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4621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及代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锻炼身体和休闲娱乐运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滑板车是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运动器材,它既可以作为休闲娱乐的健身运动器具,又可以作为临时的交通代步工具,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及携带方便等优点,深受国内外青少年的青睐,迅速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和应用。

市场上最常见的双轮滑板车,是由踏板、设于踏板前部的车把、前叉和前轮以及设于踏板后部的后轮构成,其不足之处是无法进行折叠,占用空间大,搬运、存储不方便。市场上还存在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其不足之处在于,折叠机构复杂,折叠费力,折叠后不稳定,太易展开,把手、立管易左右转动,把手不能折叠,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通过在斜管与车架连接处设置简单的折叠机构,无需弯腰即可实现滑板车的折叠,展开时可单手操作,折叠与展开操作省力、方便;通过在车头和车尾设置卡接机构,可防止折叠后自动展开及把手组左右转动,而且可折叠把手,缩减占用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包括:

把手组,包括一对把手和一立管,在该立管上活动连接一收纳扣;

前叉组,包括一前叉管和一前轮,该前叉管套设于立管外,与立管滑动连接;

斜管组,包括一斜管,该斜管前端套设于前叉管上,与前叉管转动连接;

车架组,包括一车架和一后轮,车架前端与斜管后端铰接,车架后端固定连接一可与收纳扣卡接的卡接件。

进一步地,收纳扣通过一套设于立管上的第一回位弹簧与立管活动连接,该第一回位弹簧位于收纳扣和把手之间。

进一步地,收纳扣通过一设置于立管上的马达钉限位。

进一步地,把手可沿立管指向前轮方向进行折叠。

进一步地,收纳扣包括一对卡环,用于卡接折叠后的把手。

进一步地,卡接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车架后端的一对折叠固定片和连接该对折叠固定片的一折叠固定杆,收纳扣包括一可与该折叠固定杆卡接的卡钩。

进一步地,车架前端通过一横轴铰接一折叠件,该折叠件包括一向上的卡位块,斜管后端开有一与卡位块尺寸配合并可卡接的卡位槽。

进一步地,折叠件还包括装设于其横轴两端的可使卡位块向上回位的第二回位弹簧。

进一步地,车架前端固定连接一第一固定块,通过该第一固定块上的一横轴与斜管后端铰接。

进一步地,在斜管后端和车架前端之间装设一第二固定块,以消除晃动间隙,该第二固定块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踩压折叠件可进行滑板车的折叠,无需弯腰,折叠省力、方便。折叠状态下,收纳扣与折叠固定杆有效结合,可以很好地防止滑板车的把手组左右转动,结构更加牢固,而且可以防止滑板车自动展开,便于提携。展开时单手就可操作,操作简单。展开状态下折叠件上的回位弹簧可自动使卡位块卡接于卡位槽内,稳定展开状态。另外,把手可折叠并卡接于收纳扣内,节省折叠空间,更便于提携和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滑板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滑板车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滑板车爆炸图。

图4为折叠机构爆炸图。

图5为折叠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折叠机构在折叠前示意图。

图7为折叠机构在折叠后示意图。

图8为折叠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卡接机构的立体图。

图10为卡接机构卡接把手的立体图。

图11为收纳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立管,3-收纳扣,4-第一回位弹簧,5-马达钉,6-前叉管,7-前轮,8- 斜管,9-折叠件,10-第一特殊螺丝,11-第一固定块,12-第二固定块,13-第一特殊螺帽,14-第二特殊螺帽,15-第二回位弹簧,16-车架,17-后轮,18-折叠固定片,19-折叠固定杆,20-第二特殊螺丝,21-第三特殊螺丝,22-第三特殊螺帽,23-卡钩,24-卡环,25-凹槽,26-第一通孔,27-第二通孔,28-卡位块,29-卡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区分各部件,便于说明,并不限制是否相同,具体应以其结构和功能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包括把手组、前叉组、斜管组和车架组,把手组包括一对把手1和一立管2,前叉组包括一前叉管6和一前轮7,斜管组包括一斜管8,车架组包括一车架16和一后轮17。图1、图2为滑板车折叠状态下的结构图,图3为滑板车各部件爆炸图。

