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做柔性连接减噪元件的轮对提吊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0786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可做柔性连接减噪元件的轮对提吊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对提吊机构,可用做转向架与轴箱之间的柔性连接减噪元件,又具有轮对提吊的功能,属于轨道车辆转向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转向架轮对提吊装置,能在车辆或转向架整体起吊时,为轮对轴箱装置提供支撑,使轮对轴箱装置随转向架整体起吊。
[0003]目前铁路客车转向架都设置了专门的轮对提吊装置,以实现转向架整体起吊的功能,轮对提吊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结构焊接在转向架侧梁端头或和弹簧筒铸造在一起,另一部分设置在转臂或轴箱,零部件比较多,结构比较复杂,且工艺性普遍不是很好,同时在此处还需要设置一系垂向减振器,因此空间紧张,经常出现轮对提吊和一系垂向减振器位置干涉的情况。
[0004]为解决空间紧张造成轮对提吊装置与一系垂向减振器位位置干涉的技术难题,可考虑将轮对提吊功能附加到连接在转向架和轴箱之间的某一连接部件上,使该连接部件即不丧失原有的连接功能又具有轮对提吊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做柔性连接减噪元件的轮对提吊机构,可用做转向架与轴箱之间的柔性连接减噪元件,又具有轮对提吊的功能。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对提吊机构,包括金属芯轴、弹性橡胶体和金属外套,金属外套套设在金属芯轴上通过弹性橡胶体与金属芯轴硫化连接,金属芯轴从金属外套的两端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外套底部固定金属端板,所述的金属芯轴的下端从金属端板中穿出并装有与金属端板平行的金属垫板,金属垫板位于金属端板的下方且与金属端板之间的轴向距离为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端板与金属外套过盈连接压入金属外套的底部内径中。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芯轴的下半段包括光杆和螺纹杆,螺纹杆设置在光杆的下面,螺纹杆的直径小于光杆的直径在金属芯轴的底部形成环形台阶,所述的金属端板位于环形台阶的上面,所述的金属垫板上开有安装通孔,螺纹杆穿过安装通孔,通过螺母将金属垫板紧固在环形台阶与螺母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端板的中心处开有通孔,所述的光杆从通孔中穿出,所述的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光杆的直径,所述的金属垫板沿通孔径向的宽度大于通孔的直径。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孔的直径与所述的光杆的直径差大于或等于2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光杆与螺纹杆的直径差为3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光杆的直径与安装通孔的直径差大于或等于1mm。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轮对提吊机构,金属芯轴、弹性橡胶体和金属外套硫化连接成一体可用做转向架与轴箱之间的柔性连接减噪元件,固定在金属外套上的金属端板和装在金属芯轴下装的金属垫板相接触时,弹性橡胶体的轴向拉伸被限制,轮对提吊机构即具有轮对提吊的功能,可传递起吊力,实现转向架的整体起吊且弹性橡胶体不会被过度拉伸,轮对提吊机构的柔性连接功能不受损伤。轮对提吊机构即可做为转向架与轴箱之间的柔性连接减噪元件又具有轮对提吊的功能,省去了转向架和轴箱之间专用的轮对提吊装置,避免了轮对提吊装置与一系垂向减振器位置干涉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金属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金属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金属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可做柔性连接减噪元件的轮对提吊机构,包括金属芯轴1、弹性橡胶体2和金属外套3,金属外套3套设在金属芯轴I上通过弹性橡胶体2与金属芯轴I硫化连接,金属芯轴I从金属外套3的两端伸出,所述的金属外套3底部固定金属端板4,所述的金属芯轴11的下端从金属端板4中穿出并装有与金属端板4平行的金属垫板5,金属垫板5位于金属端板4的下方且与金属端板4之间的轴向距离为所述的金属端板4与金属外套3过盈连接压入金属外套3的底部内径中。
[0020]所述的金属芯轴I的下半段包括光杆11和螺纹杆12,螺纹杆12设置在光杆11的下面,螺纹杆12的直径D2小于光杆11的直径Dl在金属芯轴I的底部形成环形台阶13,所述的金属端板4位于环形台阶13的上面,所述的金属垫板5上开有安装通孔51,螺纹杆12穿过安装通孔51,通过螺母6将金属垫板5紧固在环形台阶13与螺母6之间。
