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99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的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前部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护罩(shroud)的侧方设置有前照灯(head lamp)的汽车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汽车的前部设置有收容散热器、冷却风扇等的护罩。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171041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采用树脂使多个部位一体成形的树脂护罩。该树脂护罩,沿车宽方向延伸,固定在翼子板(fender panel)、车轮罩(wheel house)或横梁(cross member)等位于车身一侧的部件上。特别是,该树脂护罩,其两侧部向后方延伸,在该后方延伸部与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部分之间形成的角隅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前照灯的开口。
然而,采用上述结构,可通过护罩收容前照灯,但护罩也因此具有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部分和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的连接结构,从而其刚性的降低将无法避免。另外,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206141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结构,前照灯不被护罩所收容,而是设置在护罩的车宽方向的侧壁部的侧方,即护罩的外部,以避免护罩趋于大型化并确保其刚性。
不过,采用专利文献2所示的结构,由于前照灯不被护罩所收容,因此当车辆受到来自前方、侧方,即来自外部的冲击时,前照灯易于向车身内方移动或脱离车身。特别是,在汽车的前部,通常设置有从上方覆盖发动机室(engine room)的发动机罩(hood panel),并且在该发动机罩处于闭合状态时也从上方覆盖上述护罩,因此,若前照灯的前照灯外壳(head lamp housing)的一部分位于处于闭合状态的上述发动机罩的前侧缘部(发动机罩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缘部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缘部之间所构成的角隅部)的下方,当受到冲击而使前照灯外壳向车身内部移动或脱离车身并因惯性而进一步向上方移动时,由于上述结构,使上述发动机罩的前侧缘部被向上推压,从而有可能使该发动机罩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汽车前部结构所存在的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限制设置在护罩侧方的前照灯因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而向上方移动,从而防止照灯外对发动机罩造成损伤。
本发明涉的汽车前部结构,包括,左右一对的前纵梁(front side frame);架设在上述前纵梁的前端部之间的护罩;设置在上述护罩的车宽方向的侧壁部的侧方,分别具有作为外壳结构体的前照灯外壳的左右一对前照灯;在闭合状态下从上方覆盖上述护罩的发动机罩;设置在上述前照灯外壳上,在上述发动机罩处于闭合状态时位于上述发动机罩的前侧缘部(发动机罩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缘部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缘部之间所构成的角隅部位)的下方的抵接部;设置在上述护罩的侧壁部的上部,在上述前照灯外壳的上述抵接部的上方与该抵接部相对,当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与上述前照灯外壳的上述抵接部相抵接,以限制上述前照灯向上方移动的被抵接部。
采用上述汽车前部结构,即使前照灯受到来自汽车前方、侧方等外部的冲击而向车身内方移动或脱离车身,或因该冲击惯性而向上方移动时,也可通过上述护罩的被抵接部与上述前照灯外壳的抵接部的相互抵接,限制该前照灯向上方移动,以抑制前照灯对发动机罩造成损伤。而且,由于只是在原有的护罩上设置上述被抵接部,因此无须增加部件数目即可获取上述效果。
