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1521阅读:3163来源:国知局
车厢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厢,包括前板、车厢框架、顶波纹板、车门、侧板、托架,所述车厢框架焊接在托架上,车厢框架顶端焊接顶波纹板,车厢框架前侧焊接前板,车厢框架左侧、右侧分别焊接侧板,车厢框架后侧轴接车门;所述前板及侧板均是由多块钢板拼接而成,所述钢板折成U形结构,U形结构设有A面、B面、C面,A面、C面平行设置,且A面长度短于C面,所述C面的末端设有与B面平行的D面;所述相邻钢板之间,前一钢板的C面与后一钢板的A面相搭接,相邻钢板的接缝处点焊相连,且打胶填平密封。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车厢侧板的平面度高;车厢的整体重量小。
【专利说明】车厢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厢。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的车厢侧板结构基本上有两种结构:第一,采用波纹板,波纹板表面呈波浪形,其特殊的波纹型已保证了侧板有足够稳定性,所以无需骨架,整体重量小。但由于采用波纹板,使得车厢表面不平整,不能作为宣传或广告使用。第二,框架结构加平板表面,框架是为了增加侧板的横纵向稳定性,一般由方管或者矩形管按合理分布焊接而成,平板与框架采用点焊连接,由于采用焊接,势必产生热量,从而或多或少引起平板的变形,影响了板的平面度。
[0003]再者,尺寸比较大的车厢,整个车厢侧板必须由多块钢板拼焊而成,这样就会产生焊缝,影响侧板的平整。对焊更是使板产生严重的变形。这种车厢较之波纹侧板车厢,侧板平整但是重量增大。
[0004]为了解决车厢侧板的平面度,减小车厢的整体重量,结合两款车厢的优缺点,发明了这款车厢。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车厢,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车厢侧板的平面度高;车厢的整体重量小。
[0006]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车厢,包括前板、车厢框架、顶波纹板、车门、侧板、托架,所述车厢框架焊接在托架上,车厢框架顶端焊接顶波纹板,车厢框架前侧焊接前板,车厢框架左侧、右侧分别焊接侧板,车厢框架后侧轴接车门;所述前板及侧板均是由多块钢板拼接而成,所述钢板折成U形结构,U形结构设有A面、B面、C面,A面、C面平行设置,且A面长度短于C面,所述C面的末端设有与B面平行的D面;所述相邻钢板之间,前一钢板的C面与后一钢板的A面相搭接,相邻钢板的接缝处点焊相连,且打胶填平密封。
[0008]优选地,所述前板及侧板内侧与钢板垂直焊接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焊接在钢板的D面上。
[0009]优选地,所述横向加强筋为两端设有边沿的U形结构,U形结构的边沿焊接在钢板的D面上。
[0010]更优选地,所述车门包括门框、门板、门板横向加强筋、门板纵向加强筋,所述门框内焊接门板,门板内侧设有门板横向加强筋、门板纵向加强筋。
[0011]更优选地,所述前板与侧板的结合处设有前包边,通过前包边将前板、侧板及车厢框架的结合处包裹在内侧。
[0012]更优选地,所述前板与顶波纹板、侧板与顶波纹板的结合处设有顶包边,通过顶包边将前板、侧板与顶波纹板的结合处包裹在内侧。
[0013]更优选地,所述前板与托架、侧板与托架的结合处设有下包边,通过下包边将前板、侧板与托架的结合处包裹在内侧。
[0014]更优选地,所述车门上侧设有固定在车厢框架上的挡雨板。
[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厢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科学,车厢侧板的平面度高;车厢的整体重量小。
[0016]自带点火功能,烤炉内腔为不锈钢整体拉伸成型,燃烧器可拆卸,方便清洁,在同等条件下比普通燃烧器节能20 %以上。
[0017]具体为:1、取消了车厢框架,以折弯边代替框架纵梁,即满足了稳定性要求又减轻了重量。2、以点焊形式连接,焊点都在侧面筋上,不会对侧板表面产生影响,保证了侧板平面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厢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厢的主视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厢的前板、侧板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厢的前板、侧板的钢板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厢的相邻钢板的组合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厢的横向加强筋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厢的车门的示意图。
