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棒存储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1449发布日期:2019-05-17 19:5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棒存储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硅棒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硅棒存储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硅片主要分8寸(大尺寸)及6寸(小尺寸)规格,硅棒线切切割下料后,将硅棒放入脱胶料架,通过中转小车将硅料送入脱胶机脱胶。脱胶料架主要为线切下料承载硅料以及脱胶下料后承载硅片的装置,根据所生产硅料尺寸的不同,所要求的装夹方式也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硅棒存储运输装置,尤其适合单晶硅棒切割后脱胶工艺流程中,端面支撑架上设有不同形状的凹槽,支撑杆设于端面支撑架的下部凹槽内,定位杆设于端面支撑架的上部凹槽内,且由于凹槽的形状不同,使得支撑杆与定位杆之间的距离不同,可以实现不同直径的硅棒的承载运输和脱胶,使得生产效率提高,成本节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棒存储运输装置,包括脱胶料架主体,还包括支撑杆、定位杆和端面支撑架,端面支撑架设于脱胶料架主体上,支撑杆设于端面支撑架的下部,定位杆设于端面支撑架的上部。

进一步的,端面支撑架设有不同形状的凹槽。

进一步的,相同形状的凹槽数量为偶数个,且对称设于端面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对称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对称。

进一步的,凹槽的形状为倒“山”形。

进一步的,凹槽的形状为倒“L”形。

进一步的,凹槽的形状为“H”形。

进一步的,支撑杆上设有防撞缓冲件。

进一步的,定位杆与脱胶料架主体之间设有缓冲件。

进一步的,脱胶料架主体的底端设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面支撑架设有不同形状的凹槽,使得凹槽具有最高点和最低点,支撑杆和定位杆通过凹槽设于端面支撑架上,通过不同形状的凹槽的不用高度的点对支撑杆和定位杆的间距进行调节,使得支撑杆与定位杆之间具有不同的间距,该装置通过调节支撑杆与定位杆的间距实现承载不同直径的硅棒的运输和脱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端面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凹槽形状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标注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凹槽形状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标注图。

图中:

1、端面支撑架 2、凹槽 3、定位杆 4、脱胶料架主体

5、支撑杆 6、万向轮 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棒存储运输装置,用于硅棒切割后脱胶工艺中硅料的存储和运输,该硅棒存储运输装置包括脱胶料架主体4,该脱胶料架主体4为多根角钢构成的框架结构,也就是,多根角钢相互垂直设置构成长方体或者立方体框架,或者其他规则的六面体框架,构成整个硅棒存储运输装置的脱胶料架主体,起到承载硅料脱胶的作用。

此外,如图2所示,该硅棒存储运输装置还包括支撑杆5、定位杆3和端面支撑架1,端面支撑架1设于脱胶料架主体4上,支撑杆5设于端面支撑架1的下部,定位杆3设于端面支撑架1的上部,也就是脱胶料架主体4用于盛装支撑杆5、端面支撑架1和定位杆3,起到支撑主体的作用。该端面支撑架1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于脱胶料架主体4的纵向前后两端,在两个端面支撑架1的顶端对称固定设有连接杆7,该连接杆7对称固定设置在端面支撑架1的横向的两端,也就是连接杆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7的两端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端面支撑架1横向的两端,将两个端面支撑架1固定连接,且两个端面支撑架1之间的距离与脱胶料架主体4的纵向长度相近,使得两个端面支撑架1能够放入脱胶料架主体4的框架的内部,连接杆7的两端分别与端面支撑架1固定连接并向外延伸一定距离,也就是,连接杆7的长度大于脱胶料座主体4的框架长度,使得两个端面支撑架1与两个连接杆7构成的整体在放置于脱胶料座主体4的框架的内部时,连接杆7的延伸段与脱胶料座主体4上端角钢框架接触,使得连接杆7卡合在脱胶料座主体4的上部,端面支撑架1悬挂于连接杆7的下部并处于脱胶料架主体4的内部。

