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三轮滑板车的后脚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4824阅读:1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三轮滑板车的后脚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儿童三轮滑板车的后脚折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滑板车,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儿童三轮滑板车。背景技术
目前的儿童滑板车,其滑板车的后脚都没有折叠收合功能;因为后脚不能折叠,在包装的时候,需要包装耗材的材料多,包装箱的体积也大,同时,在运输的时候,运输成本也相对较高;另外一点,因为后脚不能折叠,也不方便三轮车的携带,给使用者带来诸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旨在提供便于儿童三轮滑板车后脚可折叠的后脚折叠结构,通过该折叠机构对三轮车进行折叠,方便儿童三轮滑板车的输运与携带。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儿童三轮滑板车的后脚折叠结构,它包括上座盖、下座盖、左后轮及右后轮,所述上座盖盖合于所述下座盖组成鞍座,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左后脚机构及右后脚机构;所述左后脚机构及右后脚机构各自包括后脚收合滑套、后脚管塞、后脚管、后脚连接螺杆、后脚连接螺母、后脚收合弹簧及后脚收合定位挡块,所述后脚收合滑套设置有一直管套,所述直管套的一端设置有一凸起的卡扣及一螺杆滑槽,所述直管套一侧设置有与该管套平行设置的弹簧槽;所述后脚管塞设置有穿过后脚管塞的螺孔;所述后脚管的一端设置有一横向穿过后脚管的螺孔,所述后脚收合定位挡块固定于所述后脚管的外管壁,所述后脚管塞塞入后脚管有螺孔的一端并与后脚管一起插入所述后脚收合滑套的直管套,所述后脚收合弹簧的一端插入所述弹簧槽,所述后脚收合弹簧的另一端顶置于所述后脚收合定位挡块;所述下座盖的底面左右两边各自设置有一螺杆固定座,所述螺杆固定座各自包括两平行的螺孔板,每个螺杆固定座的两个螺孔板在相互对应的位置设置的螺孔;每个螺孔固定座的两个螺孔板中间还设置有展开卡槽和折叠卡槽,所述展开卡槽的槽体相对所述下座盖向前倾斜,所述折叠卡槽的槽体相对所述下座盖向后倾斜;所述后脚连接螺杆依次穿过螺孔板的螺孔、后脚收合滑套的螺杆滑槽、后脚管的螺孔及后脚管塞的螺孔将后座、后脚收合滑套、后脚管及后脚管塞可活动链接;所述左后轮及右后轮分别安装于左后轮脚机构及右后脚机构的后脚管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儿童三轮滑板车的后脚折叠结构,它包括左后脚机构及右后脚机构;左后脚机构及右后脚机构各自包括后脚收合滑套、后脚管塞、后脚管、后脚连接螺杆、后脚连接螺母、后脚收合弹簧及后脚收合定位挡块,后脚收合滑套设置有一直管套,直管套的一端设置有一凸起的卡扣及一螺杆滑槽,直管套一侧设置有与该管套平行设置的弹簧槽;后脚管塞设置有穿过后脚管塞的螺孔;后脚管的一端设置有一横向穿过后脚管的螺孔,后脚收合定位挡块固定于后脚管的外管壁,后脚管塞塞入后脚管有螺孔的一端并与后脚管一起插入后脚收合滑套的直管套,后脚收合弹簧的一端插入弹簧槽,后脚收合弹簧的另一端顶置于后脚收合定位挡块;下座盖的底面左右两边各自设置有一螺杆固定座,螺杆固定座各自包括两平行的螺孔板,每个螺杆固定座的两个螺孔板在相互对应的位置设置的螺孔;每个螺孔固定座的两个螺孔板中间还设置有展开卡槽和折叠卡槽,所述展开卡槽的槽体相对所述下座盖向前倾斜,折叠卡槽的槽体相对所述下座盖向后倾斜;后脚连接螺杆依次穿过螺孔板的螺孔、后脚收合滑套的螺杆滑槽、后脚管的螺孔及后脚管塞的螺孔将后座、后脚收合滑套、后脚管及后脚管塞可活动链接;左后轮及右后轮分别安装于左后脚机构及右后脚机构的后脚管的另一端。藉此,在对自行车进行运输或携带的时候,将车台倒过来放置,然后用一只手抓住后脚收合滑套向上拉至后脚收合滑套与下座盖完全脱离时往车头方向压下,此时后脚收合滑套上的卡扣会在受压的后脚收合弹簧的推力下自动卡入下座盖上的折叠卡槽内,同时会有一个“咔“的响声;重复上述动作完成另一只脚的收合后,后脚的收合动做完成,此时,滑板三轮车的体积非常的小,减小了包装的耗材,同时,非常方便运输和携带。