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4395发布日期:2018-11-24 10:4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外管和内管的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装置安装在交通车辆、比如机动车中。转向装置根据转动方向盘的车辆驾驶员的操作来使转向轴旋转并将转向轴的旋转传递至齿条。

转向装置具有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中的至少一者将转向轴支承成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

在转向装置中,内管的一部分配装在外管内。在车辆的正常行驶过程期间,内管固定至外管。具体地,外管中形成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狭缝。当外管从径向外侧被紧固时,由于形成在外管中的狭缝而使外管弹性变形以减小内径。因此,内管被外管紧固,使得内管被固定至外管。

一些转向装置具有形成在外柱中的键锁孔,并且锁定转向轴的转向锁装置的锁键插入到该键锁孔中。

当在转向轴被锁定的情况下操作方向盘时,扭转力被施加在外管上。此扭转力在外管的位于键锁孔与狭缝之间的部分上产生旋转扭矩。由于旋转扭矩引起的应力在外管中的狭缝的周边边缘处集中,因而外管可能破裂。因此,有必要为外管提供抗破裂的措施。

日本专利no.5076963公开了下述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中,在外管中形成有狭缝,狭缝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外管的中央轴线倾斜。因此,狭缝与键锁孔之间的距离可以被增大,这可以提高外管的机械强度。

然而,根据日本专利no.5076963的转向装置不能减小外管中的狭缝的周边边缘上的应力。此外,不能确保根据装配有该转向装置的车辆的类型而在狭缝与键锁孔之间有足够的距离,这可能使得难以提高外管的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外管中的狭缝的周边边缘上的应力的转向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转向装置包括:内管,该内管沿轴向方向延伸;外管,该外管通过从外侧紧固内管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来固定内管,并且该外管具有第一狭缝,该第一狭缝在外管的内周表面与外周表面之间延伸穿过外管并沿轴向方向延伸;一对夹持托架,所述一对夹持托架设置成使得夹持托架面向彼此并且其间具有第一狭缝,并且所述一对夹持托架从外管的外周表面沿与轴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以及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连接至夹持托架中的一个夹持托架并且还连接至连接区域,该连接区域是外管的外周表面的区域并且定位成比第一狭缝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更靠轴向方向上的一侧。

根据本公开的转向装置可以减小外管中的狭缝的周边边缘上的应力。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转向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外管和内管的平面图;以及

图4是图1中所示的转向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包括内管、外管、一对夹持托架和加强构件。内管沿轴向方向延伸。外管通过从外侧紧固内管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来固定内管。第一狭缝在外管的内周表面与外周表面之间延伸穿过外管并沿轴向方向延伸。夹持托架设置成使得夹持托架面向彼此并其间具有第一狭缝且从外管的外周表面沿与轴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加强构件连接至夹持托架中的一个夹持托架并且还连接至连接区域,其中,连接区域为外管的外周表面的区域并且定位成比狭缝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更靠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第一构型)。

根据第一构型,当扭转力被施加至外管的比连接区域更靠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时,扭转力作为旋转扭矩被从外管的外周表面的连接区域传递至加强构件。由旋转扭矩引起的应力被从加强构件传递至夹持托架中的一个夹持托架。由于狭缝在外管中形成为比连接区域更靠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另一侧,因而减小了施加至狭缝的周边边缘的应力。

在第一构型中,转向装置还包括倾斜托架和上托架。倾斜托架沿夹持托架面向彼此的方向保持夹持托架。上托架固定至倾斜托架并且还固定至配备有该转向装置的车辆的框架(第二构型)。

根据第二构型,传递至加强构件的应力通过夹持托架、倾斜托架和上托架中的一者被传递至车辆的框架。因此,可以使传递至加强构件的应力返回至外管的可能性减小。

在第一构型或第二构型中,转向装置还包括第二狭缝。第二狭缝沿与第一狭缝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第二狭缝在外管的内周表面与外周表面之间延伸穿过外管并连接至第一狭缝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第三构型)。

根据第三构型,第二狭缝形成在外管中,由此可以减小第一狭缝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可以减小由内管和外管形成的转向柱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

在第三构型中,加强构件包括管连接部。管连接部连接至外管的连接区域。管连接部在第二狭缝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狭缝在第二狭缝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第四构型)。

