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2939发布日期:2019-08-03 12:5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目前解决城市拥堵以及偏远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时自行车也是人们锻炼身体以及游玩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山地自行车,深受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喜爱。

现在的电动自行车前梁不稳定,容易断裂,骑行不安全,而且在骑行山地路段比较费力,支撑杆晃动严重,骑行人员坐着也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前梁不稳定而导致的骑行不安全、骑乘不舒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该电动自行车包括主车架体、前轮、后轮、链轮链条和辅助支撑梁,所述车把设置在主车架体前端并通过前叉与前轮连接,所述后轮通过后叉设置在主车架体的后侧,所述主车架体的上侧设置车座,所述主车架体下端设有相互连接的脚踏板和脚踏曲柄,所述脚踏曲柄通过链轮链条连接后轮,且链轮链条还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电源,所述车把上设有连接驱动电机的调速器,所述前叉上设有前减震器,所述辅助支撑梁设置在主车架体上部,在所述辅助支撑梁与后叉之间设有后减震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车架体包括上横梁、前纵梁和后纵梁,所述前纵梁的上端通过固定轴套连接上横梁的前端,所述后纵梁的上部与上横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前纵梁与后纵梁的下端相互连接,所述车座固定在后纵梁的上端,所述辅助支撑梁的前端与前纵梁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梁的中部与后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后减震器上端与辅助支撑梁的后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辅助支撑梁为两个,两个辅助支撑梁的后端固定连接,两个辅助支撑梁分别设置在主车架体的左右两侧,两个辅助支撑梁之间固定有第一固定连杆,所述第一固定连杆与后纵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辅助支撑梁之间还固定有第二固定连杆,所述第二固定连杆与后纵梁之间设有稳定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辅助支撑梁由一根钢管一体弯折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链轮链条包括主动链轮、从动轮盘以及连接在主动链轮与从动轮盘之间的链条,所述主动链轮转动设置在主车架的下端并与脚踏曲柄连接,所述从动轮盘连接后轮,所述从动轮盘连接有电动自行车变速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从动轮盘连接驱动电机,电源固定在主车架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前减震器为液压减震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后减震器为弹簧减震器。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在主车架体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支撑梁,可承受的重量更大,而且分别设置了前减震器与后减震器,增加稳固性,更加安全、舒适,而且既可以通过脚踏板驱动链轮链条进行行驶,也可以通过驱动电机进行行驶,通过性好,使骑行更省力,方便的人群也多。

主车架体以及辅助支撑梁可以采用铝合金材质,整车轻便,不易变形;配合电动变速效果,不同齿轮自动匹配不同的速度,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动自行车未安装电池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动自行车安装电池盒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动自行车的示意图;

图中:1-上横梁 2-前纵梁 3-后纵梁 4-辅助支撑梁 5-车座 6-第一固定连杆 7-第二固定连杆 8-稳定支撑杆 9-后减震器 10-后轮 11-从动轮盘 12-链条 13-主动链轮 14-脚踏板 15-脚踏曲柄 16-前叉 17-前减震器 18-后叉 19-车把 20-前轮 21-调速器 22-电池盒 23-固定轴套 24-显示器 25-换挡器 26-折叠座椅靠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参见图1,该电动自行车包括主车架体、前轮20、后轮10、链轮链条和辅助支撑梁4,车把19设置在主车架体前端并通过前叉16与前轮20连接,后轮10通过后叉18设置在主车架体的后侧,主车架体的上侧设置车座5,主车架体下端设有相互连接的脚踏板14和脚踏曲柄15,脚踏曲柄15通过链轮链条连接后轮10,且链轮链条还连接有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电机连接电源,车把19上设有连接驱动电机的调速器21,前叉16上设有前减震器17,主车架体上部设有辅助支撑梁4,在辅助支撑梁4与后叉18之间设有后减震器9。前减震器17为液压减震器,后减震器9为弹簧减震器,而且后减震器9的弹簧为变螺距弹簧,弹簧上部螺距大于下部螺距,这样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适应多种地形。

链轮链条包括主动链轮13、从动轮盘11以及连接在主动链轮13与从动轮盘11之间的链条12,主动链轮13转动设置在主车架的下端并与脚踏曲柄15连接,从动轮盘11连接后轮10,从动轮盘11连接有电动自行车变速器,电动自行车变速器可以采用专利号为201410054306.5所公开的一种变速器。从动轮盘11连接驱动电机,电源固定在主车架体上。车把19的左把手处设有连接电动自行车变速器的换档器25,利用换档器25实现电动换挡,即更换从动轮盘11上与链条12啮合的齿轮,操作方便。在车把19中间设有显示器24,通过显示器24可以设定该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可以有三档或者五档可选。

本实施例中的主车架体包括上横梁1、前纵梁2和后纵梁3,前纵梁2的上端通过固定轴套23连接上横梁1的前端,后纵梁3的上部与上横梁1的后端固定连接,前纵梁2与后纵梁3的下端相互连接,车座5固定在后纵梁3的上端,辅助支撑梁4的前端与前纵梁2固定连接,辅助支撑梁4的中部与后纵梁3固定连接,后减震器9上端与辅助支撑梁4的后部连接。

辅助支撑梁4为两个,两个辅助支撑梁4由一根钢管一体弯折而成,两个辅助支撑梁4的后端一体连接,两个辅助支撑梁4分别设置在主车架体的左右两侧,两个辅助支撑梁4之间固定有第一固定连杆6,第一固定连杆6设置在后纵梁3的后侧,且第一固定连杆6与后纵梁3固定连接。两个辅助支撑梁4之间还固定有第二固定连杆7,第二固定连杆7设置在第一固定连杆6的后侧,第二固定连杆7与后纵梁3之间设有稳定支撑杆8,进一步增加稳定性。

参见图2,本实施例在两个辅助支撑梁4上侧安装固定一个电池盒22,电池盒22位于上横梁1下侧,不影响正常骑行,而且固定牢固。电源固定在电池盒22内,而且控制器也固定在电池盒22内,电动自行车变速器与控制器连接。

在主车架体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支撑梁4,可承受的重量更大,而且分别设置了前减震器17与后减震器9,增加稳固性,更加安全、舒适,而且既可以通过脚踏板14驱动链轮链条进行行驶,也可以通过驱动电机进行行驶,通过性好,使骑行更省力,方便的人群也多。主车架体以及辅助支撑梁4可以采用铝合金材质,整车轻便,不易变形;配合电动变速效果,不同齿轮自动匹配不同的速度,体验更好。

实施例2

参见图3,本实施例在辅助支撑梁4的后端设有一个折叠座椅靠背26,折叠座椅靠背26的后端与辅助支撑梁4转动连接,在需要搭乘儿童时,将折叠座椅靠背26翻转,折叠座椅靠背26最大向上翻转90度,从而对儿童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平常或者搭乘成人时,则将折叠座椅靠背26折叠至辅助支撑梁4上,并通过锁扣或者弹簧固定。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