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减震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0915发布日期:2018-12-08 05:40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减震坐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共享单车,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减震坐垫。

背景技术

我国是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我国居民出门代步的常用工具。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种专用的自行车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共享单车作为新兴的代步工具,由于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被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使用。但是共享单车的坐垫采用弹性杆直接与车架相连,虽然减轻了车身的整体重量,简化了单车的结构,但是,直接采用弹性杆体与坐垫连接,其减震性能并不能达到最优化,不符合一部分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减震坐垫,该减震坐垫能够优化在骑行共享单车时的减震效果,提高共享单车的减震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减震坐垫,包括坐垫,所述坐垫的下方设有垫板,所述垫板呈三角形,垫板的底部的三角分别通过减震弹簧ⅰ与一个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滑动的安装在一个固定杆上,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一个传递板固定,传递板设于一个套筒内;所述套筒内壁在位于传递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一对水平安装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通过支架ⅰ与设在套筒内的减震弹簧ⅱ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ⅱ沿套筒的轴向分布,并且减震弹簧ⅱ一端设于传递板的上表面,另一端与支撑架固定;所述套筒的底部通过套筒架固定在一个连接板上,连接板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连杆与车架固定,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减震弹簧ⅲ,减震弹簧ⅲ的另一端与传递板的底部固定,并且减震弹簧ⅲ与连杆同轴安装,所述套筒的底部在与减震弹簧ⅲ接触的端缘固定有橡胶阻尼套;所述减震弹簧ⅰ、减震弹簧ⅱ、减震弹簧ⅲ的弹性系数之间的关系为减震弹簧ⅰ小于减震弹簧ⅱ,减震弹簧ⅱ大于减震弹簧ⅲ,减震弹簧ⅰ小于减震弹簧ⅲ。

优选的,固定杆在套筒内的部分滑动安装有一个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两侧通过支架ⅱ固定在减震弹簧ⅱ上。

优选的,支架ⅱ一端固定在减震弹簧ⅱ上,另一端铰接在橡胶套上,支架ⅱ在减震弹簧ⅱ上的固定点与支架ⅰ在减震弹簧ⅱ上的固定点位于同一高度。

优选的,坐垫的内部设有气泡,气泡均匀的分布于坐垫的内部。

优选的,支架ⅰ与减震弹簧ⅱ的连接端设有一个圆弧固定板,所述圆弧固定板的两端呈上下式分布,并且圆弧固定板的两端端部朝向减震弹簧ⅱ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契合减震弹簧ⅱ的槽ⅰ,圆弧固定板的中间段呈圆弧状,并且圆弧固定板朝向减震弹簧ⅱ的一侧也设有契合减震弹簧ⅱ的槽ⅱ。

优选的,传递板的中央设有一个圆锥孔,所述圆锥孔上部分直径大于下部分的直径,并且圆锥孔内设有一个能够水平伸缩的弹性塞,所述减震弹簧ⅱ安装在弹性塞的上表面,并且所述固定杆固定在弹性塞的中间。

优选的,圆锥孔的内壁均匀的分布若干导向槽,所述弹性塞的边缘设有与导向槽契合的导向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减震弹簧ⅰ、减震弹簧ⅱ、减震弹簧ⅲ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共享单车的坐垫的减震效果。在减震时,震动首先通过车架传递到减震弹簧ⅲ中,而减震弹簧ⅲ首先吸收小部分的震动,并传递给传递板,传递板在减震弹簧ⅲ的作用下,在套筒内向上移动,由于减震弹簧ⅲ已经吸收小部分的震动,因而传递板向上移动是也是小幅度的位移,并将该位移传递到减震弹簧ⅱ上,减震弹簧ⅱ在连接轴的拉动下发生弯曲变形,从而使减震弹簧ⅱ吸收的震动转化呈弯曲变形,有效的减小了垫板的位移,从而实现提高共享单车的减震效果。本发明由于减震弹簧ⅰ、减震弹簧ⅱ、减震弹簧ⅲ的弹性系数各不相同,且减震弹簧ⅰ小于减震弹簧ⅱ,减震弹簧ⅱ大于减震弹簧ⅲ,减震弹簧ⅰ小于减震弹簧ⅲ,在实际减震时,减震弹簧ⅰ吸收了细碎的震动、减震弹簧ⅲ则是辅助减震弹簧ⅱ,防止减震弹簧ⅱ的形变量过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传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圆弧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发明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减震坐垫,包括坐垫1,坐垫1的下方设有垫板2,垫板2呈三角形,坐垫1的内部设有气泡18,气泡18均匀的分布于坐垫1的内部,气泡18能够对细小的高频震动进行过滤。垫板2的底部的三角分别通过减震弹簧ⅰ3与一个支撑架4连接,支撑架4滑动的安装在一个固定杆5上,固定杆5的底部与一个传递板6固定,传递板6设于一个套筒7内。套筒7内壁在位于传递板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一对水平安装的连接轴9,连接轴9通过支架ⅰ10与设在套筒7内的减震弹簧ⅱ11固定连接,减震弹簧ⅱ11沿套筒7的轴向分布,并且减震弹簧ⅱ11一端设于传递板6的上表面,另一端与支撑架4固定。固定杆5在套筒7内的部分滑动安装有一个橡胶套16,橡胶套16的两侧通过支架ⅱ17固定在减震弹簧ⅱ11上,支架ⅱ17一端固定在减震弹簧ⅱ16上,另一端铰接在橡胶套16上,支架ⅱ17在减震弹簧ⅱ16上的固定点与支架ⅰ10在减震弹簧ⅱ11上的固定点位于同一高度,在减震弹簧ⅱ11形变时,减震弹簧ⅱ11的部分行变量能够通过橡胶套16吸收,防止减震弹簧ⅱ11形变量过大,能够延长减震弹簧ⅱ11的使用寿命。