在斜管8后端和车架16前端连接处设有折叠机构,包括多个能够实现折叠的部件,如图4所示。车架16前端(图4中右端)开有一凹槽25,第一固定块11卧在该凹槽25内并固定,以第一特殊螺帽13作为横轴与斜管8进行铰接,螺帽头部由第一特殊螺丝10拧紧。该凹槽25底部含有第一通孔26,第一固定块11底部含有与第一通孔26正对且大小一致的第二通孔27。折叠件9为折叠机构的限位部件,含有一向上的卡位块28,如图8所示。在斜管8底部含有一开口向下的与卡位块28对应且尺寸配合的卡位槽29,如图6、图7所示,为使结构清楚显示,对圆圈内部分进行了放大。该折叠件9通过第二特殊螺帽14铰接于车架16上,螺帽头部由第一特殊螺丝10拧紧,具体位于车架16下方,卡位块28穿过第一通孔26和第二通孔27与斜管8的卡位槽29卡接,如图6所示。在第二特殊螺帽14两端装设有两个第二回位弹簧15,该弹簧对折叠件9有向上的作用力,当滑板车处于展开状态下,卡位槽29正对卡位块28,卡位块28在第二回位弹簧15向上的作用力下向上移动,卡接于卡位槽29内,对斜管8进行限位,如图6所示。当人为向下(图5所示箭头方向)按压折叠件9时,卡位块28就会脱离卡位槽29,不再对斜管8限位,斜管8通过向后转动实现折叠,如图7所示。为消除斜管8后端与车架16前端之间的间隙,还设有一第二固定块12,卡接于第一固定块11上,该第二固定块12具有消除晃动间隙的功能,材料为具有弹性且耐磨的橡胶材质。

在车头和车尾设有卡接机构,主要包括收纳扣3、第一回位弹簧4、折叠固定片18和折叠固定杆19,如图9所示。在立管2上套设有一收纳扣3,该收纳扣3靠近把手1的一端连 接一第一回位弹簧4,该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立管2上,可对收纳扣3施加一沿立管2方向的弹力,可使收纳扣3在弹力束缚下沿立管2移动。在立管2上还设有一马达钉5,对收纳扣3进行限位。收纳扣3结构如图11所示,两侧各设有一圆形卡环24,由于把手1可沿立管2折叠,折叠后可卡接于该两个卡环24内,减少折叠占用空间,如图10所示;收纳扣3靠近车架16的一侧含有一卡钩23,该卡钩23在折叠状态下与车架16后端的卡接件卡接。

卡接件结构如图12所示,主要包括两个折叠固定片18和一折叠固定杆19。如图3所示,折叠固定片18通过第二特殊螺丝20和第三特殊螺帽22固定于车架16后端两侧,在折叠固定片18的端部通过第三特殊螺丝21连接折叠固定杆19。当滑板车折叠后,收纳扣3的卡钩23会自动与折叠固定杆19卡接。展开滑板车时,通过向把手1方向按压马达钉5,可使卡钩23脱离折叠固定杆19,结束卡接。

滑板车在骑行时为展开状态,卡位块28卡接于卡位槽29内进行限位,稳定展开状态。折叠时,可直接脚踩折叠件9,无需弯腰,卡位块28脱离卡位槽29,斜管8向后转动进行折叠;立管2滑入前叉管6内,卡钩23卡接折叠固定杆19,可防止折叠后自动展开及把手组左右转动;把手1折叠并卡接于卡环24,进一步缩减占用空间,整个折叠操作省力、方便。展开时单手可进行操作,把手1脱离卡环24并完全打开;按压马达钉5,第一回位弹簧4向把手1方向拉动收纳扣3,使卡钩23脱离折叠固定杆19;向前转动斜管8展开,第二回位弹簧15向上推动折叠件9,卡位块28又卡接于卡位槽29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