在上述汽车前部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前照灯支架(lamp bracket),该前照灯支架与上述前纵梁和位于车身一侧的规定部件相连接,并支撑上述前照灯外壳,同时其前端部与上述护罩的被抵接部相紧固。
采用上述汽车前部结构,可提高上述被抵接部的刚性,确保限制前照灯外壳向上方移动的限制功能,同时可提高对前照灯的支撑刚性。
另外,在上述汽车前部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被抵接部,可包括,从上述护罩的侧壁部延伸至上述抵接部的上方的上侧水平壁部;与上述护罩的侧壁部相连接,并从上述上侧水平壁部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第1纵壁部;与上述护罩的侧壁部相连接,并从上述第1纵壁部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下侧水平壁部;上述被抵接部,其纵向剖面呈“コ”状,在其上述上侧水平壁部和上述下侧水平壁部之间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肋,该加强肋与上述第1纵壁部相连接。
采用上述汽车前部结构,可通过上述加强肋来提高上述被抵接部的克服从下方输入的负荷的抗负荷性能,即可提高限制前照灯外壳向上方移动的限制性能。
此外,在上述汽车前部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与上述护罩的侧壁部相连接,并从上述下侧水平壁部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第2纵壁部,上述加强肋可越过上述下侧水平壁部而继续延伸,并与上述第2纵壁部相连接。
采用上述汽车前部结构,可提高该第2纵壁部的克服从前方输入的负荷的抗负荷性能,即可同时提高限制前照灯外壳向后方移动的限制性能,以及上述被抵接部的克服从下方输入的负荷的抗负荷性能,即限制前照灯外壳向上方移动的限制性能。
另外,在上述汽车前部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前照灯外壳的抵接部,包括与上述护罩的被抵接部的下侧水平壁部抵接的水平面部,以及与上述第1纵壁部抵接的纵面部。
采用上述汽车前部结构,通过上述下侧水平壁部与上述水平面部在上下方向上的相互抵接,可确实可靠地限制前照灯外壳向上方移动。此外,通过上述第1纵壁部与上述纵面部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抵接,可确实可靠地限制前照灯外壳向后方移动。并且,在上述任一情况下,均可进一步确实可靠地抑制照灯外对发动机罩造成损伤。
另外,在上述汽车前部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第1纵壁部,从俯视方向看从前方向斜后侧方延伸。
采用上述汽车前部结构,当前照灯外壳受到来自前方的冲击时,其在上述被抵接部的第1纵壁部的引导下向侧方移动,此外当前照灯外壳受到来自侧方的冲击时,其在该被抵接部的第1纵壁部的引导下向前方移动。并且,在上述任一情况下,均可进一步确实可靠地抑制前照灯因冲击而向车身内方的移动,或抑制前照灯外壳因冲击惯性而向上方移动,从而对发动机罩产生推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前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汽车的右前部的内部结构的放大俯视图(其中护罩的形状用虚线概略表示)。
图3是表示护罩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4是与图2所示范围相对应的右侧视图(护罩的形状予以概略表示)。
图5是表示安装有前照灯时的放大俯视图,与图2相对应。
图6是表示安装有翼子板和前照灯时的右侧视图,与图4相对应。
图7是表示右前照灯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右前照灯整体结构的左侧视图。
图9是从前面一侧仰视观测护罩的右上角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0是从背面一侧仰视观测护罩的对应于图9所示范围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1是图5中X-X线方向的剖视图(省略前照灯的内部结构)。