套筒7的底部通过套筒架15固定在一个连接板12上,连接板12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连杆8与车架固定,连接板12上固定有减震弹簧ⅲ13,减震弹簧ⅲ13的另一端与传递板6的底部固定,并且减震弹簧ⅲ13与连杆8同轴安装,套筒7的底部在与减震弹簧ⅲ13接触的端缘固定有橡胶阻尼套14。

本发明的减震弹簧ⅰ3、减震弹簧ⅱ11、减震弹簧ⅲ13的弹性系数之间的关系为减震弹簧ⅰ3小于减震弹簧ⅱ11,减震弹簧ⅱ11大于减震弹簧ⅲ13,减震弹簧ⅰ3小于减震弹簧ⅲ13。本发明由于减震弹簧ⅰ3、减震弹簧ⅱ11、减震弹簧ⅲ13的弹性系数各不相同,且减震弹簧ⅰ3小于减震弹簧ⅱ11,减震弹簧ⅱ11大于减震弹簧ⅲ13,减震弹簧ⅰ3小于减震弹簧ⅲ13,在实际减震时,减震弹簧ⅰ3吸收了细碎的震动、减震弹簧ⅲ13则是辅助减震弹簧ⅱ11,防止减震弹簧ⅱ11的形变量过大。

本发明为了保证支架ⅰ10在与减震弹簧ⅱ11固定时的稳定性,在支架ⅰ10与减震弹簧ⅱ11的连接端设有一个圆弧固定板19,圆弧固定板19的两端呈上下式分布,并且圆弧固定板19的两端端部朝向减震弹簧ⅱ11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契合减震弹簧ⅱ11的槽ⅰ20,圆弧固定板19的中间段呈圆弧状,并且圆弧固定板19朝向减震弹簧ⅱ11的一侧也设有契合减震弹簧ⅱ11的槽ⅱ21,当减震弹簧11发生形变时,圆弧固定板19上的槽ⅰ20和槽ⅱ21能够容纳形变的减震弹簧ⅱ11,防止支架ⅰ10脱离处减震弹簧ⅱ11,从而保证减震弹簧ⅱ11形变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传递板6的中央设有一个圆锥孔22,圆锥孔22上部分直径大于下部分的直径,并且圆锥孔22内设有一个能够水平伸缩的弹性塞23,减震弹簧ⅱ11安装在弹性塞23的上表面,并且固定杆5固定在弹性塞23的中间。圆锥孔22的内壁均匀的分布若干导向槽24,弹性塞23的边缘设有与导向槽24契合的导向块25。在减震弹簧ⅲ13将震动传递到传递板6上时,使减震弹簧ⅱ11带动弹性塞23位移,弹性塞23在位移时,其边缘的导向块25沿导向槽24移动,从而使减震弹簧ⅱ11的底部在传递板6内具有一定的伸缩量,保证了在震动传递时,减震弹簧ⅱ11有一定的缓冲延时效果。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减震弹簧ⅰ3、减震弹簧ⅱ11、减震弹簧ⅲ13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共享单车的坐垫1的减震效果。在减震时,震动首先通过车架传递到减震弹簧ⅲ13中,而减震弹簧ⅲ13首先吸收小部分的震动,并传递给传递板6,传递板6在减震弹簧ⅲ13的作用下,在套筒7内向上移动,由于减震弹簧ⅲ13已经吸收小部分的震动,因而传递板6向上移动是也是小幅度的位移,并将该位移传递到减震弹簧ⅱ11上,减震弹簧ⅱ11在连接轴9的拉动下发生弯曲变形,从而使减震弹簧ⅱ11吸收的震动转化呈弯曲变形,有效的减小了垫板1的位移,从而实现提高共享单车的减震效果。在骑乘人员的重力作用下,减震弹簧分别复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