另外,在收合状态下,使用者要打开使用时,使用者只需将后脚收合滑套向前拉至后脚收合滑套上的卡扣完全脱离下盖上的折叠卡槽进入展开卡槽内,并推到听到一个“咔“的响声即可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中1、上座盖;2、下座盖;3、左后轮;4、右后轮;5、后脚收合滑套;6、后脚管塞;7、后脚管;8、后脚连接螺杆;9、后脚连接螺母;10、后脚收合弹簧;11、后脚收合定位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及图2所示,该儿童三轮滑板车的后脚折叠结构,它包括上座盖1、下座盖2、左后轮3及右后轮4,所述上座盖1盖合于所述下座盖2组成鞍座;它还包括左后脚机构及右后脚机构;所述左后脚机构及右后脚机构各自包括后脚收合滑套5、后脚管塞6、后脚管7、后脚连接螺杆8、后脚连接螺母9、后脚收合弹簧10及后脚收合定位挡块11,所述后轮脚收合滑套5设置有一直管套,所述直管套的一端设置有一凸起的卡扣及一螺杆滑槽,所述直管套一侧设置有与该管套平行设置的弹簧槽;所述后脚管塞6设置有穿过后脚管塞6的螺孔;所述后脚管7的一端设置有一横向穿过后脚管7的螺孔,所述后脚收合定位挡块11固定于所述后脚管7的外管壁,所述后脚管塞6塞入后脚管7有螺孔的一端并与后脚管7—起插入所述后脚收合滑套5的直管套,所述后脚收合弹簧10的一端插入所述弹簧槽,所述后脚收合弹簧10的另一端顶置于所述后脚收合定位挡块11 ;所述下座盖2的底面左右两边各自设置有一螺杆固定座,所述螺杆固定座各自包括两平行的螺孔板,每个螺杆固定座的两个螺孔板在相互对应的位置设置的螺孔;每个螺孔固定座的两个螺孔板中间还设置有展开卡槽和折叠卡槽,所述展开卡槽的槽体相对所述下座盖2向前倾斜,所述折叠卡槽的槽体相对所述下座盖2向后倾斜;所述后脚连接螺杆8依次穿过螺孔板的螺孔、后脚收合滑套5的螺杆滑槽、后脚管7的螺孔及后脚管塞6的螺孔将后座、后脚收合滑套5、后脚管7及后脚管塞6可活动链接;所述左后轮3及右后轮4分别安装于左后脚机构及右后脚机构的后脚管7的另一端。藉此,在对自行车进行运输或携带的时候,将车台倒过来放置,然后用一只手抓住后脚收合滑套5向上拉至后脚收合滑套5与下座盖2完全脱离时往车头方向压下,此时后脚收合滑套5上的卡扣会在受压的后脚收合弹簧10的推力下自动卡入下座盖2上的折叠卡槽内,同时会有一个“咔“的响声;重复上述动作完成另一只脚的收合后,后脚的收合动做完成,此时,滑板三轮车的体积非常的小,减小了包装的耗材,同时,非常方便运输和携带。参照图3所示,在收合状态下,使用者要打开使用时,使用者只需将后脚收合滑套5向前拉至后脚收合滑套5上的卡扣完全脱离下座盖2上的折叠卡槽进入展开卡槽内,并推到听到一个“咔“的响声即可使用。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1. 一种儿童三轮滑板车的后脚折叠结构,它包括上座盖、下座盖、左后轮及右后轮,所述上座盖盖合于所述下座盖组成鞍座,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左后轮机构及右后轮机构;所述左后轮机构及右后轮机构各自包括后轮收合滑套、后轮管塞、后脚管、后脚连接螺杆、后脚连接螺母、后脚收合弹簧及后脚收合定位挡块,所述后轮收合滑套设置有一直管套,所述直管套的一端设置有一凸起的卡扣及一螺杆滑槽,所述直管套一侧设置有与该管套平行设置的弹簧槽;所述后脚管塞设置有穿过后脚管塞的螺孔;所述后脚管的一端设置有一横向穿过后脚管的螺孔,所述后脚收合定位挡块固定于所述后脚管的外管壁,所述后脚管塞塞入后脚管有螺孔的一端并与后脚管一起插入所述后轮收合滑套的直管套,所述后脚收合弹簧的一端插入所述弹簧槽,所述后脚收合弹簧的另一端顶置于所述后脚收合定位挡块;所述下座盖的底面左右两边各自设置有一螺杆固定座,所述螺杆固定座各自包括两平行的螺孔板,每个螺杆固定座的两个螺孔板在相互对应的位置设置的螺孔;每个螺孔固定座的两个螺孔板中间还设置有展开卡槽和折叠卡槽,所述展开卡槽的槽体相对所述下座盖向前倾斜,所述折叠卡槽的槽体相对所述下座盖向后倾斜;所述后脚连接螺杆依次穿过螺孔板的螺孔、后轮收合滑套的螺杆滑槽、后脚管的螺孔及后脚管塞的螺孔将后座、后轮收合滑套、后脚管及后脚管塞可活动链接;所述左后轮及右后轮分别安装于左后轮机构及右后轮机构的后脚管的另一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三轮滑板车的后脚折叠结构,涉及可折叠的儿童三轮滑板车;该儿童三轮滑板车的后脚折叠结构,它包括左后脚机构及右后脚机构;左后脚机构及右后脚机构各自包括后脚收合滑套、后脚管塞、后脚管、后脚连接螺杆、后脚连接螺母、后脚收合弹簧及后脚收合定位挡块,后脚连接螺杆依次穿过螺孔板的螺孔、后脚收合滑套的螺杆滑槽、后脚管的螺孔及后脚管塞的螺孔将后座、后脚收合滑套、后脚管及后脚管塞可活动链接;左后轮及右后轮分别安装于左后脚机构及右后脚机构的后脚管的下端。藉此,在输运的时候将该车架折叠起来,滑板三轮车的体积非常的小,减小了包装的耗材,同时,非常方便运输和携带。
文档编号B62K9/02GK202156504SQ201120237309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5日
发明者施玉玲 申请人:施玉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