根据第四构型,当外管通过从外侧紧固内管而固定内管时,外管容易变形以减小内径。因此,在车辆的正常行驶期间,可以防止内管相对于外管移动。

在第一构型至第四构型中的一者中,转向装置还包括键锁孔。键锁孔在外管中形成为比连接区域更靠轴向方向上的一侧,并且键锁孔在外管的内周表面与外周表面之间延伸穿过外管。装备有转向装置的车辆的转向锁装置的锁键可以插入键锁孔中(第五构型)。

根据第五构型,车辆的方向盘的旋转被锁键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方向盘被强制旋转并且由此扭转力被施加至外管时,也可以使施加至外管中的第一狭缝的周边边缘的应力减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或等同的零部件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不重复对其进行描述。为了便于说明,附图中的构型可以以简化或示意性方式示出,或者一些部件可以以简化的方式示出。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为沿线a-a截取的图1中所示的转向装置100的截面图。在图1中,图2中所示的转向轴1和方向盘9未被示出。

参照图1。转向装置100包括外管2、内管3、一对夹持托架4a、4b、倾斜托架5、上托架6、加强构件7以及杆8。倾斜托架5具有臂部51a、51b。

为了下面的描述,将图1中所示的中央轴线l1的延伸方向定义为轴向方向。将轴向方向上外管2所设置于的一侧定义为轴向方向上的一侧。将轴向方向上内管3所设置于的一侧定义为轴向方向上的另一侧。

参照图1,将垂直于轴向方向并且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51b面向彼此所沿的方向定义为横向方向。将横向方向上臂部51a所设置于的一侧定义为左侧。将横向方向上臂部51b所设置于的一侧定义为右侧。

参照图1,将既垂直于轴向方向又垂直于横向方向的方向定义为竖向方向。因此,竖向方向是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51b延伸所沿的方向并且竖向方向与轴向方向相交。将竖向方向上托架6所设置于的一侧定义为上侧。将竖向方向上杆8所设置于的一侧定义为下侧。

转向轴1

参照图2,转向装置100还包括转向轴1和方向盘9。转向轴1设置成以中央轴线l1为中心并且绕作为旋转轴线的中央轴线l1旋转。

转向轴1具有外轴11和内轴12。外轴11设置成比内轴12更靠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一侧,并且内轴12设置成比外轴11更靠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另一侧。

内轴12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至中间轴(未示出)。内轴12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通过锯齿状联接件而连接至外轴11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外轴11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连接至方向盘9。转向轴1随着方向盘9一起旋转。转向轴1将方向盘9的旋转通过中间轴等传递至齿条(未示出)。

内轴12的通过锯齿状联接件而连接至外轴11的部分可以与外轴11一起滑动。如后面将要描述的,当内管3相对于外管2沿轴向方向移动时,内轴12相对于外轴11沿轴向方向移动。

外管2

参照图2,外管2呈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筒状的形状并且设置成以中央轴线l1为中心。外管2设置成使得外管2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定位成比内管3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更靠轴向方向上的一侧。

外管2容置转向轴1的一部分。具体地,外管2容置转向轴1的外轴11的除了外轴11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之外的部分。

轴承25压配合在外管2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处。轴承25将外轴11保持成使得外轴11绕作为旋转轴线的中央轴线l1旋转。

图3是容置内管3的位于轴向方向上一侧的端部的外管2的平面图。图3对应于从下方观察时的图1中所示的外管2和内管3的视图。

参照图3,外管2具有狭缝20。狭缝20在外管2的外周表面与内周表面之间沿竖向方向延伸穿过外管2。从下方观察时,狭缝20呈大致t形形状。狭缝20关于包括中央轴线l1且平行于竖向方向的平面对称。

狭缝20具有狭缝21、22。狭缝21、22中的每个狭缝均在外管2的外周表面与内周表面之间沿竖向方向延伸穿过外管2。

狭缝21形成为沿轴向方向延伸。狭缝21的位于轴向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是敞开的。狭缝21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定位成比外管2的轴向方向上的中点更靠轴向方向上的另一侧。此外,狭缝21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连接至狭缝22。

狭缝22在下述区域形成在外管的外周表面中:该区域比外管2的轴向方向上的中点更靠轴向方向上的另一侧。狭缝22形成为沿横向方向(外管2的圆周方向)延伸。狭缝22垂直于狭缝21。

