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架式履带拖拉机车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603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架式履带拖拉机车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拉机领域,涉及一种全架式履带拖拉机车架装置。(二) 背景技术履带拖拉机的车架用来作为拖拉机的骨架,在它上面安装和固定拖拉 机的所有总成。目前,我国生产的履带拖拉机中,已有的全架式履带拖拉 机车架为铆接结构,槽钢成型。这种车架强度较弱,在工作状态下,易变 形,其铆接点也易松动。(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结构强度好、维修方便的全架式 履带拖拉机车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全架式履带拖拉机车架装置包括后轴l、后横梁2、前横梁3、右纵梁4、左纵梁5、拐轴孔座6、前梁7,其特征在于 后轴1通过两个后托架8、 9同左纵梁5、右纵梁4连接在一起;后横梁2 和前横梁3与左纵梁5、右纵梁4相连接;左纵梁5、右纵梁4上的拐轴孔 座6在前横梁3前方;右纵梁4与左纵梁5为钢板或型钢固接成的箱形断 面,左纵梁5、右纵梁4组成车架的纵向框架;前梁7通过螺栓与左纵梁5、 右纵梁4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如下有益效果全架式履带拖拉机车架装置由于采用两根纵梁、 一根前梁、二根横梁 及一根后轴组成了完整的框架结构,各部件固定在车架上,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以保证在田间使用中及在不平地面上越沟、过垄、牵引及 转向时拖拉机的正常工作。(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架式履带拖拉机车架装置的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全架式履带拖拉机车架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所示,全架式履带拖拉机车架主要有后轴1、后横梁2、前 横梁3、右纵梁4、左纵梁5、拐轴孔座6、前梁7等组成。后轴1通过左 纵梁5、右纵梁4的两个后托架8、 9连接在一起;后横梁2和前横梁3与 左纵梁5、右纵梁4相连接;左纵梁5、右纵梁4上的拐轴孔座6在前横梁 3前方,用于安装导向轮;右纵梁4与左纵梁5为钢板或型钢固接成的箱形 断面,左纵梁5、右纵梁4组成车架的纵向框架;前梁7通过螺栓与左纵梁 5、右纵梁4相连接。车架前梁7与前横梁3安装发动机及离合器,后横梁 2安装变速箱,后轴l安装最终传动箱;前横梁3、后横梁2两侧安装支重 台车,左纵梁5、右纵梁4上还安装驾驶室、操纵系统等。
权利要求1、一种全架式履带拖拉机车架装置,包括后轴(1)、后横梁(2)、前横梁(3)、右纵梁(4)、左纵梁(5)、拐轴孔座(6)、前梁(7),其特征在于后轴(1)通过两个后托架(8)、(9)同左纵梁(5)、右纵梁(4)连接在一起;后横梁(2)和前横梁(3)与左纵梁(5)、右纵梁(4)相连接;左纵梁(5)、右纵梁(4)组成车架的纵向框架;前梁(7)通过螺栓与左纵梁(5)、右纵梁(4)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架式履带拖拉机车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左纵梁(5)、右纵梁(4)上的拐轴孔座(6)在前横梁(3)前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架式履带拖拉机车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左纵梁(5)与右纵梁(4)为钢板或型钢固接成的箱形断面。
专利摘要全架式履带拖拉机车架主要有后轴、后横梁、前横梁、右纵梁、左纵梁、拐轴孔座、前梁,其特征在于后轴通过两个后托架同左、右纵梁连接在一起;后横梁和前横梁与左、右纵梁相连接;左、右纵梁上的拐轴孔座在前横梁前方;右纵梁与左纵梁为钢板或型钢固接成的箱形断面,左纵梁、右纵梁组成车架的纵向框架;前梁通过螺栓与左、右纵梁相连接。两根纵梁、一根前梁、二根横梁及一根后轴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封闭框架。
文档编号B62D21/18GK201120905SQ200720092620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9日
发明者李文娟, 杨东山, 王义平, 王志超, 王艳萍, 范京红 申请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