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瓶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1014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瓶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瓶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钢瓶运输装置是一种运输钢瓶的工具,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节省大量体力,钢瓶运输装置已逐渐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的工厂中。钢瓶通常用于储存液化气体,为了安全,应避免钢瓶倾倒或与其他物体碰撞,特别是在钢瓶在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钢瓶的固定。

为了保证气体钢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倾倒而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现有的钢瓶运输装置一般通过两根金属链条对钢瓶进行固定。但是,通过金属链条固定钢瓶存在以下缺陷:

1.使用链条固定气体钢瓶不牢靠,特别是当推车只需要运输少量钢瓶时,链条不能完全贴合钢瓶表面,在运输过程中可能由于颠簸或其他原因造成钢瓶与推车架碰撞,引发气体泄露或内部气体膨胀造成物理爆炸。

2.不同的钢瓶,尺寸存在差异,钢瓶运输装置难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钢瓶运输情况,若采用尺寸不匹配的钢瓶运输装置运输钢瓶,很容易出现固定不牢靠导致气瓶倾倒而造成紧急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瓶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钢瓶运输装置对钢瓶固定不牢靠,易松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瓶运输装置,包括一框架和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至少一个夹持机构。

可选的,每个夹持机构均包括:一固定杆、一扭簧以及两个夹片,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扭簧和所述两个夹片均套置在所述固定杆上,且所述扭簧位于两个夹片之间。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中间具有环形凹槽,所述扭簧和所述两个夹片均套置在所述环形凹槽上。

可选的,每个夹片均包括:一手柄、一压板以及至少一个夹卡圈;所述手柄与所述压板连接,并位于所述压板的一侧;所述至少一个夹卡圈固定在所述压板的另一侧。

可选的,每个夹片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夹卡圈内侧的橡胶垫。

可选的,所述手柄可旋转的连接于所述压板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框架包括底盘和和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的架体,所述至少一个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底盘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夹持机构下方。

可选的,所述架体包括若干钢管,所述若干钢管焊接形成所述架体。

可选的,所述架体的上端具有一把手。

可选的,所述框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架体下的若干轮子。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瓶运输装置中,利用夹持机构固定钢瓶,方便实用,且固定牢靠,不易松脱,降低推车在运输钢瓶过程中钢瓶发生碰撞和倾倒的风险,使钢瓶运输的稳定性提高;进一步,夹持机构的夹持尺寸有一定的范围,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钢瓶的夹持。钢瓶运输稳定性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框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瓶运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某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1-架体;110-把手;12-底盘;13-轮子;21-夹卡圈;22-压板;23-手柄;24-固定杆;扭簧-2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钢瓶运输装置运送钢瓶时的固定不稳定,钢瓶易发生碰撞产生安全风险的问题,以及钢瓶运输装置适应性不同尺寸钢瓶运输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瓶运输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权利要求书和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参阅图1~2钢瓶运输装置主要有框架和设置于框架上的两个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用于夹持钢瓶,保证在钢瓶运输的过程中不会从推车上掉下来。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很合理的推知设置任意多个夹持机构的更多方案,所以夹持机构的数量并不限定两个。

参阅图1,其示出了框架的示意图,框架包括架体11和设置于架体11上的底盘12,底盘12用于承托钢瓶,底盘12可以是一块具有一定强度的板(例如:钢板、铝板,木板等),也可以由若干钢管或条形板拼接而成。较佳的,为了保护钢瓶,减小钢瓶与框架的碰撞,可以在底盘12上设置橡胶垫或其他柔性部件。其中,底盘12位于两个夹持机构下方,在使用的时候,夹持机构撑开,然后将钢瓶放置在底盘12上,并由夹持机构夹持住。夹持机构具有一定的张合度,根据不同钢瓶直径的尺寸,夹持机构所能夹持的钢瓶的尺寸范围大约为15cm~25cm。