如稍后将详细描述的,连接区域26是外管2的与图1中所示的加强构件7的管连接部71连接的区域。连接区域26定位成比狭缝22(狭缝20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更靠轴向方向上的一侧。

外管2还具有键锁孔23。键锁孔23是在外管2的外周表面与内圆周表面之间延伸穿过外管2的大致矩形孔。键锁孔23定位在形成于外管2中的狭缝22与外管2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之间。此外,键锁孔23在外管2中定位成比连接区域26更靠轴向方向上的一侧。

转向锁装置(未示出)的锁键被插入键锁孔23中。当配备有转向装置100的车辆的驾驶员拔出点火钥匙(未示出)时,锁键被配装在形成于外轴11中的锁槽11a(参见图2)中。这使得转向轴1不能相对于外管2旋转。因此,在点火钥匙已被拔出时,方向盘9的旋转被限制,这可以防止配备有转向装置100的车辆被盗。

内管3

参照图2,内管3呈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筒状的形状并且设置成以中央轴线l1为中心。内管3容置转向轴1的一部分。具体地,内管3容置转向轴1的内轴12的除了内轴12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之外的部分。

内管3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从外管2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侧配装到外管2中。当外管2如后面将描述的那样紧固内管3时,内管3被固定至外管2。

夹持托架4a、4b

参照图1,夹持托架4a、4b从外管2的外周表面向下延伸。夹持托架4a、4b设置成在其间具有狭缝21的情况下面向彼此。因此,当从轴向方向观察转向装置100时,夹持托架4a、4b设置成面向彼此并且夹持托架4a、4b之间具有中央轴线l1。

图4为转向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在图4中,中央轴线l1设置成成与外管2和内管3中的每一者的中心线一致。在图4中,横向轴线h1设置成与螺栓85的中心线一致。

参照图4,夹持托架4b具有侧壁41b和安装部42b。

侧壁41b呈垂直于横向方向设置的大致平板形状并且沿轴向方向伸长。侧壁41b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通孔411b。通孔411b沿横向方向延伸穿过侧壁41b。具体地,通孔411b是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在侧壁41b的左侧表面与右侧表面之间延伸穿过侧壁41b的长形孔。

当从左侧观察夹持托架4b时,安装部42b呈大致u形。安装部42b具有连接部分421b和固定部分422b。

连接部分421b呈垂直于竖向方向的平板形状并且设置成从侧壁41b的左侧表面向左侧突出。固定部分422b分别从连接部分421b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向上延伸。固定部分422b各自呈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平板形状。固定部分422b的上端部各自均具有与外管2的外周表面的形状对应的弧形形状。当固定部分422b的上端部通过焊接而固定至外管2的外周表面时,夹持托架4b被固定至外管2的外周表面。

夹持托架4a的形状与夹持托架4b相似。具体地,夹持托架4a具有侧壁41a和安装部42a。

侧壁41a呈垂直于横向方向设置的大致平板形状并且沿轴向方向伸长。侧壁41a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通孔411a。通孔411a沿横向方向延伸穿过侧壁41a。具体地,通孔411a是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在侧壁41a的左侧表面与右侧表面之间延伸穿过侧壁41a的长形孔。

当从右侧观察夹持托架4a时,安装部42a呈大致u形。安装部42a具有连接部分421a和固定部分422a。

连接部分421a呈垂直于竖向方向的平板形状并且设置成从侧壁41a的右侧表面向右侧突出。固定部分422a分别从连接部分421a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向上延伸。固定部分422a各自呈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平板形状。固定部分422a的上端部各自呈与外管2的外周表面的形状对应的弧形形状。当固定部分422a的上端部通过焊接固定至外管2的外周表面时,夹持托架4a固定至外管2的外周表面。

加强构件7

参照图4,加强构件7在从横向方向观察时是大致l形的构件。加强构件7具有管连接部71和托架连接部72。

管连接部71呈垂直于轴向方向并沿竖向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管连接部71在横向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狭缝22在横向方向上的长度。管连接部71的下端部连接至托架连接部72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

