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三轮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333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正三轮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三轮摩托车,包括正三轮摩托车的车架,车架前部的车头立管上安装减振前叉总成,减振前叉总成的上端安装方向把,下端安装前轮,一用于固定左、右前照灯位置的前灯安装架固定安装在车头前端,所述前灯安装架的左右端分别为左、右前灯防护框,左、右前灯防护框通过横梁连接,各前灯防护框中分别设置有前照灯和转向灯,所述前照灯安装在前灯防护框上设置的前照灯固定支架上,所述转向灯安装在前灯防护框上设置的转向灯固定支架上,左、右前照灯之间的间距≤1200mm。它在夜间易于识别,且照明亮度高,照明范围大,保证夜间行车安全。
【专利说明】正三轮摩托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摩托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正三轮摩托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正三轮摩托车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各地城乡广泛使用,在城市、乡村的公路上行驶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正三轮摩托车的前照灯均只有一个单灯,该前照灯位于正三轮摩托车的车头中轴线上,而正三轮摩托车后部的车厢比车头宽很多,在夜间,尤其是乡村和山区的公路上行驶,仅仅依靠一个单独的前照灯照明,照明亮度相对较低,照明的覆盖范围小,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并且在夜间行驶时,位于三轮摩托车前端的一个单灯照射,很容易让行人和对面来车误认为是两轮摩托车,产生错误判断,从而放松警惕,未留出足够的避让距离,进而导致三轮摩托车的车箱与行人和对面来车发生擦挂或碰撞,造成交通意外伤亡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正三轮摩托车,它在夜间易于识别,且照明亮度高,照明范围大,保证夜间行车安全。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正三轮摩托车,包括正三轮摩托车的车架,车架前部的车头立管上安装减振前叉总成,减振前叉总成的上端安装方向把,下端安装前轮,一用于固定左、右前照灯位置的前灯安装架固定安装在车头前端,所述前灯安装架的左右端分别为左、右前灯防护框,左、右前灯防护框通过横梁连接,各前灯防护框中分别设置有前照灯和转向灯,所述前照灯安装在前灯防护框上设置的前照灯固定支架上,所述转向灯安装在前灯防护框上设置的转向灯固定支架上,左、右前照灯之间的间距(1200mm。
[0006]所述左、右前灯防护框的上部分别设有相向延伸的连接杆,各连接杆分别与所对应侧的方向把固定连接。
[0007]所述横梁上设有向减振前叉总成的减震安装座延伸的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延伸端插入减震安装座上设有的第一固定管内,形成径向定位。
[0008]所述横梁的两端对称设有连接支架,各连接支架分别与车架龙骨的对应侧固定连接。
[0009]所述连接支架呈V形,连接支架的折转部与车架龙骨固定连接,连接支架的开口部与横梁固定连接。
[0010]所述正三轮摩托车的导流罩安装在一导流罩支架上,该导流罩支架的上端设有连接板,该连接板与减振前叉总成的转向座固定连接,导流罩支架的下端设有向减振前叉总成的减震安装座延伸的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延伸端插入减震安装座上设有的第二固定管内,形成径向定位。
[0011]所述各前灯防护框上的前照灯固定支架数量为两个,两个前照灯固定支架位于前灯防护框的上部,各前灯防护框上的转向灯固定支架为一个,该转向灯固定支架位于前灯防护框的下部。
[0012]所述前照灯固定支架、转向灯固定支架上分别设有连接孔。
[0013]所述左、右前照灯之间的间距≥200 mm。
[0014]所述左、右前照灯之间的间距为680mm。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前灯安装架固定安装在车头前端,前灯安装架的左右端分别为左、右前灯防护框,各前灯防护框中分别设置有前照灯和转向灯,因此,本三轮摩托车的车头具有两个前照灯和转向灯,且灯具安装在灯架构件围成的内框中,照明亮度更高,照明的覆盖范围更大,不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灯具连接更为稳固,不易损坏;而且本实用新型易于被识别为三轮摩托车,而不是两轮摩托车,在夜间时,其他车辆或行人会提前避让,不易发生擦挂等交通意外,保证安全。同时,能够满足国家新发布的关于车宽大于1300mm的三轮车前部灯光信号装置的强制标准要求。
[0016]左、右前灯防护框的上部的连接杆与方向把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的延伸端插入减震安装座上设有的第一固定管内,形成径向定位,实现前灯安装架与方向把转向轴同步转向,使三轮车的视野紧随三轮车的前进方向,照明效果更好;或则,横梁的两端对称设置连接支架,各连接支架分别与车架龙骨的对应侧固定连接,实现前灯安装架与车身为一体,双灯不随方向把转向轴同步转向,转向负荷更小,更为灵活、省力。
[0017]正三轮摩托车的导流罩安装在导流罩支架上,导流罩支架与减振前叉总成固定连接,则符合人机工程学,主线线头装入其中导流罩内,解决传统三轮车该部位松散,杂乱的问题,使整车结构紧凑。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中前灯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的A-A剖视示意图;
[0024]图6为图1中减振前叉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6的俯视示意图;
[0026]图8为导流罩支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图8的俯视示意图;
[0028]图10为第二种实施例中前灯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图10的B-B剖视示意图。
[0030]附图中,I为车架,2为方向把,3为前轮,4为前灯安装架,5、6为左、右前灯防护框,7为横梁,8为前照灯,9为转向灯,10为前照灯固定支架,11为转向灯固定支架,12为连接杆,13为第一固定杆,14为第一固定管,15为连接支架,16为车架龙骨,17为导流罩,18为导流罩支架,19为连接板,20为转向座,21为第二固定杆,22为第二固定管内,23为减震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