[0021]所述的金属端板4的中心处开有通孔41,所述的光杆11从通孔41中穿出,所述的通孔41的直径D5大于所述的光杆11的直径D1,所述的金属垫板5沿通孔41径向的宽度D4大于通孔41的直径D5。
[0022]所述的通孔41的直径D5与所述的光杆11的直径Dl差大于或等于2mm。
[0023]所述的光杆11的直径Dl与螺纹杆12的直径D2的差为3mm。
[0024]所述的光杆11的直径Dl与安装通孔51的直径D3的差大于或等于1mm。
[0025]上述的轮对提吊机构,当金属芯轴I或金属外套3受到起吊力时,金属端板4与金属垫板5反向运行,金属端板4与金属垫板5之间的轴向距离减小到零时,金属端板4与金属垫5接触,轮对提吊机构可传递起吊力,实现转向架的整体起吊。
[0026]其中,金属芯轴1、弹性橡胶体2和金属外套3硫化连接成一体可用做转向架与轴箱之间的柔性连接减噪元件,固定在金属外套3上的金属端板4和装在金属芯轴I下端的金属垫板5相接触时,弹性橡胶体2的轴向拉伸被限制,轮对提吊机构即具有轮对提吊的功能,可传递起吊力,实现转向架的整体起吊且弹性橡胶体2不会被过度拉伸,轮对提吊机构的柔性连接功能不受损伤。轮对提吊机构即可做为转向架与轴箱之间的柔性连接减噪元件又具有轮对提吊的功能,省去了转向架和轴箱之间专用的轮对提吊装置,避免了轮对提吊装置与一系垂向减振器位置干涉的情况出现。
[0027]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使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可做柔性连接减噪元件的轮对提吊机构,包括金属芯轴(1)、弹性橡胶体(2)和金属外套(3),金属外套(3)套设在金属芯轴(I)上通过弹性橡胶体(2)与金属芯轴(I)硫化连接,金属芯轴(I)从金属外套(3)的两端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外套(3)底部固定金属端板(4 ),所述的金属芯轴(11)的下端从金属端板(4 )中穿出并装有与金属端板(4 )平行的金属垫板(5),金属垫板(5)位于金属端板(4)的下方且与金属端板(4)之间的轴向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做柔性连接减噪元件的轮对提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端板(4)与金属外套(3)过盈连接压入金属外套(3)的底部内径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做柔性连接减噪元件的轮对提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芯轴(I)的下半段包括光杆(11)和螺纹杆(12 ),螺纹杆(12 )设置在光杆(11)的下面,螺纹杆(12)的直径小于光杆(11)的直径在金属芯轴(I)的底部形成环形台阶(13),所述的金属端板(4)位于环形台阶(13)的上面,所述的金属垫板(5)上开有安装通孔(51),螺纹杆(12)穿过安装通孔(51),通过螺母(6)将金属垫板(5)紧固在环形台阶(13)与螺母(6)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做柔性连接减噪元件的轮对提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端板(4)的中心处开有通孔(41),所述的光杆(11)从通孔(41)中穿出,所述的通孔(41)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光杆(11)的直径,所述的金属垫板(5)沿通孔(41)径向的宽度大于通孔(41)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做柔性连接减噪元件的轮对提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41)的直径与所述的光杆(11)的直径差大于或等于2_。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做柔性连接减噪元件的轮对提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杆(11)与螺纹杆(12)的直径差为3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做柔性连接减噪元件的轮对提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杆(11)的直径与安装通孔(51)的直径差大于或等于1_。
【专利摘要】可做柔性连接减噪元件的轮对提吊机构,包括金属芯轴、弹性橡胶体和金属外套,金属外套套设在金属芯轴上通过弹性橡胶体与金属芯轴硫化连接,金属芯轴从金属外套的两端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外套底部固定金属端板,所述的金属芯轴的下端从金属端板中穿出并装有与金属端板平行的金属垫板,金属垫板位于金属端板的下方且与金属端板之间的轴向距离为1mm~5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对提吊机构,即可用做转向架与轴箱之间的柔性连接减噪元件,又具有轮对提吊的功能。
【IPC分类】B66C1/10, B61F5/30
【公开号】CN204659738
【申请号】CN201520404210
【发明人】郭喜文, 柳禄泱, 门永林, 王林, 林胜, 荣继刚, 梁小强
【申请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