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646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轴连接且可绕所述轴旋转折叠的前、后车架;

前车架包括脚踏板,脚踏板前侧连接转向车把(6),转向车把(6)底部连接一前轮(8);

后车架包括两侧的后车架上管(14),两侧的后车架上管(14)通过后车架连接管(15)连接,后车架连接管(15)中心连接中心限位管(13);后车架上管(14)上设有脚踏板,两个后轮(5)分别与两侧的后车架上管(14)连接;后车架连接管(15)通过座椅固定管(16)与座椅连接;

左螺旋轴(11)、左中间螺旋轴(12)、中心限位轴(18)、右中间螺旋轴(19)、右螺旋轴(20)依次布置,左中间螺旋轴(12)、右中间螺旋轴(19)与中心限位轴(18)外侧的中间轴套(23)固定;

前车架(9)与左中间螺旋轴(12)、右中间螺旋轴(19)连接,两侧的后车架上管(14)分别与左螺旋轴(11)、右螺旋轴(20)连接,中心限位轴(18)与中心限位杆(13)通过可前后移动的销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8)与电机连接,电机设于电机固定板(7)上,电机固定板(7)与转向车把(6)下端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车把(6)上还设有电瓶架(22),电瓶盒(1)设于电瓶架(22)上,电瓶盒(1)连接所述电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车把(6)上部设有前把手(1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后轮(5)分别通过后轮管(10)与左右两侧的后车架上管(14)连接,后轮管(10)与后车架上管(14)之间设有减震器(21)。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便携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8)与转向车把(6)底部之间设有减震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固定管(16)连接座椅下支撑管(3),座椅下支撑管(3)连接座椅底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螺旋轴(11)、左中间螺旋轴(12)、中心限位轴(18)、右中间螺旋轴(19)、右螺旋轴(20)通过中心轴(25)连接,左、右螺旋轴两端通过弹簧(26)压住;中心轴(25)上设有锁销(24)和锁销拉手(25)。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便携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中间螺旋轴(12)、右中间螺旋轴(19)分别和左螺旋轴(11)、右螺旋轴(20)在螺旋线的台阶上平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螺旋轴(11)、右螺旋轴(20)、后车架和中间轴套(23)在同一平面上,并且两侧的后车架上管(14)保持以中心限位管(13)为中心对称。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