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70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 一种脚踏车,尤指 一种可折叠以方便提携的折叠式脚 踏车。
背景技术
脚踏车为 一种受到广泛利用的代步及休闲工具,经常用于短距离路程 间的往返,例如通勤族利用脚踏车往返于出发地与大众运输工具之间,以 及大众运输工具与目的地之间,其中,折叠式脚踏车以其折叠后可缩短车 架长度,以便于携带、运送及收纳,而日渐受到大众的欢迎。
唯目前现有技术的折叠式脚踏车不论是在折叠以便收纳,或是展开以 便骑乘之前,皆需要对多个不同的部位进行拆解及组装,甚至还须配合使 用螺丝起子等工具,方能改变该折叠式脚踏车的外型,如此一来,对于想 携带折叠式脚踏车搭乘大众运输工具的人来说,就必须再额外携带组装工 具,实有其操作使用上的不便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 叠式脚踏车,希借此设计解决目前现有技术的折叠式脚踏车需要对多个部 位进行拆解后方能改变其外型的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为使一折叠
式脚踏车包括有
一车架,其包含有相互枢接的一转向管组、 一下管组、 一座管组及一 上管组,该下管组包含有相互枢接的一下前管及一下后管,并以该下前管 的前端枢设于转向管组下端,座管组枢设于下管组的下后管上,上管组包 含有一上前管及一上后管,该上前管的前端枢设于转向管组上端,后端则 与下管组的下后管相互枢接,该上后管后端枢设于座管组上,前端则与该 上前管的后端以可相互拆卸的方式相互组接;
一前轮,其枢设于转向管组上;
4一后轮组,其设于下管组的下后管上; 一椅垫,其固设于座管组上; 一握把,其固设于转向管组上。
通过上述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脚踏车只要将上管组的上前管 与上后管相对分离后,便可对车架的各管件进行折叠,以便于收纳,此外, 使用前也只要将车架的各管件展开,再将上管组的上前管与上后管相互组 接,便可固定各管件间的相对位置而呈一可供骑乘的状态,无需使用其它 额外的组装工具,可更便于随身骑乘使用,为一实用的折叠式脚踏车的设 计。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于展开状态的侧视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其中上管组的上前管与上后管相互脱离;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其中车架呈迭置的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收折状态的侧视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纳于一盒体内的示意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组的部份组件放大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接座的部分组件放大图;以及
图8为本实用新型座管组的部分组件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脚踏车包括有一车架1、 一前轮 50、 一后4仑组60、 一冲争垫70及一握4巴80,其中
车架1包含有一转向管组10、 一下管组20、 一座管组30及一上管组
40;
配合参见图3及图6所示,该转向管组10包含有相互套设的一下管 体11与一上管体12以及一快拆装置13,该下管体11外侧进一步套设有 一套管14,该套管14外侧靠近其上、下端部处分别具有二相对且间隔设 置的上枢接片141与下枢接片142,另于下管体11的下端部处固设有一轮 架16,该上管体12可伸缩地由下管体11的上端部穿设于其内部,该快拆 装置13设于下管体11外侧靠近上端部处,通过锁紧该快拆装置13可使 下管体11与上管体12相互迫紧,以固定下、上管体ll、 12间的相对位置,由于快拆装置13的构造为一现有技术,故在此不赘述;
配合参见图7所示,该下管组20枢设于转向管组10上,其包含有相 互枢接的一下后管22及一下前管21,该下后管22外侧设有相对且间隔设 置的二枢接片221,并于其前端部枢设有一套接座222,该下前管21的前 端部枢设于转向管组10的套管14的下枢接片142之间,并于其后端部设 有一定位座23,该定位座23具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二枢接片231,该枢 接片231枢设于下后管22的管体靠近前端部处的两侧,使该下前管21与 下后管22可相对枢转至呈相互迭置的状态;