进一步,架体11由若干钢管焊接组成,所形成的架体11上端具有一把手110,用于推动钢瓶运输装置,并控制钢瓶运输装置的移动方向。具体的,架体11的底部包括水平布置的四个钢管,四个钢管焊接形成一个矩形,在矩形的四个角处各安装一个轮子13,轮子13优选为万向轮。底盘12水平或稍微倾斜的焊接在四个钢管一侧。在水平布置的四个钢管上焊接一n形钢管,n形钢管上部折弯形成把手110,在n形钢管和水平布置的四个钢管之间还包括若干连接钢管,用于提高架体11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很显然,轮子13还可以设置在架体11下的其他位置,其具体位置可以根据钢瓶运输装置整体重心位置而定。

具体的,每个夹持机构均包括:一固定杆24、一扭簧25以及两个夹片,固定杆24固定在框架上,一般是焊接在底盘12一侧的边缘处。扭簧25和两个夹片均套置在固定杆24上,且扭簧25位于两个夹片之间,扭簧25的两个伸出部分别按压在两个夹片上,从而使两个夹片的一端在自然状态下紧紧压在一起,当按压夹片的另一端时,两个夹片张开,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大小的容纳空间,以便于钢瓶放入其中。在图3~4中隐藏了扭簧25和固定杆24,且仅显示了部分压板22,图3示出了夹持机构处于一较大张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夹持机构处于一较小张开状态的示意图,所以夹持机构的夹持尺寸有一定的调控范围,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钢瓶的夹持。

详细的,扭簧25具有扭簧孔,两个夹片均具有穿孔,扭簧25通过扭簧孔套置在固定杆24上,两个夹片通过穿孔套置在固定杆24上。夹片套置在固定杆24上的另一种实施可以是在夹片上设置抱箍,抱箍安装在固定杆24,一般抱箍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扭簧25由一根钢丝螺旋缠绕形成,钢丝的两端作为扭簧的施力部,分别作用在两个夹片上,很显然,这里扭簧25的作用是施加固定钢瓶的作用力。

为了防止两个夹片上下滑动,可在固定杆24的中间部分设置环形凹槽,扭簧25和两个夹片均套置在环形凹槽上,并且夹片上的穿孔的直径小于固定杆24两端的直径,以防止其上下滑动。当然为了便于安装(套置),也可以选用穿孔大于固定杆24两端的直径夹片,在套置到固定杆24上后再在夹片两端(或仅在下端)设置阻挡部件。

为了防止两个夹片上下滑动,本实施例中提供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固定杆24为一等直径的钢管,夹片和扭簧25套置在等直径的钢管上后,确定固定位置,然后等直径的钢管上设置阻挡部件,阻挡部件位于夹片的两端,其结构原理和上述的具有凹槽的固定杆上设置的阻挡部件类似。

具体的,每个夹片均包括:一手柄23、一压板22以及两个夹卡圈21;手柄23安装于所述压板22上,并位于所述压板22的一侧,手柄23用于给夹片施加作用力,以使两个夹片张开。两个夹卡圈21固定在压板22上,并位于压板22的另一侧,用于夹持钢瓶,夹卡圈21呈圆弧状,在圆弧状的夹卡圈21内侧设置橡胶垫(图中为示出),以保护钢瓶。更具体的,两个夹卡圈21互相平行的固定在压板22上,其中一个夹片的夹卡圈21与另一个夹片的夹卡圈21组合,共同来夹持钢瓶。手柄23可以安装在压板22略靠上的地方,其具体位置根据人体正常身高,以便于扶持为设计标准。

很显然,一个夹片上设置两个夹卡圈21是为了保证夹持的稳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的是,在一个夹片上设置一个夹卡圈21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夹卡圈21也是可实施的方案。

较佳的,为了避免手柄23碰触到使用者,手柄23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压板22上。手柄23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贴合在压板22上,在需要夹持钢瓶的时候,旋转一定角度,以便于施加作用力。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瓶运输装置中,利用夹持机构固定钢瓶,方便实用,且固定牢靠,不易松脱,降低推车在运输钢瓶过程中钢瓶发生碰撞和倾倒的风险,使钢瓶运输的稳定性提高;进一步,夹持机构的夹持尺寸有一定的范围,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钢瓶的夹持。钢瓶运输稳定性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