管连接部71的上端部呈与外管2的外周表面的形状对应的弧形形状。管连接部71的上端部例如通过焊接连接至外管2的外周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中所示,管连接部71的上端部连接至外管2的外周表面中的连接区域26。换言之,管连接部71的上端部连接至外管2的外周表面的下述区域:该区域定位成比狭缝20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更靠轴向方向上的一侧。

托架连接部72呈垂直于竖向方向并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托架连接部72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连接至管连接部71的下端部。托架连接部72的位于轴向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例如通过焊接连接至夹持托架4b。

倾斜托架5

参照图4,倾斜托架5在从轴向方向观察时呈大致u形。在夹持托架4a、4b安装在外管2的外周表面上的情况下,倾斜托架5设置成从上方覆盖外管2和夹持托架4a、4b。倾斜托架5具有臂部51a、51b和连接板52。

臂部51a、51b是各自呈沿竖向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的构件并且设置成与横向方向大致垂直。臂部51a、51b设置成从横向方向将夹持托架4a、4b保持在臂部51a与臂部51b之间。具体地,臂部51a定位成比夹持托架4a更靠左侧,并且臂部51b定位成比夹持托架4b更靠右侧。因此,臂部51a、51b设置成在横向方向上将夹持托架4a、4b保持在臂部51a与臂部51b之间。换言之,臂部51a、51b在横向方向上面向彼此并且其间具有中央轴线l1。

参照图1,在倾斜托架5的安装状态下,臂部51a、51b的上端部定位成比外管2更靠上侧。臂部51a、51b的下端部定位成比夹持托架4a、4b更靠下侧。

参照图4,臂部51a具有通孔511a。通孔511a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穿过臂部51a。因此,通孔511a在臂部51a的右侧表面与左侧表面之间延伸穿过臂部51a。通孔511a是沿竖向方向伸长的孔。

臂部51b具有通孔511b。通孔511b沿横向方向延伸穿过臂部51b。因此,通孔511b在壁部51b的右侧表面与左侧表面之间延伸穿过臂部51b。通孔511b是沿竖向方向伸长的孔。

连接板52呈垂直于竖向方向的平板形状并且设置成比外管2更靠上侧。连接板52将臂部51a和臂部51b连接至彼此。

上托架6

参照图4,上托架6具有基部61和安装部62a、62b。

基部61在从轴向方向观察时呈大致u形(倒u形)并且设置成比外管2更靠上侧。基部61的左侧端部61a连接至安装部62a。基部61的右侧端部61b连接至安装部62b。当基部61的左侧端部61a被焊接至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并且基部61的右侧端部61b被焊接至倾斜托架5的臂部51b时,倾斜托架5被固定至上托架6。

安装部62a、62b各自呈垂直于竖向方向的平板形状并通过螺栓等(未示出)固定至配备有转向装置100的车辆的框架。

杆8

杆8用于对连接至转向轴1的方向盘9的位置进行调节。

参照图1,杆8设置在倾斜托架5的左侧。杆8安装成能够绕垂直于中央轴线l1且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横向轴线h1旋转。

下面将描述杆8的安装。如图1中所示,倾斜托架5设置成从上方覆盖固定有夹持托架4a、4b的外管2。此时,夹持托架4a、4b和倾斜托架5被定位。具体地,参照图4,夹持托架4a、4b和倾斜托架5定位成使得横向轴线h1穿过夹持托架4a的通孔411a、夹持托架4b的通孔411b和倾斜托架5的通孔511a、511b。因此,当从横向方向观察时,夹持托架4a的通孔411a、夹持托架4b的通孔411b以及倾斜托架5的通孔511a、511b彼此重叠。

在定位之后,螺栓85的杆部87被安置成与横向轴线h1一致。接着,螺栓85被从左侧插入穿过杆的通孔8a、夹持托架4a的通孔411a、夹持托架4b的通孔411b以及倾斜托架5的通孔511a、511b。螺栓85的杆部87的前端部871从夹持托架4b向右侧突出。在杆部87的从夹持托架4b向右侧突出的前端部871上配装有螺母88。因此,杆8被安装成能够绕横向轴线h1旋转。