配合参见图8所示,该座管组30枢设于下管组20的下后管22上, 其包含有相互套设的一下管体31与一上管体32以及一快拆装置33,该下 管体31的下端部枢设于下后管22的枢接片221之间,其外侧靠近上端部 处设有一连接座34,该连接座34具有二相对且间隔设置的枢接片341, 该上管体32可伸缩地由下管体31的上端部穿设于其内部,该快拆装置33 设于下管体31外侧靠近上端部处,通过锁紧该快拆装置33可使下管体31 与上管体32相互迫紧,以固定下、上管体31、 32间的相对位置;
配合参见图2及图7所示,该上管组40组接于转向管组10、下管组 20及座管组30之间,其包含有一上前管41、 一上后管42及一固定件43;
该上前管41的前端部枢设于转向管组10套管14的上枢接片141之 间,其后端部穿设并突伸出下管组20的下后管22的套接座222,而与下 管组20的下后管22相接,另于该上前管41的后端部处径向突伸设有一 固定杆411;
该上后管42的后端部枢设于座管组30的连接座34的枢接片341之 间,前端部则与上前管41的后端部相"t妄,上后管42的前端部轴向突伸有 一连接片421,该连接片421恰可环设于上前管41的后端部,并于配合上 前管41的固定杆411的位置处对应设有一凹槽422,以供容置该固定杆 411,使该上前管41与上后管42可连接而呈一直杆;
该固定件43可拆卸地设于上前管41的固定杆411的自由端处,借此 迫紧上后管42的连接片421,以进一步固定该上前管41与上后管42的相 对位置,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固定杆411的自由端处环设有 螺紋,该固定件43上设有相配合的螺孔,借此方式使该二者相互组接;
是以,当上后管42的连接片421环设于上前管41的.后端部,而使上 前管41的固定杆411突伸于连接片421的凹槽422之间时,可通过将该固定件4 3固设于该固定杆411上,以令上后管42的连接片421迫紧定位于上前管41的后端部,由此固定上前管41与上后管42间的相对位置,并同时固定该车架1展开的型态;
前轮50枢设于转向管组10的轮架16上;
后轮组60设于后下管组20的下后管22上,其包含有一后轮61、 一踏板装置62及一齿盘组63,该后轮61与该踏板装置62分别枢设于下管组20的下后管22上,该齿盘组63与该后轮61及踏板装置62相接;
椅垫70固设于座管组30的上管体32的上端部,以供使用者乘坐;
配合参见图4所示,握把80固设于转向管组10上,其可供使用者握持,并带动转向管组10以及前轮50转动,以调整行车方向,该握把80包含有一固定管81及二收折管82,该固定管81以与转向管组10轴向垂直的方向固设于其上管体12的上端部,该收折管82分别设于固定管81两端,其可分别轴向穿设于固定管81两端而呈一展开状态,以供使者握持,亦可相对该固定管81枢转至与转向管组IO轴向平行而呈一收折状态。
配合参见图1及图2所示,当要收折此折叠式脚踏车时,需先松开上管组40的固定件43,使上后管42的连接片421与上前管41的后端部可相对脱离,如此一来,便可使上管组40的上后管42朝座管组30收折,再与座管组30—同朝下管组20的下后管22的后端部收折,此外,配合参见图3所示,该下管组20的下前管21与下后管22以及上管组40的上前管41可分别朝转向管组10收折,使该车架1呈一迭置的状态,进一步参见图4所示,同时配合将转向管组10与座管组30的上管体12、 32分别收纳于其下管体ll、 31内,以及弯折握把80的收折管82,再转动转向管组10的上、下管体12、 11,使该前轮50与后轮61呈相互垂直设置,可将此折叠式脚踏车呈现一 紧密迭置的收折状态,以便于使用者收纳或携带;
配合参见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脚踏车还可进一步将椅垫70及座管组30的上管体32抽离其下管体31,以使上管组40的上后管42与座管组30的下管体31可进一步朝下管组2 0的下后管22折叠,让整体折叠后的脚踏车可收纳于一箱体90内,以便于运送;
反之,当要展开此折叠式脚踏车时,则先转动转向管组10的上、下管体12、 11至使该前轮50与后轮61呈相互平行,再依序展开握把80的收折管82,以及使转向管组10与座管组30的上管体12、 32分别相对其下管体ll、 31拉伸,同时将座管组30朝远离下管组20的下后管22的后端部方向枢转,以使上管组40的上前管41与上后管42可相互组接定位,即可使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脚踏车呈一展开而可供骑乘的状态。