图12是图5中Y-Y线方向的剖视图(省略前照灯的内部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1的前部结构10的俯视图。从外观上看,该汽车1的前部结构10包括,前保险杠11;前照灯12、12(具体而言为前照灯、转向指示灯等一体组装而成的组合式前照灯);翼子板13、13;以及发动机罩14。前照灯12,位于汽车1的前缘部和侧缘部之间所形成的角隅部位,呈向后方延伸的细长形状。翼子板13、13的后方,紧接有车门板(door panel)15、15,发动机罩14的后方,立设有前窗玻璃16。
图2是表示上述汽车1的右前部的内部结构的放大俯视图。该汽车1的左前部具有与右前部对应的相同结构。左右一对的前纵梁21、21(仅图示右侧),从未图示的分隔发动机室与车室的前围板(dash panel)向前方延伸。上述前纵梁21、21的前端部之间,沿车宽方向架设有护罩22。本实施方式中,护罩22是采用树脂使多个部位予以一体成形的树脂护罩。
如图3所示,树脂护罩22,通过构成上缘部的上部22x、构成下缘部的下部22y、构成侧缘部的侧部22z、22z,而形成矩形框状,位于中央的开口部22o收容未图示的散热器、冷却风扇等。
如图4所示,树脂护罩22,通过连接支架38和螺栓37…37、39…39固定在前纵梁21的前端部。如图3所示,树脂护罩22的侧部22z、22z上,形成有可使上述连接支架38、38予以嵌入的凹部22c、22c。此外,树脂护罩22,还通过适当的支架及紧固部件固定在前纵梁21、21的上面部。
如图2所示,在前纵梁21、21的侧部上方(参照图4),设置有左右一对的上框架(位于车身一侧的规定部件)23、23(仅图示有右侧)。该上框架2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31…31固定有前照灯支架24的后部部件24a。该后部部件24a,从上框架23向前方延伸且向车身内侧弯曲,其前端部与前照灯支架24的前部部件24b相重叠,并与该前部部件24b连接。
如图4所示,前部部件24b,包括与上述后部部件24a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从该连接部向下方延伸的延伸部,该延伸部的下端通过连接支架34和螺栓35与前纵梁21的上表面部紧固,该延伸部的下端还通过螺栓36与前纵梁21的内侧的侧面部紧固(参照图2)。即,前照灯支架24,从其整体上看,架设在上述上框架23和上述前纵梁21的前端部之间。
如图2所示,在前纵梁21和上框架23之间,设置有用于收容前轮的车轮罩25和用于收容前悬架的悬架支撑塔(suspension tower)26。上述车轮罩25、悬架支撑塔26,采用公知部件,在此不构成本发明的特征部分,故不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前照灯12,设置在树脂护罩22的侧壁部22a(参照图3和图4)的车宽方向的侧方,即树脂护罩22的外部。构成上述前照灯12的外壳的结构体,即前照灯外壳(headlamp housing)12a,通过螺栓41经第1安装支架12c固定在上述前照灯支架24上。此外,前照灯外壳12a,通过螺栓42经第2安装支架12d固定在上述树脂护罩22上。并且,如图6所示,前照灯外壳12a,通过螺栓43固定在翼子板13上(翼子板13的下缘部形成有外壳安装部13a)。
在此,如图5所示,发动机罩14,在闭合状态下从上方覆盖树脂护罩22,此外,前照灯外壳12a上形成有抵接部12b,该抵接部12b,在发动机罩14处于闭合状态时位于发动机罩14的前侧缘部14a(发动机罩14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缘部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缘部所形成的角隅部位)的下方。
如图7和图8所示,前照灯外壳12a的上面部,具有上述抵接部12b和上述第1安装支架12c。另外,前照灯外壳12a的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部,具有上述第2安装支架12d。上述抵接部12b、第1安装支架12c、第2安装支架12d,采用树脂,并与前照灯外壳12a一体形成。
此外,如图2所示,前照灯支架24,形成有上述螺栓41可贯穿其中的孔32(参照图4)。另外如图9所示,树脂护罩22,形成有用于支承上述第2安装支架12d的承置部22d(参照图3)。
如图9所示,树脂护罩22,在其侧壁部22a的上部,形成有从该侧壁部22a向侧方伸出的被抵接部22b。在此,如图5所示,上述树脂护罩22的被抵接部22b,延伸至前照灯外壳12a的抵接部12b上方,而处于与前照灯外壳12a的抵接部12b接近的状态。并且,如图9和图10所示,上述被抵接部22b,包括,从树脂护罩22的侧壁部22a延伸至前照灯外壳12a的抵接部12b的上方的上侧水平壁部51;与树脂护罩22的侧壁部22a连接,并从上述上侧水平壁部51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第1纵壁部52;与树脂护罩22的侧壁部22a相连接,并从上述第1纵壁部52的下端部向后方水平延伸的下侧水平壁部53;通过上述部件构成纵向剖面呈“コ”状的被抵接部22b。
