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式折叠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8001发布日期:2020-01-21 22:36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伸缩式折叠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具体地说是一种伸缩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因骑行速度快、节省体力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的体积和重量通常较大,在骑行到目的地后,存在有存放不便的问题。而且,由于电动自行车的体积较大,有一些狭小的电梯轿厢中不能进入,对于楼房住户来说,又不可能通过楼梯搬运回家,不得已只能存放在楼下,这是电动自行车或车上电池被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应运而生。

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大大缩小了电动自行车的占地空间,使其便于存放或放入电梯间,给电动自行车的存放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现有的可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存在折叠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操作费力等问题,难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伸缩式折叠电动自行车,以解决现有的折叠电动自行车折叠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伸缩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把、车架、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以及大梁,在所述后车架上设置有大梁套,所述大梁的前端连接在前车架上,所述大梁的后端穿设在所述大梁套中,且可相对大梁套伸缩运动,在所述大梁的底部设置有齿条,在所述大梁套的内部设置有伸缩齿轮,所述伸缩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在所述大梁套上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伸缩齿轮旋转以实现大梁伸缩的伸缩电机,在所述大梁的后端设置有定位销,在所述大梁套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套,所述定位销和定位套通过锁轴锁定。

在所述定位套的侧壁上开设有穿接孔,在所述穿接孔中穿设有锁销,所述锁销的销体宽度大于销体厚度;在所述定位销的前端开设有轴向的条形豁口,所述豁口的后端为直径大于豁口高度的圆孔边,圆孔边的直径大于锁销的销体宽度,豁口的高度大于锁销的销体厚度且小于锁销的销体宽度。

在所述大梁套内设置有支撑齿轮,所述支撑齿轮与所述大梁底部的齿条啮合。

在所述后车架上设置有电池盒,在所述电池盒内安装有电池。

在所述后车架的底部设置有链轮盘和曲柄,在曲柄的端部设有脚蹬板;在所述后轮的轮轴上设置有后轮盘,后轮盘与链轮盘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伸缩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把、车架、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以及两个大梁,在所述后车架的底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大梁套,大梁套与大梁一一相对;所述大梁的前端连接在前车架上,所述大梁的后端穿设在与其相对的大梁套中,且可相对大梁套伸缩运动,在所述大梁的底部设置有齿条,在所述大梁套的内部设置有伸缩齿轮,所述伸缩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两个大梁套内的伸缩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在大梁套上设置有用以驱动伸缩齿轮旋转的伸缩电机,在所述大梁的后端设置有定位销,在所述大梁套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套,所述定位销和定位套通过锁轴锁定;

在两个大梁套之间设置有链轮盘轴,在链轮盘轴上设置有链轮盘;在两个大梁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前端铰接在所述前车架的底杆上,脚踏板的侧边搭接在两个大梁上,在所述脚踏板的下板面设置有电池盒,在所述电池盒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升降支杆,所述升降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链轮盘轴上或传动轴上。

在每个所述大梁套内均设置有支撑齿轮,所述支撑齿轮与对应的齿条啮合。

在所述定位套的侧壁上开设有穿接孔,在所述穿接孔中穿设有锁销,所述锁销的销体宽度大于销体厚度;在所述定位销的前端开设有轴向的条形豁口,所述豁口的后端为直径大于豁口高度的圆孔边,圆孔边的直径大于锁销的销体宽度,豁口的高度大于锁销的销体厚度且小于锁销的销体宽度。

需要折叠电动车时,将锁销旋转至解锁状态,将固定销与固定套解锁,启动伸缩电机,驱动伸缩齿轮旋转,伸缩齿轮通过与大梁底部的齿条啮合,驱动整个大梁向后回缩,实现电动自行车的收缩,收缩到位后关闭伸缩电机。骑车前,再次启动伸缩电机,使伸缩电机反转,驱动伸缩齿轮反向旋转,进而驱动整个大梁向前伸出,直至定位销插入定位套中,关闭伸缩电机,并将锁销旋转至锁定状态,即可骑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简便,只需增设一个伸缩电机即可实现电动自行车的快速伸缩,给自行车的存放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且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大梁套与大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两个大梁套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锁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中:1、车把,2、前轮,3、后轮,4、车座,5、大梁,6、大梁套,7、链轮盘,8、电池盒,9、齿条,10、伸缩齿轮,11、支撑齿轮,12、伸缩电机,13、定位销,14、定位套,15、锁轴,16、条形豁口,17、圆孔,18、传动轴杆,19、链轮盘轴,20、车脚撑,21、套管,22、后车架套,23、车座立柱,24、升降支杆,25、锁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伸缩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把1、车架、前轮2、后轮3和车座4等部分。

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以及大梁5,车把1的车把杆插接在车前架上,前叉的下端接在前轮轴上,前叉的插杆穿过车前架,与车把1的车把杆相接,实现转向控制。在后车架的底部设置有链轮盘7和曲柄,曲柄的端部设有脚蹬板,在后轮轴上设有后轮盘,后轮盘与链轮盘7通过链条连接。在后车架的后部设有电池盒8,在电池盒8内安装有电池,用以为电动自行车提供行走驱动力。在后车架的中部设置有大梁套6,用以套接大梁5,大梁套6呈u形,口朝下设置。

