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轮、具有此链轮的履带底盘和具有此履带底盘的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109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链轮、具有此链轮的履带底盘和具有此履带底盘的起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德国专利申请de102016200224.4的内容结合作为参考。

本发明涉及用于履带底盘的链轮、具有所述链轮的履带底盘和具有所述履带底盘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用于履带底盘的链轮可从de10022080c2中获知。用于履带底盘的链轮被称为转向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履带底盘。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具有如下特征的用于履带底盘的链轮、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链轮的履带底盘和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履带底盘的起重机来实现:

所述链轮具有用于啮合履带的多个链轮齿,其中,

-所述链轮齿布置于沿所述链轮的多个类似的周向部段上,

-提供奇数个周向部段。

根据本发明,已发现链轮上的奇数个周向部段可以使链轮的直径有益地变小。变小的链轮直径可获得更大的推进力。尤其是,相比根据de10022080c2中的、具有两个相同的周向部段且每个周向部段具有分布在180°的周向夹角上的五个齿的链轮,可减小链轮齿的数量,特别是以不复杂的方式实现。所述链轮齿分布于沿所述链轮的多个类似的、尤其是相同的周向部段上。所述链轮齿用于啮合履带底盘的履带。为了就相同尺寸的链轮提供相应增加的驱动力矩,可能需要更大功率的驱动装置。这将导致额外的成本。根据本发明的链轮可在行驶驱动装置方面减少成本,因为根据本发明可增大推进力,从而驱动装置提供的驱动力矩可更小。通过减小链轮尺寸,用于履带底盘的履带的整体长度可被优化,从而带来成本的降低。根据本发明的链轮产生更少的噪音排放。机械磨损减小。当自前进驱动变换为后退驱动,尤其是在下坡时,底板一直被保持在封闭齿轮副之间,从而防止链轮齿从履带突出,链轮齿从履带突出会导致履带受损和/或破坏。所述损害基本上可由根据本发明的链轮得以避免。根据本发明的链轮使得传动装置以更小的驱动力矩接合。这样,根据本发明的链轮的直径可被减小,以通过履带底盘提供均匀的推进力。

三个类似的、尤其是相同的周向部段确保了有益地围绕链轮的旋转轴分布所述周向部段。每个周向部段相对所述中央旋转轴延伸正好120°的转角。尤其有益的是,所述角度是履带在链轮上的包覆角度。

奇数个链轮齿——其中每个周向部段均具有奇数个链轮齿——使得齿距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具体而言,三个链轮齿——其中每个周向部段正好具有三个链轮齿——使得能够有益地构造具有九个链轮齿的链轮。尤其是,所述链轮能够有益地将链轮齿的数量从根据现有技术的十个减小为根据本发明的九个。

所有的链轮齿在构型上基本相同的链轮可将作用力均匀地从链轮施加至履带。尤其是,所有的链轮齿在构型上完全相同。

具有正好九个链轮齿的链轮可有益地将作用力从履带驱动装置/履带穿动装置传递至履带底盘的履带。

其中在两个相邻的链轮齿之间的齿距不同的链轮可有益地将作用力从链轮施加至履带。意想不到的是,已发现在一个周向部段内的齿距甚至不需要以连续增加或连续减小的方式来布置。尤其是,可以想到,在一个周向部段内的沿圆周方向的齿距首先增加,随后再减小。这相比de10022080c2具有本质的区别。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链轮的履带底盘以及具有所述履带底盘的起重机基本上具有所述链轮的优点,为此可参照所述链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有益实施例、附加特征和细节将呈现于下文中借助附图对例示性实施例所做的描述中。

图1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链轮的履带底盘的局部示意侧视图;并且

图2为根据图1的链轮的放大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履带底盘1可用于例如起重机上,尤其是具有履带装置的起重机。所述履带底盘1还可用于挖掘机或其他作业机器上。

履带底盘1包括循环转动的环链2,所述环链2具有相互连接的铰接式链节3。每个链节3具有啮合凸齿4。

进一步地,所述履带底盘1包括具有共9个链轮齿6的链轮5。链轮5能够被驱动装置(未示出)经由围绕旋转轴7的传动装置(未示出)绕旋转轴7驱动。根据围绕旋转轴7的旋转驱动方向,当两个履带底盘1朝相同的方向运行时,可实现前进和后退的行驶,而当所述两个履带底盘1的驱动方向不同时,可实现起重机转动。

链轮5包括大致筒状的中央盘8。在所述中央盘8的外周上,链轮齿6与其形成为一体。链轮齿6布置在三个类似的周向部段上。这意味着,每三个链轮齿6布置在一个周向部段上。

每个周向部段相对旋转轴7延伸跨越120°的周向角。很显然,在使用不同数量的n个周向部段时,围绕旋转轴7的周向夹角w将改变。总体上,w=360°/n,其中,n为奇数。

必要的是,需提供奇数个周向部段。根据图示实施例,提供九个链轮齿6,其均匀地分布在所述三个周向部段上。

链轮5的设计将在下文中借助图2进行更具体的描述。链轮齿6具有基本相同的构型。每个链轮齿6均被设计成突齿/凸块。两个相邻的链轮齿6被一个齿间隙9相互隔开。所述齿间隙9被设计成大致为圆形凹槽。两个相邻的链轮齿6具有齿距z1、z2或z3。齿距z1、z2和z3被定义为相邻的链轮齿6各自的齿中央围绕旋转轴7的转角间距。在具有围绕旋转轴7的转角w的周向部段内,齿距z1、z2和z3加起来为所述周向部段的周向夹角w。可知:w=z1+z2+z3。

根据图2中的例示性实施例可知,在围绕旋转轴7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上:z1<z2,z2>z3。这意味着,从所述周向部段在所述转动方向即顺时针方向的第一齿距开始,第一齿距z1增加至第二齿距z2。从第二齿距z2开始,其减小至第三齿距z3。相反地,这意味着最大齿距位于所述周向部段的中间区域。尤其是,这意味着,即使在所述链轮围绕旋转轴7朝相反方向转动,即朝根据图2的逆时针方向,首先是更小的齿距z3,之后为更大的齿距z2,接着是另一个更小的齿距z1。

所述第一齿距z1形成最小齿距。界定所述第一齿距z1的两个链轮齿6被指定为封闭齿轮副。

在所述履带底盘1的驱动装置中,从大约2点钟位置处的链轮齿6至大约6点钟位置处的链轮齿6带动所述履带2。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用于履带底盘(1)的链轮(5),包括用于啮合履带(2)的多个链轮齿(6),其中,所述链轮齿(6)布置于沿所述链轮(5)的多个类似周向部段上,并且设置有奇数个所述周向部段。

技术研发人员:A·韦克贝克;W·卢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特雷克斯全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1.11
技术公布日:2017.07.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