此外,如图5所示,上述被抵接部22b的上侧水平壁部51(参照图3)的后端部,通过螺栓44与前照灯支架24的前端部紧固。如图2所示,前照灯支架24,形成有可使上述螺栓44贯穿其中的孔33(参照图4)。另外,如图10所示,树脂护罩22的上侧水平壁部51,还形成有可使上述螺栓44贯穿其中的长孔51a。
特别是如图10所示,上述被抵接部22b的内部,即“コ”状纵向剖面的内部,设置有多根与上述第1纵壁部52相连接,并在上述上侧水平壁部51和上述下侧水平壁部53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肋55。
另外,如图9和图10所示,还形成有与上述树脂护罩22的侧壁部22a相连接,并从上述下侧水平壁部53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第2纵壁部54。特别是如图10所示,上述加强肋55越过上述下侧水平壁部53而继续延伸,并与上述第2纵壁部54相连接。
另一方面,如图7和图8所示,前照灯外壳12a的抵接部12b,具有水平面部12x和纵面部12y。其中,如图5、图11和图12所示,水平面部12x,与树脂护罩22的被抵接部22b的下侧水平壁部53,沿上下方向相互面对,并且可在该上下方向上相互抵接,纵面部12y,与树脂护罩22的被抵接部22b的第1纵壁部52,沿水平方向相互面对,并且可在该水平方向上相互抵接。
此时,特别是如图5所示,上述树脂护罩22的被抵接部22b的第1纵壁部52,从俯视方向看从前方向斜后侧方延伸(参照图9和图10)。即,第1纵壁部52,从汽车1的前端向斜后侧方予以延伸设置。另外,与此相对应,前照灯外壳12a的抵接部12b的纵面部12y也从前方向斜后侧方延伸(参照图5和图7)。
采用上述结构,首先,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1的前部结构10中,如图5所示,前照灯12设置在树脂护罩22的侧方,并且前照灯12的前照灯外壳12a上,形成有在发动机罩14处于闭合状态时位于发动机罩14的前侧缘部14a的下方的抵接部12b,在树脂护罩22的侧壁部22a的上部,设置有从该侧壁部22a延伸至上述前照灯外壳12a的抵接部12b的上方并处于与该前照灯外壳12a的抵接部12b接近的状态的被抵接部22b,因此,即使前照灯12受到来自汽车1前方、侧方等外部的冲击而向车身内方移动或脱离车身,或因该冲击惯性而向上方移动时,也可通过上述树脂护罩22的被抵接部22b与上述前照灯外壳12a的抵接部12b的相互抵接,限制该前照灯12向上方移动,以抑制前照灯12对发动机罩14造成损伤。而且,由于只是在原有的树脂护罩22上设置上述被抵接部22b,因此无须增加部件数目即可获取上述效果。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与上框架23(位于车身一侧的规定部件)相连接,并支撑上述前照灯外壳12a的前照灯支架24的前端部,与树脂护罩22的被抵接部22b相紧固,因此,可提高该被抵接部22b的刚性,确保限制前照灯外壳12a向上方移动的限制功能,同时可提高对前照灯12的支撑刚性。
另外,如图10所示,在由上侧水平壁部51、第1纵壁部52、下侧水平壁部53所构成的具有“コ”状纵向剖面的上述树脂护罩22的被抵接部22b的内部,设置有与上述第1纵壁部52相连接,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肋55,因此可通过加强肋55来提高上述被抵接部22b的克服从下方输入的负荷的抗负荷性能,即可提高限制前照灯外壳12a向上方移动的限制性能。
此外,同样如图10所示,上述加强肋55,也与连接于下侧水平壁部53的第2纵壁部54相连接,因此可提高该第2纵壁部54的克服从前方输入的负荷的抗负荷性能,即可同时提高限制前照灯外壳12a向后方移动的限制性能,以及上述被抵接部22b的克服从下方输入的负荷的抗负荷性能,即限制前照灯外壳12a向上方移动的限制性能。
另外,如图5、图7及图8所示,上述前照灯外壳12a的抵接部12b,形成有与树脂护罩22的被抵接部22b的下侧水平壁部53抵接的水平面部12x,因此通过上述下侧水平壁部53与上述水平面部12x在上下方向上的相互抵接,可确实可靠地限制前照灯外壳12a向上方的移动。此外,同样如图5、图7及图8所示,上述前照灯外壳12a的抵接部12b,形成有与树脂护罩22的被抵接部22b的第1纵壁部52抵接的纵面部12y,因此通过上述第1纵壁部52与上述纵面部12y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抵接,可确实可靠地限制前照灯外壳12a向后方移动。并且,在上述任一情况下,均可进一步确实可靠地抑制照灯外12对发动机罩14造成损伤。