如图2所示,大梁5水平设置,其前端固定连接在前车架上,后端穿过大梁套6,且可相对大梁套6伸缩运动。在大梁5的底面设置有齿条9,在大梁套6内设置有伸缩齿轮10和支撑齿轮11,伸缩齿轮10和支撑齿轮11分别与大梁5底部的齿条9啮合。在大梁套6上设置有伸缩电机12,用以驱动伸缩齿轮10旋转。

在大梁5的后端设置有端板,在端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销13,定位销13与大梁5轴向平行;在大梁套6的套体下部轴向设置有定位套14,定位销13与定位套14插接配合。在定位套14的侧壁上开设有锁销穿接孔,在锁销穿接孔中穿设有锁销25,锁销25的中心轴线与定位套14的中心轴线垂直,锁销25的销体宽度大于销体厚度,形成扁方体形(如图5中所示)。在定位销13的前端开设有轴向的条形豁口16,豁口的末端为直径大于豁口高度的圆孔17,豁口的高度大于锁销25的销体厚度,且小于锁销25的销体宽度,圆孔17的直径略大于锁销25的销体宽度。当定位销13插入定位套14内后,锁销25经条形豁口16进入圆孔17内,将锁销25旋转90°,就可使锁销25的销体从横向变为纵向状态,而无法从圆孔17中退出,从而将定位套14和定位销13锁紧。

为了减少大梁5与大梁套6之间的相对滑动磨损,提高滑动顺畅度,在大梁5的顶部设置滑轨,在大梁套6的顶部设置滑轨槽,或者在大梁套6内设置胶轮。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把1、车架、前轮2、后轮3和车座4等部分。

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和大梁5,车把1的车把杆插接在车前架上,前叉的下端接在前轮轴上,前叉的插杆穿过车前架,与车把1的车把杆相接,实现转向控制。后车架包括底杆、车座立柱23和后座支架,后叉的下端接在后轮轴上,上端与后座支架的底部连接,后座支架的前端连接在车座立柱23上。在后车架的底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大梁套6,大梁套6呈u形,口朝下设置。

大梁5为平行设置的两根,与大梁套6一一相对,大梁5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前车架的底端,大梁5的后端穿过与其对应的大梁套6,且可相对该大梁套6伸缩运动。在大梁5的底面设置有齿条9,在大梁套6内设置有伸缩齿轮10和支撑齿轮11,伸缩齿轮10和支撑齿轮11分别与大梁5底部的齿条9啮合,两个大梁套6内的伸缩齿轮10之间通过传动轴杆18连接,以实现两个伸缩齿轮10的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两个大梁5的同步伸缩。在一个大梁套6上设置有电机,用以驱动伸缩齿轮10转动。

如图2所示,在大梁5的后端设置有端板,在端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销13,定位销13与大梁5轴向平行;在大梁套6的套体下部轴向设置有定位套14,定位销13与定位套14插接配合。在定位套14的侧壁上开设有穿接孔,在穿接孔内穿设有锁销25,锁销25的中心轴线与定位套14的中心轴线垂直,锁销25的销体宽度大于销体厚度,形成扁方体形,如图5所示,两个锁销25通过连接杆相连,形成锁轴15。在锁轴15上套设有后车架套22,后车架套22与后车架的减震架杆相连。如图2所示,在定位销13的前端开设有轴向的条形豁口16,豁口的末端为直径大于豁口高度的圆孔17,豁口的高度大于锁轴15的销体厚度,且小于锁轴15的销体宽度,圆孔17的直径略大于锁轴15的销体宽度。当定位销13插入定位套14内后,锁轴15经条形豁口16进入圆孔17内,将锁轴15旋转90°,就可使锁轴15的销体从横向变为纵向状态,而无法从圆孔17中退出,从而将定位套14和定位销13锁紧。

将锁轴15的一端与车脚撑20相连,通过车脚撑20的转动带动锁轴15转动。将车脚撑20踢起来,车脚撑20带动锁轴15的销体旋转至纵向状态,由此将定位销与定位套锁定,防止在骑行过程中发生意外收缩;停车后,将车脚撑20放下,车脚撑20带动锁轴15的销体反转至横向状态,定位销与定位套解锁,启动伸缩电机12,即可进行收缩折叠操作。

如图4所示,在两个大梁套6之间设置有链轮盘轴19,在链轮盘轴19上设置有链轮盘7,在链轮盘轴1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曲柄,在曲柄上设有脚蹬板,在后轮3上设有后轮3盘,后轮3盘与链轮盘7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如图3所示,在两个大梁5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脚踏板,脚踏板的前端铰接在前车架的底部,两侧分别搭接在大梁5的顶面上,后端搭接在后车架的底杆上。在脚踏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电池盒8,电池盒8内安装有电池。电池盒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支杆24,如图6所示,升降支杆24的一端铰接在电池盒8的侧壁上,在升降支杆24的另一端设置有套管21,套管21套设在链轮盘轴19上。

在进行收缩折叠时,大梁5向大梁套6后方收缩,电池盒8及其上方的脚踏板在升降支杆24的推动作用下,以其前端的铰接轴为轴向上翻转,当大梁5收缩到位后,电池盒8及脚踏板处于接近竖直的状态,如图6所示。

为了减少大梁5与大梁套6之间的相对滑动磨损,提高滑动顺畅度,在大梁5的顶部设置滑轨,在大梁套6的顶部设置滑轨槽,或者在大梁套6内设置胶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