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631阅读:1418来源:国知局
滑板车减震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机构,尤其是滑板车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滑板车通常是由车架,车把,前后轮,外加刹车装置构成。大多数的使用者是将一只脚踩踏在踏板上,另一只脚蹬踏地面以获得滑板车的推动力,这种获得推动力的方式速度很低,从而影响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因此,出现了现有的电动滑板车,电动滑板车操作方便、速度适中、驾驶也安全。但是,无论是传统滑板车还是现有的电动滑板车,其一般没有设置减震机构,或是即时设置了减震机构,其减震机构也是类似机动车的减震机构将减震弹簧或是减震器安装在前、后驱动轮的连接结构上来实现减震,其一般对应得设置两个,而且减震机构安装结构复杂,减震效果不佳,用户减震后的体感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而且使用者减震后的体感效果好的滑板车减震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包括:前驱模块,后驱模块,固定连接在前驱模块和后驱模块下端共轴处的脚踏板,以及固定连接在前驱模块和后驱模块之间的减震模块,该减震模块一端与前驱模块连接,另一端与后驱模块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滑板车减震机构,其中所述前驱模块包括前驱骨架,该前驱骨架下端两侧设有同心轴孔,所述后驱模块的骨架下端对应设有与该同心轴孔对应固定连接的中心轴杆,该中心轴杆的两端并贯穿所述同心轴孔向外延伸与所述脚踏板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滑板车减震机构,其中所述前驱模块包括前驱骨架,该前驱骨架下端两侧设有同心轴孔,所述后驱模块的骨架固定安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定子轴的两端对应与该同心轴孔固定连接并贯穿同心轴孔向外延伸与所述脚踏板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滑板车减震机构,其中所述前驱骨架的上端两侧设有同心的第一开孔,所述后驱模块的骨架上端设有同心的第二开孔,所述减震模块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与该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相对应的枢轴连接件。

优选地,上述的滑板车减震机构,其中所述减震模块为减震弹簧或减震器。

优选地,上述的滑板车减震机构,其中所述脚踏板包括脚踏平台,以及设置在该脚踏平台内的姿态传感器。

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滑板车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前驱模块和后驱模块下端共轴固定连接,上端由减震模块将两者连接,由此,我们可以将前驱模块结合共轴固定连接点及对应的减震模块连接点抽象为一个三角形的固定结构,同理,后驱模块结合共轴固定连接点及对应的减震模块连接点也可以抽象为一个三角形的固定结构,其一方面结构平衡稳定性好,另一方面在共轴处安装脚踏板,前驱模块和后驱模块因震动遭受挤压时,减震模块收缩,用户所在脚踏板向下小幅度下沉,可以使得用户在体验时能感受到的震感最小化,同时在减震模块的缓冲作用下回复,用户就会具有超重的体感体验,与此同时再做出相应的脚踏角度调整。较传统的前、后减震的方案会产生前后轻微颠簸的感觉,而本案减震后的体感效果是纵向的起伏,减震后的体感效果好。

另外,本技术方案中脚踏板包括脚踏平台,以及设置在该脚踏平台内的姿态传感器,用户在减震模块的缓冲作用下回复时做出相应的脚踏角度调整,姿态传感器还能感应到用户角度的调整,使得滑板车的每一个动作都能与人体的感觉进行交互。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下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前驱模块,10—前驱骨架,11—同心轴孔,12—第一开孔,2—后驱模块,20—骨架,21—第二开孔,3—脚踏板,4—减震模块,5—电机,50—定子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包括:前驱模块1,后驱模块2,固定连接在前驱模块1和后驱模块2下端共轴处的脚踏板3,以及固定连接在前驱模块1和后驱模块2之间的减震模块4,该减震模块4一端与前驱模块1连接,另一端与后驱模块2连接。该技术方案中前驱模块1包括前驱骨架,前驱骨架上对应配设有前驱上盖,滑板车的扶手对应穿过前驱骨架的安装孔与底部的前轮相连接,后驱模块2包括骨架和后轮,当然,当采用电动驱动时,对应的后驱模块2还包括与骨架固定连接的电机,以及由该电机带动后轮转动的传动机构。而本技术方案中主要技术内容在于滑板车的减震机构,该减震机构无论是对传统滑板车还是现有电动滑板车均适用,故在此对本技术方案中的电动传动机构不作详细描述。

其中,前驱模块1包括前驱骨架10,该前驱骨架10下端两侧设有同心轴孔11,后驱模块2的骨架20下端对应设有与该同心轴孔11对应固定连接的中心轴杆,该中心轴杆的两端并贯穿同心轴孔11向外延伸与脚踏板3连接。另外,本技术方案中的滑板车当然还可以采用电动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前驱模块1包括前驱骨架10,该前驱骨架10下端两侧设有同心轴孔11,后驱模块2的骨架20固定安装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定子轴50的两端对应与该同心轴孔11固定连接并贯穿同心轴孔11向外延伸与脚踏板3连接。

前驱骨架11的上端两侧设有同心的第一开孔12,后驱模块2的骨架20上端设有同心的第二开孔21,减震模块4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与该第一开孔12和第二开孔21相对应的枢轴连接件。

此外,本技术方案中的减震模块可以采用减震弹簧或减震器。

本技术方案中滑板车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前驱模块和后驱模块下端共轴固定连接,上端由减震模块将两者连接,由此,我们可以将前驱模块结合共轴固定连接点及对应的减震模块连接点抽象为一个三角形的固定结构,同理,后驱模块结合共轴固定连接点及对应的减震模块连接点也可以抽象为一个三角形的固定结构,其一方面结构平衡稳定性好,另一方面在共轴处安装脚踏板,前驱模块和后驱模块因震动遭受挤压时,减震模块收缩,用户所在脚踏板向下小幅度下沉,可以使得用户在体验时能感受到的震感最小化,同时在减震模块的缓冲作用下回复,用户就会具有超重的体感体验,与此同时再做出相应的脚踏角度调整。较传统的前、后减震的方案会产生前后轻微颠簸的感觉,而本案减震后的体感效果是纵向的起伏,减震后的体感效果好。

另外,脚踏板包括脚踏平台,以及设置在该脚踏平台内的姿态传感器,用户在减震模块的缓冲作用下回复时做出相应的脚踏角度调整,姿态传感器还能感应到用户角度的调整,使得滑板车的每一个动作都能与人体的感觉进行交互。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