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重力驱动的便携式重力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297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重力驱动的便携式重力滑板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众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重力进行短途代步出行和锻炼人体腓肠肌及娱乐的便携式重力滑板车。



背景技术:

总所周知,对于短途出行而言,人们普遍选择三种方式:步行,自行车出行及驾车。其中步行效率低,速度慢,易疲劳;自行车出行环保便捷但无法携带;汽车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但是尾气污染环境,且停车不便,长时间驾车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市内上班族而言,上下班时从家门口和单位到公交站、地铁站的距离;对老年人和儿童而言,早晚和周末到公园闲逛、健身、儿童娱乐等情况,由于距离相对较短,驱车往往造成交通堵塞,停车不便;步行会耽误时间,身体容易疲劳,降低效率;自行车出行虽然环保,但无法携带,必须有专门的停车处;采用电动自行车出行,成本较高,初次投入较大;因此另一种新兴的工具——滑板车,已逐渐引起年轻人及儿童娱乐方面的注意,其便捷、快速、高效、环保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但目前的滑板车功能单一,仅适用于年轻人作为娱乐和锻炼身体用,而且与汽车和自行车相比,危险性更大。鉴于以上的分析,将自行车的省力和滑板车的便携性结合起来,研制一种新型的基于重力驱动的滑板车,适用于短途出行,既拥有自行车的高效率,又拥有滑板车的便携性,同时还能很好地锻炼人体腓肠肌,起到健身和娱乐的效果。

目前,重力作为驱动力的工具有很多,较为常见的有自行车。自行车主要是将人体的重力转化为齿轮的动力以驱动自行车的后轮前行;重力滑板车与自行车类似,也是由重力作为驱动力,但比自行车更便携,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比自行车适用人群更广,功能更多。但目前尚缺少类似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重力驱动的便携式重力滑板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重力驱动的便携式重力滑板车包括底盘、动力踏板、转向后桥、减速踏板、两个驱动轮、变速装置、单向棘轮、齿轮传动装置和传动轴;其中底盘水平设置,前部两侧部位分别形成有一个通孔,后端中部形成有一个矩形开口;传动轴水平设置且与底盘的纵向垂直,通过轴承固定于底盘的前端上方;单向棘轮安装在底盘传动轴的中部一侧;动力踏板为开口向前的U字形结构,前部两侧分别固定在传动轴的两端,并且前部底面与底盘的表面间设有弹簧;变速装置和齿轮驱动装置设置在底盘前端表面中部,传动轴的中部与单向棘轮的内轴相连,单向棘轮的外缘与变速装置的输入齿轮啮合;变速装置的输出齿轮与齿轮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啮合;齿轮传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贯穿通孔的链条与水平设置在底盘前端下方的驱动轮轴连接;驱动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转动轮;减速踏板由首尾相接的脚踏板和摩擦板构成,并且脚踏板和摩擦板间具有夹角,两块板的连接部位以能够绕水平轴线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底盘上矩形开口的前端,并且脚踏板的底面两侧部位与底盘的开口边缘间连接有弹簧;转向后桥安装在底盘的后部底面上,其上安装两个位于两侧的转向轮,并且摩擦板的底面能够与转向轮相接触或与之分离。

所述的底盘为可伸缩结构,由底盘前部、底盘后部和连接在底盘前后部之间的两根伸缩杆构成。

所述的动力踏板也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的脚踏板和摩擦板间的夹角为1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重力驱动的便携式重力滑板车只需使用者将自己的重心不停地在两脚之间变动,即可获得足够的向前运动的速度,操作方便,省力,同时还可有效锻炼人体的腓肠肌,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以及身体协调水平,而且还可解放双手。同时还具有尺寸可调、体积小、强度高、质量轻等特点;整个操作只由双脚来完成,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重力驱动的便携式重力滑板车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重力驱动的便携式重力滑板车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重力驱动的便携式重力滑板车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重力驱动的便携式重力滑板车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重力驱动的便携式重力滑板车包括底盘1、动力踏板2、转向后桥3、减速踏板4、两个驱动轮5、变速装置6、单向棘轮7、齿轮传动装置8和传动轴9;其中底盘1水平设置,前部两侧部位分别形成有一个通孔,后端中部形成有一个矩形开口;传动轴9水平设置且与底盘1的纵向垂直,通过轴承固定于底盘1的前端上方;单向棘轮7安装在底盘传动轴9的中部一侧;动力踏板2为开口向前的U字形结构,前部两侧分别固定在传动轴9的两端,并且前部底面与底盘1的表面间设有弹簧;变速装置6和齿轮驱动装置8设置在底盘1前端表面中部,传动轴9的中部与单向棘轮7的内轴相连,单向棘轮7的外缘与变速装置6的输入齿轮啮合;变速装置6的输出齿轮与齿轮传动装置8的输入齿轮啮合;齿轮传动装置8的输出端通过贯穿通孔的链条与水平设置在底盘1前端下方的驱动轮轴连接;驱动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转动轮5;减速踏板4由首尾相接的脚踏板10和摩擦板11构成,并且脚踏板10和摩擦板11间具有夹角,两块板的连接部位以能够绕水平轴线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底盘1上矩形开口的前端,并且脚踏板10的底面两侧部位与底盘1的开口边缘间连接有弹簧;转向后桥3安装在底盘1的后部底面上,其上安装两个位于两侧的转向轮,并且摩擦板11的底面能够与转向轮相接触或与之分离。

所述的底盘1为可伸缩结构,由底盘前部12、底盘后部13和连接在底盘前后部之间的两根伸缩杆14构成,可利用调节伸缩杆14长度的方法调整整车尺寸,以适合不同的使用者且方便携带。

所述的动力踏板2也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的脚踏板10和摩擦板11间的夹角为100°。

现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重力驱动的便携式重力滑板车使用方法阐述如下:

使用时,使用者将一只脚踩在可伸缩底盘1后部表面,另一只脚踩在可伸缩动力踏板2的后部表面,然后将自身重心向前动力踏板2方向移动,这时置于动力踏板2上的脚在重力作用下可将动力踏板2向下踩动,传动轴9同时进行转动,由此带动单向棘轮7顺时针转动而形成驱动扭矩,与单向棘轮7相连的变速装置6再将该驱动扭矩放大,获得一定的角速度,之后通过齿轮传动装置8将该角速度通过链条传输到驱动轮5上,驱动轮5在驱动扭矩的作用下带动滑板车向前运动。当将动力踏板2踩到最底部时,使用者将其重心向另外一只脚移动,这时动力踏板2将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弹起至最初位置,在此过程中,单向棘轮7逆时针旋转不输出动力,也不产生制动力,然后将重心再次移动到置于动力踏板2的脚上,在重力作用下,动力踏板2向下运动,为滑板车提供连续的驱动力,如此往复循环,以实现滑板车的持续向前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需要减速和制动时,可利用置于可伸缩底盘1上的脚将脚踏板10下蹬,这时摩擦板11也将一同向后下方翻转,由此底面接触在转向后桥3的转向轮上而依靠两者间的摩擦进行减速。转向时可利用转向后桥3上的转向轮绕竖直固定轴旋转的方式来调整滑板车运动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