内管3的固定

当杆8处于锁定位置时,内管3被固定至外管2。在这种状态下,内管3不能相对于外管2移动,使得方向盘9在轴向方向上的运动受到限制。

当杆8处于锁定位置时,方向盘9在竖向方向上的运动也受到限制。运动在竖向方向上的这种限制将在后面描述。

在下文中,将描述内管3的固定。参照图4,螺栓85的头部86和配装在螺栓85的杆部87的前端部871上的螺母88在横向方向上将夹持托架4a、4b和倾斜托架5保持在头部86与螺母88之间。当驾驶员将杆8移动至锁定位置时,设置在杆8与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之间的凸轮81比杆处于解锁位置时向右侧移动得远。当凸轮81向右侧移动时,螺栓85的头部86和螺母88的用来在横向方向上将倾斜托架5保持在头部86与螺母88之间的力比杆8处于解锁位置时的力大。

因此,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与臂部51b之间的间隙变小。夹持托架4a与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接触,并且夹持托架4b与倾斜托架5的臂部51b接触。随着臂部51a与臂部51b之间的间隙变小,夹持托架4a与夹持托架4b之间的横向方向上的间隙也变小。

随着夹持托架4a与夹持托架4b之间的间隙变小,外管2弹性变形以减小狭缝21的间隙。因此,外管2变形以减小其内径,并且由此从外侧紧固并保持内管3。以此方式,内管3被固定至外管2。

方向盘9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的调节

参照图1,当驾驶员操作杆8以将杆8移动至解锁位置时,凸轮81随着杆8旋转而向左侧移动。当凸轮81向左侧移动时,螺栓85的头部86和螺母88的保持力减小。因此,夹持托架4a与夹持托架4b之间的间隙变大,使得内管3从外管2的紧固中释放。当内管3从紧固中释放时,内管3变得能够相对于外管2沿轴向方向移动。驾驶员可以通过使方向盘9沿轴向方向移动来调节方向盘9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方向盘9在竖向方向上的位置的调节

如上所述,当杆8处于锁定位置时,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与臂部51b之间的间隙较小。因此,当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将夹持托架4a的侧壁41a向左侧推压时,作用在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与夹持托架4a的侧壁41a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当倾斜托架5的臂部51b将夹持托架4b的侧壁41b向右侧推压时,作用在倾斜托架5的臂部51b与夹持托架4b的侧壁41b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因此,夹持托架4a、4b变得不能相对于倾斜托架5在竖向方向上移动,使得限制了方向盘9在竖向方向上的移动。

如上所述,当杆8处于解锁位置时,螺栓85的头部86和螺母88的保持力较小。由于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51b的用来将夹持托架4a、4b保持在臂部51a与51b之间的力较小,所以固定有夹持托架4a、4b的外管2能够相对于倾斜托架5沿竖向方向移动。驾驶员可以通过使方向盘9沿竖向方向移动来调节方向盘9在竖向方向上的位置。

狭缝21、22上的应力的减小

参照图1,加强构件7的管连接部71连接至连接区域26,连接区域26是外管2的外周表面的比狭缝22更靠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区域。加强构件7的托架连接部72连接至夹持托架4b。因此,当对外管2施加扭转力时,施加至狭缝20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的应力可以被减小。

首先,将对转向装置100不包括加强构件7的情况下施加至狭缝20的应力进行描述。

如上所述,当已拔出点火钥匙时,方向盘9的旋转通过插入键锁孔23中的锁键被限制。尽管方向盘9的旋转被限制,当方向盘9被强制旋转时,扭转力被施加至外管2。

施加至外管2的扭转力作为旋转扭矩被传递至狭缝20。由于狭缝22最靠近狭缝20中的键锁孔23,所以由旋转扭矩引起的应力集中在外管2中的狭缝22的周边边缘处。当施加至外管2中狭缝22的周边边缘的应力超过外管2的机械强度时,则在外管2中可能出现诸如裂纹之类的损坏。

相反地,当转向装置100包括加强构件7时,加强构件7的管连接部71在连接区域26处连接至外管2,其中,连接区域26是比狭缝22更靠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区域。因此,加强构件7的管连接部71在如下的位置处设置在外管2的外周表面上,该位置比狭缝20中最靠近键锁孔23的狭缝22更靠近键锁孔23。

因此,当对外管2施加扭转力时,由于旋转扭矩引起的应力在被施加至狭缝22之前被施加至外管2的外周表面与加强构件7之间的连接部。由于加强构件7的托架连接部72连接至夹持托架4b的安装部42b,所以由旋转扭矩引起的应力通过加强构件7被传递至夹持托架4b。因此,减小了施加至狭缝22的应力并且可以防止由旋转扭矩引起的应力在狭缝22处集中。

