也可以由金属以外的材料构成。
[0063]图4是从车辆侧面侧观察图1所示的电力变换装置100的图,表示在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中设置有隔音材料与防尘过滤器的状态。在图4中,左右两处的送风机室110中的、左侧表示固定有防尘过滤器130与隔音材料140的状态,右侧表示拆卸防尘过滤器130与隔音材料140后的状态。在设置于送风机120的两侧面的吸入口 121具备使叶轮旋转而吸入风的吸入机构。因此,在吸入口 121处,由于叶轮旋转而产生风噪声,因此吸入口 121成为电力变换装置100的主声源。防尘过滤器130与隔音材料140在向各自的固定用圆孔133、142中插入螺栓的状态下固定于在装置外壁150上设置的螺孔151。此时,设于隔音材料140的开口部144设置为从车辆侧面侧观察而位于吸入口 121的投影面上以外的位置。即,在从与吸气口的面正交的方向(车辆侧面)观察电力变换装置的情况下,隔音部143配置在与作为主声源的吸入口 121重叠的部分,无法直接目视观察吸入口 121。换句话说,在从车辆侧面侧观察电力变换装置的情况下送风机的吸入口设置在隔音材料的不是开口部的部分,吸入口被隔音材料遮蔽。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噪声从吸入口向车辆侧面侧的直达,因此能够降低从车辆侧面侧泄漏的噪声等级。
[0064]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在送风机120的左右的两侧面设置吸入口 121、且将隔音部143以与该吸入口 121重叠的方式配置在吸气口的两侧的例子,但是在应用在中央具备一个吸入口 121的送风机120的情况下,通过以使隔音部143与该吸入口 121重叠的方式将隔音部143配置于吸气口的中央,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在送风机120的左右的两侧面设置的吸入口 121分别朝向送风机120的左右的两侧面的例子,但是吸入口 121的方向不限于此,也可以朝向电力变换装置的吸气口的方向进行设置。
[0065]图5是从上表面观察送风机室的剖视图,图6是从车辆行驶方向观察电力变换装置的剖视图,分别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的通风构造。在图中虚线所示的冷却风122从防尘过滤器130的网状部132的整面大致均匀地被吸入。通过网状部132的冷却风122穿过防尘过滤器130与隔音材料140之间的空间,并通过在隔音材料140上设置的开口部144而向送风机120的吸入口 121供给。
[0066]另一方面,送风机120的排出口 123与通风导管160连接。在通风导管160上设置用于对构成电力变换装置的电力变换电路的半导体元件171进行冷却的冷却翅片170,通过使冷却风122在冷却翅片170之间流动,从冷却翅片170接受由半导体元件171产生的热量。从冷却翅片170受热的冷却风122从在送风机室110的相反侧设置的排气口 190向电力变换装置100的外部释放出。
[0067]图7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设置在铁道车辆的地板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在实际的铁道车辆中,在地板下搭载多个设备,但在图7中仅截取表示搭载有电力变换装置100的部分。电力变换装置100设置在车辆200的地板下,成为在送风机室110的开口处设置的防尘过滤器130以及隔音材料140朝向车辆侧面方向的结构。冷却风从车辆侧面方向朝电力变换装置100之中供给。
[0068]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产生风噪声的送风机120的吸入口 121为从电力变换装置的吸气口观察而被隔音材料140的隔音部143遮蔽的构造,由此防止噪声向车辆侧面侧的直达,因此能够降低向车辆侧面侧泄漏的噪声等级。在此,也考虑了省略防尘过滤器130而使隔音材料140的开口部144由网状部构成的构造,但为了使噪声降低而需要将隔音部增大至遮蔽送风机的吸入口 121的程度,因此开口部144变得比较小,产生由网状部引起的通风阻力增大这样的问题。换句话说,像本实施例那样,通过将隔音材料140配置在防尘过滤器130的内侧,能够防止尘埃进入到送风机室内,并且充分降低噪声等级且确保冷却风量。
[0069]另外,通过将隔音材料固定用圆孔142与防尘过滤器固定用圆孔133设置在各自对应的位置而能够共用固定用螺栓,因此在插入固定用螺栓的状态下将隔音材料140夹在装置外壁I50与防尘过滤器130之间,利用固定用螺栓与设于装置外壁150的螺孔151进行紧固,由此能够容易固定隔音材料140与防尘过滤器130。
[0070]另外,通过以使隔音材料140的端部141以外的部分从防尘过滤器130向送风机120的方向进入的方式形成弯曲隔音部143,在防尘过滤器130与隔音材料140之间形成供冷却风122流动的空间,进一步通过在隔音材料140上设置开口部144而能够确保足够的通风面积,因此能够在不减少冷却风量的情况下降低向车辆侧面侧泄漏的噪声等级。
[0071]另外,在将电力变换装置100设置在车辆200的地板下时,设为从车辆侧面侧导入冷却风122的结构,由此能够防止因线路周边的碎石的飞散造成防尘过滤器130的破损、堵塞。因此,能够在不减少冷却风量的情况下降低向车辆侧面侧泄漏的噪声等级。
[007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防尘过滤器130与隔音材料140作为独立的构件而固定于电力变换装置100,但也可以将防尘过滤器130与隔音材料140构成为一个构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设置了具有两处吸入口 121的送风机120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在吸入口 121设置了一处送风机120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另外,通过在送风机室110的内壁上粘贴聚氨酯海绵、玻璃棉等吸音材料,能够防止送风机室110内的声音的共鸣,并进一步降低向车辆侧面侧泄漏的噪声等级。
[0073][实施例2]
[0074]图8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设置在车辆地板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在实施例2中,在车辆200的地板下侧面侧设有板状的通风罩300,在通风罩300的内侧设置实施例1所说明的电力变换装置100。在通风罩300与车辆200之间具有数十mm程度的间隙310,此外,在通风罩300与电力变换装置100的侧面之间也构成间隙。在上述结构中从间隙导入冷却风122。如此,通过设为在电力变换装置100的侧面隔着间隙而配置通风罩300的结构,利用通风罩300的隔音效果,能够进一步降低向车辆侧面侧泄漏的噪声等级。另外,由于通风罩300与车辆200的间隙310的截面面积足够大,因此冷却风122通过该间隙310时的通风阻力较小。因此,能够在不减小冷却风量的情况下降低向车辆侧面侧泄漏的噪声等级。
[0075][实施例3]
[0076]图9是从车辆行驶方向观察电力变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