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的前置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前置驱动结构,包括前叉套管、转向立管、前叉以及车轮;所述转向立管套装于前叉套管内,所述车轮安装于前叉下端;所述转向立管下端通过脚踏转动套固装在前叉的上端,该脚踏转动套内安装有旋转轴,该旋转轴一侧与其共轴安装有牙盘;所述前轮与前叉结合处安装有飞轮,该飞轮通过链条与牙盘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电动车腿部空间狭小的技术难题,采用前置驱动方式,结构结实耐用。
【专利说明】—种电动车的前置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技术领域】,涉及电动车驱动方式,尤其是一种电动车前置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近年来广大人民对于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电动车由于其速度快,驾驶简单,充电方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上班族的青睐。
[0003]传统电动车主要是将脚踏板安装于车座下部,通过与脚踏板的齿轮盘转动,带动后轮转动从而达到骑行的目的;由于脚踏板安防于车座下部,使得电动车无论是在骑行时,还是依靠电机行驶时腿部空间都非常有限,从而导致长距离行驶时,腿部非常不适,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质量;由于传统电动车电机、电池、以及车架十分笨重,所以,自重对于行驶里程会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在存放电动车的过程当中也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减轻重量配比,有效提升腿部空间的一种电动车前置驱动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电动车的前置驱动结构,包括前叉套管、转向立管、前叉以及车轮;所述转向立管套装于前叉套管内,所述车轮安装于前叉下端;所述转向立管下端通过脚踏转动套固装在前叉的上端,该脚踏转动套内安装有旋转轴,该旋转轴一侧与其共轴安装有牙盘;所述前轮与前叉结合处安装有飞轮,该飞轮通过链条与牙盘连接。
[0007]而且,所述旋转轴两端固装有曲柄及踏板。
[0008]而且,所述齿片与飞轮位于车轮同侧。
[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经济效果是:
[0010]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电动车腿部空间狭小的技术难题,采用前置驱动方式,结构结实耐用。
[0011]2、本电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电动车中轴管改为靠近前叉处的脚踏转动套,可使前、后轮距离拉近,减轻车架重量,有效增加电动车行驶里程;同时有效增加腿部空间,改变了传统骑车主要依靠大腿肌肉群发力,由于改变了传统电动车中轴的位置,使脚踏板安装在靠近前叉的套管处,使得在骑行过程中依靠大腿及小腿肌肉群共同发力带动踏板,更加全面地锻炼腿部肌肉,使腿部线条更加优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5]一种电动车的前置驱动结构,包括前叉套管2、转向立管1、前叉6以及车轮7 ;所述转向立管套装于前叉套管内,所述车轮安装于前叉下端;所述转向立管下端通过脚踏转动套9固装在前叉的上端,该脚踏转动套内安装有旋转轴4,该旋转轴一侧与其共轴安装有牙盘3 ;而且所述旋转轴两端固装有曲柄5及踏板;所述前轮与前叉结合处安装有飞轮8,该飞轮通过链条与牙盘连接;而且所述齿片与飞轮位于车轮同侧。
[0016]所述齿片与飞轮通过链条连接;该前置驱动结构通过将传统电动车中轴管改为靠近前叉处的脚踏转动套,可使前、后轮距离拉近,减轻车架重量,有效增加电动车行驶里程;同时有效增加腿部空间,改变了传统骑车主要依靠大腿肌肉群发力,由于改变了传统电动车中轴的位置,使脚踏板安装在靠近前叉的套管处,使得在骑行过程中依靠大腿及小腿肌肉群共同发力带动踏板,更加全面地锻炼腿部肌肉,使腿部线条更加优美。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车的前置驱动结构,包括前叉套管、转向立管、前平叉以及车轮;所述转向立管套装于前叉套管内,所述车轮安装于前平叉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立管下端通过脚踏转动套固装在前平叉的上端,该脚踏转动套内安装有旋转轴,该旋转轴一侧与其共轴安装有牙盘;前轮与前平叉结合处安装有飞轮,该飞轮通过链条与牙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前置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两端固装有曲柄及踏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前置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齿片与飞轮位于车轮同侧。
【文档编号】B62M6/55GK203511967SQ20132039740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4日
【发明者】车晓明 申请人:天津市明佳车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