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叉装车后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435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叉装车后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叉装车后车架,属于叉装车配件类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叉装车的车架是整个叉装车的基础,叉装车的所有零部件都直接或间接的安装在 车架上,车架承受着整个机械的大部分重量,还要承受各总成件传来的力矩及动载荷的作 用。如果在各种载荷的作用下引起车架变形,若发生大的变形,就会使安装在其上的各部件 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叉装车的正常使用。因此,要求叉装车车架应具有足够的强 度和刚度,同时质量要尽量小。另外,为了使机械具有良好的行驶和工作稳定型,车架机构 应在保证必要的离地间隙的前提下,使机械的重心位置尽量低。 目前,轮式叉装车的车架多采用铰接式车架,铰接式车架采用两端半架组成,两端 半架之间用铰链联接,故称为铰接式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通过垂直铰销连接,可绕剿 销相对偏转。后车架的构造是由两根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焊接组成,其通过付车架与后驱动 桥相接。后驱动桥可绕水平销轴转动,从而减轻了地形变化对车架和铰销的影响,这种机械 的转向系统简单可靠,而且转弯半径小。 参照


图1并结合图2、图3,现有铰接式后车架的后铰接座1腹板11'、12'顶面呈 斜曲面,固定焊接在后铰接座顶面上的上盖板13'是由直板弯成与后铰接座腹板11'、12' 曲顶面相配合的曲板(见图3),制造工艺复杂;还有,后车架大梁21' 、22'为长条型,其与 后铰接座3'的连接部显得十分薄弱,整体结构强度不足,导致后车架大梁21'、22'的长度 即后车架的整体长度受限,直接影响叉装车的叉载性能,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叉装车配件之一后车架生产工艺复杂和整体结构强度
不足,提供了一种制作工艺简单、整体结构牢固的叉装车后车架。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种改进的叉装车后车架,后车架由固定焊接成一体的后铰接座、左大梁、右大 梁、尾板、付车架铰接座构成,后铰接座包括左、右外腹板以及固定焊接在左、右外腹板顶面 上的上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铰接座的左、右外腹板为矩形板,所述上盖板为矩形平板, 所述左大梁、右大梁的顶面中前部连设有向上延伸且与外腹板相配合的加强凸块,加强凸 块与大梁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加强凸块大体呈直角梯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曲顶面的后铰接座左、右外腹板改良为矩形板,由此,与外腹 板顶面相配合的上盖板为矩形平板,制造工艺简单,结构合理,克服现有曲面上盖板制作工 艺复杂、成本高的不足。 2.后车架左、右大梁的顶面中前部连设有与对应大梁一体成型且与外腹板相配合的加强凸块,通过与外腹板固定焊接的加强凸块使车架刚性提高,提高后车架的整体结构 强度,在叉起尽可能多货物的情况下,更好的保护车身。由于改进后的后车架整体结构牢 固、刚性提高,可加长左、右大梁即车架的长度增加,叉起的货物的重量将增加,提高叉装车 的叉载能力。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后车架的侧视图。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上盖板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的上盖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4、图5。 一种改进的叉装车后车架,后车架由固定焊接成一体的后铰接座
I、 左大梁21、右大梁22、尾板3、付车架铰接座4构成,后铰接座1包括左、右外腹板11、 12 以及固定焊接在左、右外腹板顶面上的上盖板13。 参照
图1。后铰接座1的左、右外腹板11、12为对称设置的矩形板,左、右外腹板
II、 12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参照图6。上盖板13为矩形平板,其制作、安装方便,简化制作工艺。 参照图4。为提高后车架的整体刚性和结构牢固性,左、右大梁21、22的顶面中前
部对应连设有向上延伸与外腹板相配合的加强凸块211、221,梯形加强凸块211、221分别
与左、右大梁21、22 —体成型。加强凸块211、221大体呈直角梯形。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 为。
权利要求一种改进的叉装车后车架,后车架由固定焊接成一体的后铰接座、左大梁、右大梁、尾板、付车架铰接座构成,后铰接座包括左、右外腹板以及固定焊接在左、右外腹板顶面上的上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铰接座的左、右外腹板为矩形板,所述上盖板为矩形平板,所述左大梁、右大梁的顶面中前部连设有向上延伸且与外腹板相配合的加强凸块,加强凸块与大梁一体成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装车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块大体呈直角梯形。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叉装车后车架,后车架由固定焊接成一体的后铰接座、左大梁、右大梁、尾板、副车架铰接座构成,后铰接座包括左、右外腹板以及固定焊接在左、右外腹板顶面上的上盖板,其特征在于后铰接座的左、右外腹板为矩形板,上盖板为矩形平板,左大梁、右大梁的顶面中前部连设有向上延伸且与外腹板相配合的加强凸块,加强凸块与大梁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曲顶面的后铰接座左、右外腹板改良为矩形板,与外腹板顶面相配合的上盖板为矩形平板,制造工艺简单,结构合理。后车架左、右大梁的顶面中前部连设有加强凸块,通过与外腹板固定焊接的加强凸块使车架刚性提高,更好的保护车身,可加长车架长度,提高叉装车的叉载能力。
文档编号B62D21/10GK201530420SQ20092018124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萧自能 申请人:福建省威盛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