同时,在端面支撑架1上设有不同形状的凹槽2,该凹槽2为通槽,使得支撑杆5和定位杆3能够穿过凹槽2设于端面支撑架1上,且两个端面支撑架1上的凹槽2的位置相对应。这里凹槽2的形状不同,但是,在同一端面支撑架1上相同形状的凹槽2的数量为偶数个,最小数值为2,优选的,相同形状的凹槽2的数量为两个。相同形状的凹槽2对称设于端面支撑架1的在横向上处于同一高度,在不同高度上的凹槽2在竖直方向上不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在端面支撑架1的纵向高度上,不同凹槽2在纵向上不处于同一直线上,而是相互错开设置。且在相同形状的凹槽2放入支撑杆5或定位3杆,也就是说,在相同形状的凹槽2内放入支撑杆5或者定位杆3,在这里,支撑杆5位于上部的凹槽2内,定位杆3位于下部的凹槽2内,也就是支撑杆5在定位杆3的上部,支撑杆5的作用是在硅棒脱胶后起到支撑并保护硅料不受损伤,定位杆3的作用是对硅料起到防护与夹紧定位的作用,而凹槽的作用是用来调节支撑杆5与定位杆3的间距,也就是,通过将支撑杆5与定位杆3放置在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凹槽2内,使得支撑杆5与定位杆3之间的间距不同,进而调节支撑杆5与定位杆3之间的距离。

在这里,如图3-5所示,凹槽2的形状可以是倒“山”形,也可以是倒“L”形,还可以是“H”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该形状的凹槽2有最高点和最低点,使得支撑杆5或者定位杆3位于同一凹槽2内的最高点或者最低点位置不同。如:当在端面支撑架1上部的凹槽2的形状为倒“山”形时,最高点是A点,最低点是B点,在端面支撑1架下部的凹槽2的形状为倒“L”形,最高点是C点,最低点是D点,当支撑杆5设于上部凹槽2内,定位杆3设于下部凹槽2内时,则支撑杆5与定位杆3之间的最大距离为AD之间的距离,支撑杆5与定位杆3之间的最小距离为BC之间的距离,使得支撑杆5与定位杆3之间的距离在BC与AD长度之间变化,这样能够承载不同直径硅料;此外,支撑杆5与支撑杆5之间的最大距离为Aa1,最小距离为A1a,使得支撑杆5在Aa1与A1a之间变化,同理,定位杆3与定位杆3之间的最大距离为Dd,最小距离为Cc之间,使得定位杆3与定位杆3之间的距离在Dd与Cc之间变化,使得定位杆3与支撑杆5之间能够承载不同直径的硅料,使得硅料在脱胶工艺中进行存储运输时,不同直径的硅料不需更换不同的存储运输装置,只需改变支撑杆5与定位杆3之间的距离即可,使得硅料存储运输方便,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此外,在硅料存储运输时,若与支撑杆5或定位杆3直接接触时,会使得硅料产生损坏,则在支撑杆5上固定设有弹性件,这里弹性件优选为胶皮套防护,使得硅料与支撑杆接触时,胶皮套起到缓冲防护的作用,使得硅料不易产生损坏;在定位杆3上设有缓冲件,这里缓冲件优选为泡沫,将定位杆上设置有泡沫,同时在定位3杆与脱胶料架主体4之间的缝隙中设有泡沫,泡沫起到缓冲防护的作用,定位杆3起到夹紧定位的作用,使得定位杆3与泡沫组合起来起到防护与夹紧定位的作用。

同时,为了方便该硅棒存储运输装置方便移动,在脱胶料架主体4的底端设有万向轮6,使得该硅棒存储运输装置可以自由移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通过调节调节支撑杆5与定位杆3的间距实现承载不同直径的硅棒的脱胶作业。切割大尺寸硅料时,线切下料后将硅料放入脱胶料架主体4,脱胶料架主体4下部位支撑杆5调节至最低端两边缘凹槽2处,硅料脱离料板后,保证支撑杆5对硅料的承载力均匀,上部位定位杆3调节至中间位置凹槽处夹紧硅料,这里最边缘位置为无夹紧时定位杆位置;切割小尺寸硅料时,脱胶下部位支撑杆5调节至最内侧凹槽处,上部位定位杆3调节至中间位置凹槽2处夹紧硅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面支撑架设有不同形状的凹槽,使得凹槽具有最高点和最低点,支撑杆和定位杆通过凹槽设于端面支撑架上,通过不同形状的凹槽的不用高度的点对支撑杆和定位杆的间距进行调节,使得支撑杆与定位杆之间具有不同的间距,该装置通过调节支撑杆与定位杆的间距实现承载不同直径的硅棒的运输和脱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