当杆8处于锁定位置时,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51b将夹持托架4a、4b保持在臂部51a与51b之间。倾斜托架5固定至上托架6,并且上托架6固定至车辆的框架(未示出)。因此,通过加强构件7传递至夹持托架4b的应力通过倾斜托架5和上托架6传递至车辆的框架。由于通过加强构件7传递至夹持托架4a的应力被再次传递至外管2的可能性可以被降低,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外管2由于扭转力而破裂。

参照图1,由于旋转扭矩引起的应力通过转向装置100中的两条路径被传递至车辆的框架。具体地,由于旋转扭矩引起的应力通过加强构件7至夹持托架4b或者从外管2的外周表面直接至夹持托架4a、4b而被传递至车辆的框架。由于由旋转扭矩引起的应力留在外管2中的可能性降低,因而可以进一步防止外管2由于扭转力而破裂。

加强构件7的管连接部71连接至下述连接区域:该连接区域是外管2的外周表面的区域并且定位成比狭缝20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更靠轴向方向上的一侧。只要加强构件7的管连接部71连接至外管2的外周表面中的此区域,狭缝20的形状就不受限制。即使在例如由于外管2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根据车辆的类型受到限制从而使狭缝20的形状与图2中所示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下,施加至狭缝20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的应力也可以被减小。

除了狭缝21之外,外管2中还形成有狭缝22。形成在外管2中的狭缝22允许外管2容易地弹性变形以减小内径。由此,狭缝21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可以被减小,使得转向柱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可以被减小。

在加强构件7中,管连接部71在横向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狭缝22在横向上的长度。因此,当外管2在横向方向上被保持在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51b之间时,外管2容易弹性变形以减小内径,并且外管2的用来紧固内管3的力增大。在车辆正常行驶期间,可以防止内管3相对于外管2移动。

修改示例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在外管2中形成有键锁孔23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示例。在外管2中形成有键锁孔23并不是必须的。即使在外管2中没有形成键锁孔23,在由于某种原因而将扭转力施加至外管2的比狭缝22更靠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时,也可以减小施加至狭缝22的周边边缘的应力。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在外管2中形成有狭缝22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示例。在外管2中形成有狭缝22并不是必须的。当有扭转力被施加至其中没有形成狭缝22的外管2时,也可以减小施加至狭缝21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的周边边缘的应力。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下述示例:当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51b将夹持托架4a、4b保持在臂部51a与51b之间时,应力通过加强构件7、夹持托架4a、4b、倾斜托架5和上托架6传递至车辆的框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示例。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51b将夹持托架4a、4b保持在臂部51a与51b之间并不是必须的。当倾斜托架5的臂部51a、51b没有将夹持托架4a、4b保持在臂部51a与51b之间时,应力可能不会从夹持托架4a、4b传递至臂部51a、51b。然而,由于应力通过加强构件7传递至夹持托架4a、4b,因而可以减小施加至狭缝22的周边边缘的应力。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加强构件7的托架连接部72连接至夹持托架4b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示例。替代性地,加强构件7的托架连接部72可以连接至夹持托架4a。当加强构件的托架连接部72连接至两个夹持托架4a、4b时,难以减小夹持托架4a、4b之间的间隙。为此,期望的是加强构件的托架连接部72连接至夹持托架4a、4b中的一个夹持托架。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加强构件7是从横向方向观察时呈大致l形构件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示例。加强构件7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加强构件7的管连接部71连接至外管2的外周表面的下述连接区域26并且加强构件7的托架连接部72连接至夹持托架4a、4b中的一个夹持托架即可:连接区域26比狭缝20的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更靠轴向方向上的一侧。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狭缝22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示例。狭缝22可以沿与轴向方向相交的任何方向延伸。于是,外管2可以容易地弹性变形以减小内径,使得可以减小转向柱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管连接部71在横向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狭缝22在横向方向上的长度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示例。管连接部71在狭缝22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狭缝22在狭缝22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减小施加至狭缝22的周边边缘的应力。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此实施方式仅仅是实施本发明的示例。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面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通过对上述实施方式适当地进行修改来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