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804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横拉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020241791. 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减振转向拉杆;包括内拉杆球销、内拉杆球座、外拉杆总成,内拉杆球座和内拉杆球销之间通过内拉杆球座端部圆周方向压铆铰接,内拉杆球销可在内拉杆球座内转动,还包括连接套、减振杆;内拉杆球销与连接套紧固连接;连接套与减振杆过盈配合连接;减振杆与外拉杆总成紧固连接。减振杆包括连杆、支撑环、减振橡胶层;在减振杆与连接套的连接端,支撑环环状包围在连杆圆周面,在支撑环与连杆之间具有均布减·振橡胶层,在连杆的轴头端部具有均布减振橡胶层,减振橡胶注塑成型将连杆和支撑环连接在一起。这种转向拉杆虽然能够有效吸收和减小转向车轮传递到转向盘上的冲击力,提高驾驶员舒服性,但是它无法解决横拉杆断裂而引发的行驶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在车受到冲击容易被人发现,从而能够及时更换。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它包括外拉杆和内拉杆,所述外拉杆和内拉杆相连,所述内拉杆杆身上设置有一退刀槽。本实用新型在内拉杆上设置了一个小直径的退刀槽,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又在车受到冲击能够造成拉杆折弯,容易被人发现,从而能够进行及时更换。作为优选,所述退刀槽呈环形。作为优选,所述退刀槽设置在内拉杆杆身中部。作为优选,所述退刀槽宽度为5至18CM。作为优选,所述退刀槽的深度小于3CM。作为优选,所述外拉杆和内拉杆通过螺母相连。作为优选,所述外拉杆一端设置有外球销,所述内拉杆一端设有内球头座。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发现横拉杆断裂的安全隐患,行驶安全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退刀槽;2.1、外球销;2. 2、外拉杆;2. 3、螺母;2. 4、内拉杆;2. 5、内
球头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外拉杆2. 2和内拉杆2. 4,外拉杆2. 2 一端设置有外球销2.1,内拉杆2. 4 一端设有内球头座2. 5,外拉杆2. 2和内拉杆2. 4通过螺母2. 3相连,内拉杆2. 4杆身上设置有一退刀槽I。退刀槽I呈环形,退刀槽I设在内拉杆2. 4杆身中部,退刀槽I宽度为5CM,退刀槽I的深度为2CM。外球销2.1与车轮总成连接,内球头座2. 5与转向器总成连接,转向器总成与副车架相对固定,当汽车在运动过程内拉杆2. 4随着车轮左右摆动或上下运动;但是在客户使用不当时造成拉杆弯曲,该点不容易被人发现,没有及时的更换继续使用,由于拉杆弯曲以后属于失效状态。在不确定的因数下突然断裂,易造成车毁人亡的事故。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将该拉杆总成在内拉杆2. 4上做了一个小直径的退刀槽1,该槽在拉杆总成上来说属于最薄落环节,但是满足设计要求,在车受到冲击造成内拉杆2. 4折弯容易被人发现,进行更换。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外拉杆2. 2和内拉杆2. 4,外拉杆2. 2 一端设置有外球销2.1,内拉杆2. 4 一端设有内球头座2. 5,外拉杆2. 2和内拉杆2. 4通过螺母2. 3相连,内拉杆2. 4杆身上设置有一退刀槽I。退刀槽I呈环形,退刀槽I设在内拉杆2. 4杆身中部,退刀槽I宽度为18CM,退刀槽I的深度为ICM0外球销2.1与车轮总成连接,内球头座2. 5与转向器总成连接,转向器总成与副车架相对固定,当汽车在运动过程内拉杆2. 4随着车轮左右摆动或上下运动;但是在客户使用不当时造成拉杆弯曲,该点不容易被人发现,没有及时的更换继续使用,由于拉杆弯曲以后属于失效状态。在不确定的因数下突然断裂,易造成车毁人亡的事故。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将该拉杆总成在内拉杆2. 4上做了一个小直径的退刀槽1,该槽在拉杆总成上来说属于最薄落环节,但是满足设计要求,在车受到冲击造成内拉杆2. 4折弯容易被人发现,进行更换。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或形状允许有变化。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者替代以及改型。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拉杆(2. 2)和内拉杆(2. 4),所述外拉杆(2. 2)和内拉杆(2. 4)相连,所述内拉杆(2. 4)杆身上设置有一退刀槽(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刀槽(I)呈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刀槽(I)设置在内拉杆(2. 4)杆身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刀槽Cl)宽度为5至18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刀槽(I)的深度小于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拉杆(2.2)和内拉杆(2. 4)通过螺母(2. 3)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拉杆(2. 2) —端设置有外球销(2.1 ),所述内拉杆(2. 4) 一端设有内球头座(2. 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转向横拉杆结构。它包括外拉杆和内拉杆,所述外拉杆和内拉杆相连,所述内拉杆杆身上设置有一退刀槽。本实用新型在车受到冲击容易被人发现,从而能够及时更换。
文档编号B62D7/20GK202863547SQ20122053565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9日
发明者李宇纬, 刘巍, 潘之杰,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