[0025]图中:1、前板;2、顶包边;3、车厢框架;4、顶波纹板;5、车门;6、侧板;7、托架;8、前包边;9、下包边;10、钢板;11、横向加强筋;12、门框;13、门板;14、门板横向加强筋;15、门板纵向加强筋;16、接缝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
[0027]如图1-7所示,所述的车厢,包括前板1、车厢框架3、顶波纹板4、车门5、侧板6、托架7,所述车厢框架3焊接在托架7上,车厢框架3顶端焊接顶波纹板4,车厢框架3前侧焊接前板1,车厢框架3左侧、右侧分别焊接侧板6,车厢框架3后侧通过合页轴接车门5。
[0028]所述前板I与侧板6的结合处设有前包边8,通过前包边8将前板1、侧板6及车厢框架3的结合处包裹在内侧,使其外形更美观。
[0029]所述前板I与顶波纹板4、侧板6与顶波纹板4的结合处设有顶包边2,通过顶包边2将前板1、侧板6与顶波纹板4的结合处包裹在内侧,使其外形更美观。
[0030]所述前板I与托架7、侧板6与托架7的结合处设有下包边9,通过下包边9将前板1、侧板6与托架7的结合处包裹在内侧,使其外形更美观。
[0031]所述车门5上侧设有固定在车厢框架3上的挡雨板。
[0032]如图3-6所示,所述前板I及侧板6均是由多块钢板10拼接而成,所述钢板10折成U形结构,U形结构设有A面、B面、C面,A面、C面平行设置,且A面长度短于C面,所述C面的末端设有与B面平行的D面;所述相邻钢板10之间,前一钢板10的C面与后一钢板10的A面相搭接,相邻钢板10的接缝处16点焊相连,且打胶填平密封,外形更美观;多块钢板10依次组合成前板1、侧板6 ;所述钢板10的B面形成车厢的外面,更平整;所述钢板10的A面和C面形成前板1、侧板6的纵向加强筋,替代了纵向框架,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
[0033]所述前板I及侧板6内侧与钢板10垂直焊接横向加强筋11,横向加强筋11根据车厢高度可以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所述横向加强筋11焊接在钢板10的D面上。
[0034]所述横向加强筋11为两端设有边沿的U形结构,U形结构的边沿焊接在钢板10的D面上,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
[0035]如图7所示,所述车门5包括门框12、门板13、门板横向加强筋14、门板纵向加强筋15,所述门框12内焊接门板13,门板13内侧设有门板横向加强筋14、门板纵向加强筋15ο
[0036]技术要求:
[0037]1、前板I及侧板6应从前至后,一块块钢板10拼接而成,板与板接缝处采用间隔点焊连接,间距120mm_150mm。
[0038]2、钢板10的接缝处16焊过程中,要采用C型大力钳,先夹紧再点焊,保证拼接处外表面接缝小,表面平整。
[0039]3、前板I及侧板6拼装时,要保证侧板的垂直度。
[0040]4、要保证每一块钢板10下料尺寸准确,表面光滑平整无毛刺。
[004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简单改进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厢,包括前板、车厢框架、顶波纹板、车门、侧板、托架,所述车厢框架焊接在托架上,车厢框架顶端焊接顶波纹板,车厢框架前侧焊接前板,车厢框架左侧、右侧分别焊接侧板,车厢框架后侧轴接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及侧板均是由多块钢板拼接而成,所述钢板折成U形结构,U形结构设有A面、B面、C面,A面、C面平行设置,且A面长度短于C面,所述C面的末端设有与B面平行的D面;所述相邻钢板之间,前一钢板的C面与后一钢板的A面相搭接,相邻钢板的接缝处点焊相连,且打胶填平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及侧板内侧与钢板垂直焊接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焊接在钢板的D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为两端设有边沿的U形结构,U形结构的边沿焊接在钢板的D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包括门框、门板、门板横向加强筋、门板纵向加强筋,所述门框内焊接门板,门板内侧设有门板横向加强筋、门板纵向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与侧板的结合处设有前包边,通过前包边将前板、侧板及车厢框架的结合处包裹在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与顶波纹板、侧板与顶波纹板的结合处设有顶包边,通过顶包边将前板、侧板与顶波纹板的结合处包裹在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与托架、侧板与托架的结合处设有下包边,通过下包边将前板、侧板与托架的结合处包裹在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上侧设有固定在车厢框架上的挡雨板。
【文档编号】B62D33/04GK204197076SQ201420713376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1日
【发明者】黄权 申请人:黄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