[0031]参见图1至图9,为正三轮摩托车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正三轮摩托车的车架1,车架I前部的车头立管上安装减振前叉总成,减振前叉总成的立柱与车头立管间隙配合,减振前叉总成的上端安装方向把2,下端安装前轮3,一用于固定左、右前照灯8位置的前灯安装架4固定安装在车头前端,所述前灯安装架4的左右端分别为左、右前灯防护框5、6,左、右前灯防护框5、6通过横梁7连接,本实施例中,左、右前灯防护框通过两根横梁固定连接。各前灯防护框中分别设置有前照灯8和转向灯9,所述前照灯8安装在前灯防护框上设置的前照灯固定支架10上,所述转向灯9安装在前灯防护框上设置的转向灯固定支架11上,由于前照灯质量较大,本实施例中,所述各前灯防护框上的前照灯固定支架10数量为两个,两个前照灯固定支架10位于前灯防护框的上部,连接更为牢固,各前灯防护框上的转向灯固定支架11为一个,该转向灯固定支架11位于前灯防护框的下部,所述前照灯固定支架10、转向灯固定支架11上分别设有连接孔,前照灯固定支架、转向灯固定支架分别通过连接孔与前照灯、转向灯螺栓固定。
[0032]所述左、右前灯防护框5、6的上部分别设有相向延伸的连接杆12,各连接杆12分别与所对应侧的方向把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左、右前灯防护框上分别设有一个连接杆,两连接杆上分别一连接臂,两连接臂分别通过抱箍与所对应侧的方向把固定连接。所述横梁7上设有向减振前叉总成的减震安装座延伸的第一固定杆13,第一固定杆13的延伸端插入减震安装座23上设有的第一固定管14内,形成径向定位。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定位效果更好。左、右前照灯8之间的间距< 1200mm,且左、右前照灯8之间的间距≥200 mm。本实施例中个,所述左、右前照灯8之间的间距为680mm,转向灵活,且便于识别。
[0033]所述正三轮摩托车的导流罩17安装在一导流罩支架18上,导流罩支架通过设有的连接支耳与导流罩螺栓固定连接。该导流罩支架18的上端设有连接板19,该连接板19与减振前叉总成的转向座2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板通过两颗螺栓与转向座固定。导流罩支架18的下端设有向减振前叉总成的减震安装座延伸的第二固定杆21,第二固定杆21的延伸端插入减震安装座23上设有的第二固定管22内,形成径向定位。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定位效果更好,两第二固定杆位于两第一固定杆之间,防止发生干涉O
[0034]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参见图10、图11,为正三轮摩托车的第二种实施例,所述横梁7的两端对称设有连接支架15,各连接支架15分别与车架龙骨16的对应侧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横梁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支架,两连接支架与车架龙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15呈V形,连接支架15的折转部与车架龙骨16固定连接,连接支架15的开口部与横梁7固定连接,形成三角形,稳定性更好。本实施例其他特征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
[0035]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原则精神的情况下进行些许改动的技术方案,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正三轮摩托车,包括正三轮摩托车的车架,车架前部的车头立管上安装减振前叉总成,减振前叉总成的上端安装方向把,下端安装前轮,其特征在于:一用于固定左、右前照灯位置的前灯安装架固定安装在车头前端,所述前灯安装架的左右端分别为左、右前灯防护框,左、右前灯防护框通过横梁连接,各前灯防护框中分别设置有前照灯和转向灯,所述前照灯安装在前灯防护框上设置的前照灯固定支架上,所述转向灯安装在前灯防护框上设置的转向灯固定支架上,左、右前照灯之间的间距(12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前灯防护框的上部分别设有相向延伸的连接杆,各连接杆分别与所对应侧的方向把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设有向减振前叉总成的减震安装座延伸的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延伸端插入减震安装座上设有的第一固定管内,形成径向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两端对称设有连接支架,各连接支架分别与车架龙骨的对应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呈V形,连接支架的折转部与车架龙骨固定连接,连接支架的开口部与横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三轮摩托车具有一导流罩,该导流罩安装在一导流罩支架上,该导流罩支架的上端设有连接板,该连接板与减振前叉总成的转向座固定连接,导流罩支架的下端设有向减振前叉总成的减震安装座延伸的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延伸端插入减震安装座上设有的第二固定管内,形成径向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前灯防护框上的前照灯固定支架数量为两个,两个前照灯固定支架位于前灯防护框的上部,各前灯防护框上的转向灯固定支架为一个,该转向灯固定支架位于前灯防护框的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固定支架、转向灯固定支架上分别设有连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前照灯之间的间距^ 200 mm。
10.根据权利要求9任一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前照灯之间的间距为680臟。
【文档编号】B62K5/027GK203727551SQ201420039797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2日
【发明者】王永东, 肖刚 申请人:重庆航天巴山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