权利要求1. 一种折叠式脚踏车,其包括有一车架、一前轮、一后轮组、一椅垫及一握把,该车架进一步包含有一转向管组、一下管组、一座管组及一上管组,其特征在于转向管组上套设有一套管,并于一下端部上固设有一轮架;下管组枢设于转向管组上,其包含有相互枢接的一下前管及一下后管,该下前管的前端部枢设于转向管组的套管的下端部,后端部则枢接于该下后管的管体靠近前端部处;座管组枢设于下管组的下后管;上管组包含有一上前管及一上后管,该上前管的前端部枢设于转向管组的套管的上端部,其后端部与下管组的下后管的前端部相互枢接,该上后管的后端部枢设于座管组上,其前端部与该上前管的后端部以可相互拆卸的方式相互组接;前轮枢设于转向管组的轮架上;后轮组设于下管组的下后管上,其包含有一后轮、一踏板装置及一齿盘组,该后轮与该踏板装置分别枢设于下后管上,该齿盘组与该后轮及踏板装置相接;椅垫固设于座管组上;握把固设于转向管组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脚踏车,其特征在于,该下管组的下 后管的前端部进一步设有一套接座,前述上管组的上前管的后端部穿设并 突伸出该套接座,并于后端部径向突伸设有一固定杆,该上管组的上后管 的前端部轴向突伸有一连接片,该连接片可环设上前管的后端部,并于配 合上前管的固定杆的位置处对应设有一凹槽,该上管组进一步包含有一固 定件,其可拆卸地设于上前管的固定杆的自由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脚踏车,其特征在于,该转向管组与 该座管组分别以一下管体及一上管体相互套设而成,并于该下、上管体相 接处的下管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快拆装置,前述转向管组的套管套设于 其下管体外侧。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脚踏车,其特征在于,该转向管组与 该座管组分别以一下管体及一上管体相互套i殳而成,并于该下、上管体相接处的下管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快拆装置,前述转向管组的套管套设于 其下管体外侧。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脚踏车,其特征在于, 该转向管组的套管外侧靠近其上、下端部处分别具有二相对且间隔设置的 上枢接片与下枢接片,该下管组的下前管的前端部枢设于转向管组的套管 的下枢接片之间,并于其后端部设有一定位座,该定位座上设有相对且间 隔设置的二枢接片,该枢接片枢设于下管组的下后管上,另于下管组的下 后管外侧设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二枢接片,该上管组的上前管的前端部枢 设于转向管组的套管的上枢接片之间,该座管组的下管体的下端部枢设于 下管组的下后管的枢接片之间,并于其外侧靠近上端部处设有一连接座, 该连接座具有二相对且间隔设置的枢接片,该枢接片枢设于上管组的上后 管的后端部上。
6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脚踏车,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包含有一固定管及二收折管,该固定管以与转向管组轴向垂直的方 向固设于其上,该收折管分别设于固定管两端,其可分别相对该固定管枢转。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脚踏车,其特征在于,上管组的上前 管的固定杆上环设有螺紋,该固定件上设有与该枢杆的螺紋相配合且可相 互组接的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折叠式脚踏车,其包括有以一转向管组、一下管组、一座管组及一上管组相互枢接而组成的一车架,以及设于该转向管组上的一前轮与一握把、设于该座管组上的一椅垫、与设于该下管组上的一后轮组,该下、上管组分别具有相互枢接的二管件,此折叠式脚踏车仅需将上管组的二管件相互分离或组接,便可对该车架进行折叠以便收纳,或是展开以供骑乘,无需使用其它额外的组装工具,可更便于随身骑乘使用,为一实用的折叠式脚踏车的设计。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272454SQ20082015236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6日
发明者陈仪晃 申请人:陈仪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