另外,如图5、图9及图10所示,树脂护罩22的被抵接部22b的第1纵壁部52,从俯视方向看从汽车1的前方向斜后侧方延伸设置,因此,当前照灯外壳12a受到来自前方的冲击时,其在上述被抵接部22b的第1纵壁部52的引导下向侧方移动,此外当前照灯外壳12a受到来自侧方的冲击时,其在该被抵接部22b的第1纵壁部52的引导下向前方移动。并且,在上述任一情况下,均可进一步确实可靠地抑制前照灯12因冲击而向车身内方的移动,或抑制前照灯外壳12a因冲击惯性而向上方移动,从而对发动机罩14产生推压。
以上,通过具体的例子对本发明作了详细的说明,如上所述,本发明是涉及汽车前部结构的发明,采用本发明可抑制设置于树脂护罩外侧方的前照灯因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而向上方移动,从而防止照灯外对发动机罩造成损伤,因此本发明在前照灯设置于树脂护罩的侧方的汽车前部结构这一技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利用可能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一对的前纵梁;护罩,架设在上述前纵梁的前端部之间;左右一对的前照灯,设置在上述护罩的车宽方向的侧壁部的侧方,分别具有作为外壳结构体的前照灯外壳;发动机罩,在闭合状态下从上方覆盖上述护罩;抵接部,设置在上述前照灯外壳上,在上述发动机罩处于闭合状态时位于上述发动机罩的前侧缘部的下方;被抵接部,设置在上述护罩的侧壁部的上部,在上述前照灯外壳的上述抵接部的上方与该抵接部相对,当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与上述前照灯外壳的上述抵接部相抵接,以限制上述前照灯向上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照灯支架,与上述前纵梁和位于车身一侧的规定部件相连接,支撑上述前照灯外壳,其前端部与上述护罩的被抵接部相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被抵接部,包括从上述护罩的侧壁部延伸至上述抵接部的上方的上侧水平壁部;与上述护罩的侧壁部相连接,并从上述上侧水平壁部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第1纵壁部;与上述护罩的侧壁部相连接,并从上述第1纵壁部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下侧水平壁部;上述被抵接部,其纵向剖面呈“コ”状,在其上述上侧水平壁部和上述下侧水平壁部之间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肋,该加强肋与上述第1纵壁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述护罩的侧壁部相连接,并从上述下侧水平壁部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第2纵壁部,上述加强肋,越过上述下侧水平壁部而继续延伸,并与上述第2纵壁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前照灯外壳的抵接部,包括与上述护罩的被抵接部的下侧水平壁部抵接的水平面部,以及与上述第1纵壁部抵接的纵面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纵壁部,从俯视方向看从前方向斜后侧方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汽车前部结构,包括,左右一对的前纵梁;架设在上述前纵梁的前端部之间的护罩;设置于上述护罩的车宽方向的侧壁部的侧方、分别具有作为外壳结构体的前照灯外壳的左右一对前照灯;在闭合状态下从上方覆盖上述护罩的发动机罩;设置在上述前照灯外壳上,在上述发动机罩处于闭合状态时位于上述发动机罩的前侧缘部的下方的抵接部;设置在上述护罩的侧壁部的上部,在上述前照灯外壳的上述抵接部的上方与该抵接部相对,当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与上述前照灯外壳的上述抵接部相抵接,以限制上述前照灯向上方的移动的被抵接部。采用本发明,可限制设置在护罩侧方的前照灯因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而向上方移动,从而防止照灯外对发动机罩造成损伤。
文档编号B62D25/08GK1951721SQ200610137420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1日
发明者高田俊穗, 近藤和真, 影山泰纪, 坂本敏男 申请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