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摩托车挡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5521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摩托车挡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上的附件,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上使用的挡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特别是跨骑式摩托车,通常没有挡风板或者只是在前保险杠上设置前挡风板,挡风效果差。只设置前挡风板时,驾驶员在骑行过程中,风会从内侧面和底面吹向骑行者,腿部长期受到寒风的吹袭,久而久之,会给骑行者造成关节炎等疾病。为此,即使设置了前挡风板的摩托车,人们在冬季骑行时,仍要穿上皮护膝等腿部防风衣物,不仅穿脱麻烦,而且穿着行走时感觉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摩托车挡风装 置,结构简单合理,既能保护驾驶员不受寒风对腿部的吹袭,又不会对驾驶员的操作造成影响,使用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摩托车挡风装置,设置在车底板上,所述挡风装置包括连接柱和对称设在连接柱两侧的两个挡风板,连接柱固定设置在车底板前端,所述挡风板主要由前挡风板和侧挡风板组成,前挡风板垂直设置在车底板前端,前挡风板的下端与车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前挡风板的一侧通过连接板与连接柱固定连接,前挡风板的另一侧连接侧挡风板,侧挡风板与车底板垂直设置,且侧挡风板的下端与车底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挡风装置,前挡风板和侧挡风板均垂直设置在摩托车底板上,从各个角度看,本挡风装置均呈平面,既能保护驾驶员不受寒风对腿部的吹袭,又不会对驾驶员的操作造成影响,且外观效果好,值得推广利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I。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II。图中标记I、连接柱,2、前挡风板,3、侧挡风板,4、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摩托车挡风装置,设置在车底板上。所述挡风装置包括连接柱I和对称设在连接柱I两侧的两个挡风板,连接柱I固定设置在车底板前端的中间位置,所述挡风板主要由前挡风板2和侧挡风板3组成,前挡风板2垂直设置在车底板前端,前挡风板2的下端与车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前挡风板2的一侧通过连接板4与连接柱I固定连接,前挡风板2的另一侧连接侧挡风板3,侧挡风板3与车底板垂直设置,且侧挡风板3的下端与车底板固定连接。前挡风板2、侧挡风板3和连接板4构成凹槽结构的挡风装置,且凹槽想内设置,凹槽可以供驾驶员的腿自由活动。本实用新型的挡风装置,前挡风板和侧挡风板均垂直设置在摩托车底板上,从各个角度看,本挡风装置均呈平面,既能保护驾驶员不受寒风对腿部的吹袭,又不会对驾驶员的操作造成影响,且外观效果好,值得推广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摩托车挡风装置,设置在车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装置包括连接柱(I)和对称设在连接柱(I)两侧的两个挡风板,连接柱(I)固定设置在车底板前端,所述挡风板主要由前挡风板(2)和侧挡风板(3)组成,前挡风板(2)垂直设置在车底板前端,前挡风板(2)的下端与车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前挡风板(2)的一侧通过连接板(4)与连接柱(O固定连接,前挡风板(2)的另一侧连接侧挡风板(3),侧挡风板(3)与车底板垂直设置,且侧挡风板(3)的下端与车底板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摩托车挡风装置,设置在车底板上,所述挡风装置包括连接柱和对称设在连接柱两侧的两个挡风板,连接柱固定设置在车底板前端,所述挡风板主要由前挡风板和侧挡风板组成,前挡风板垂直设置在车底板前端,前挡风板的下端与车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前挡风板的一侧通过连接板与连接柱固定连接,前挡风板的另一侧连接侧挡风板,侧挡风板与车底板垂直设置,且侧挡风板的下端与车底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挡风装置,前挡风板和侧挡风板均垂直设置在摩托车底板上,从各个角度看,本挡风装置均呈平面,既能保护驾驶员不受寒风对腿部的吹袭,又不会对驾驶员的操作造成影响,且外观效果好,值得推广利用。
文档编号B62J17/04GK202765163SQ20122034293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赵学峰, 张建伟 申请人:洛阳北方大河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