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件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0695发布日期:2021-03-23 10:5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件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上件辅助作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装载能力大,一次搬运数量多,且能够有效避免工件上件过程中的磕碰,劳动强度低,作业效率高的上件推车。



背景技术:

车体地板的中央通道分总成的重量较重,且尺寸较大,现有人工将工件逐个搬运到生产线的取件机械手下方的作业方式,不但劳动强度大、作业安全性差;而且,由于现有的生产频次较高,人工搬运的方式跟不上生产节拍,生产效率低。另外,在搬运过程中,工件经常会产生磕碰,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甚至造成工件的变形,导致产成品的报废。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上件搬运作业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件装载能力大,一次搬运数量多,且能够有效避免工件上件过程中的磕碰,劳动强度低,作业效率高的上件推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上件推车包括固定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车架的下部设置有固定支腿,固定车架上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滑轨;所述固定车架的上方设置有滑动车架,滑动车架的下部与固定车架上部的导向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车架的前部始终与固定车架相搭接,滑动车架后部的下侧设置有滑动滚轮,滑动车架后端的上侧设置有推动把手;并且,所述滑动车架上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部支撑组件,侧部支撑组件由竖直布置的侧翻爪立柱构成,侧翻爪立柱朝向滑动车架中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翻爪安装槽,所述侧翻爪立柱的翻爪安装槽内,设置有若干组、沿竖向等间距布置的侧间隔翻爪;所述滑动车架的后部还设置有后部支撑组件,后部支撑组件由竖直布置的后翻爪立柱构成,后翻爪立柱朝向滑动车架前部的一侧设置有翻爪安装槽,所述后翻爪立柱的翻爪安装槽内,设置有若干组、沿竖向等间距布置的后间隔翻爪;所述后部支撑组件以及两侧的侧部支撑组件围合构成中部的工件存放空间。

所述侧间隔翻爪由翻爪主体构成,翻爪主体的中部通过转动连接轴与侧翻爪立柱的翻爪安装槽侧壁相铰接,侧间隔翻爪的翻爪主体的前端设置有侧接触挡块;所述后间隔翻爪也由翻爪主体构成,翻爪主体的中部通过转动连接轴与后翻爪立柱的翻爪安装槽侧壁相铰接,后间隔翻爪的翻爪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后接触挡块。以利用各支撑组件上、可绕着转动连接轴上下翻转的侧间隔翻爪和后间隔翻爪,对逐层放置的待上件工件进行托举和限位。

所述翻爪主体由u型折弯板构成,u型折弯板两侧的折弯段上对应设置有转动连接孔,u型折弯板的前端设置有挡块连接孔。以利用穿过u型折弯板的转动连接孔的转动连接轴,将翻爪主体转动连接在各支撑组件的翻爪安装槽内,并通过挡块连接孔将侧接触挡块和后接触挡块可拆卸式连接在翻爪主体的前端。

所述侧接触挡块由侧挡块主体构成,侧挡块主体后端的下侧设置有卡接槽,且侧挡块主体上还设置有与翻爪主体的挡块连接孔相对应的翻爪连接孔。以通过卡接槽将侧接触挡块卡接在翻爪主体的u型折弯板的前端,并利用穿过翻爪连接孔和挡块连接孔的连接螺栓,将侧接触挡块固定。

所述后接触挡块由后挡块主体构成,后挡块主体后端的下侧设置有卡接槽,后挡块主体前端的上侧设置有定位斜坡;并且,后挡块主体上设置有与翻爪主体的挡块连接孔相对应的翻爪连接孔。以通过卡接槽将后接触挡块卡接在翻爪主体的u型折弯板的前端,并利用穿过翻爪连接孔和挡块连接孔的连接螺栓,将后接触挡块固定;同时,后接触挡块前端的定位斜坡与待上件工件后端的折弯边相配合连接,进而有效防止工件在推动过程中的掉落。

所述侧间隔翻爪和后间隔翻爪的翻爪主体的后端,均设置有翻转配重块;并且,上下相邻的两组侧间隔翻爪或后间隔翻爪的翻爪主体之间,通过联动连接杆相连;联动连接杆由连杆主体构成,连杆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导向长圆孔,连杆主体的下端设置有铰接孔;所述联动连接杆上端的导向长圆孔通过连杆连接轴,与上层的翻爪主体后端侧部的连杆连接孔相连,而联动连接杆下端的铰接孔则通过连杆连接轴,与下层的翻爪主体后端侧部的连杆连接孔相铰接。以在待上件工件放置到下层的侧间隔翻爪和后间隔翻爪上时,利用联动连接杆带动上一层的侧间隔翻爪和后间隔翻爪向水平位置翻转,进而便于上层工件的后续安放;并且,当上层工件被取走之后,依靠翻爪主体后端的翻转配重块,驱使侧间隔翻爪和后间隔翻爪向上翻转回竖向的初始位置,方便下层工件的取出、以及下一个工作循环的工件放置。

所述侧翻爪立柱的翻爪安装槽内设置的侧间隔翻爪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限位挡柱和下限位挡柱;所述后翻爪立柱的翻爪安装槽内设置的后间隔翻爪的上方和下方,也分别设置有上限位挡柱和下限位挡柱。以利用上限位挡柱和下限位挡柱,来限制住侧间隔翻爪和后间隔翻爪上下翻转的位置,便于待上件工件的装卸。

所述滑动车架的前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导向挡板。以对待上件工件的装卸进行导向,并避免取放或周转过程中工件的错位。

所述固定车架的前后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缓冲机构和夹固机构;相应地,所述滑动车架前端的下侧设置有弹性缓冲块。以利用固定车架前、后两端设置的缓冲机构对弹性缓冲块的缓冲,来缓冲滑动车架的前推和后拉动作,减少工件的振动;并且,通过两端的夹固机构,将滑动车架前推或后拉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待上件工件的装卸。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与固定车架端部相连的缓冲连接架,缓冲连接架的立板上设置有水平纵向布置的缓冲伸缩杆,缓冲伸缩杆与缓冲连接架的立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夹固机构包括与固定车架端部相连的夹紧气缸,夹紧气缸的驱动端设置有摆动压臂。以通过缓冲伸缩杆对滑动车架前端下侧的弹性缓冲块进行缓冲,并利用夹紧气缸驱动端的摆动压臂,将弹性缓冲块夹固住,进而固定住滑动车架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下部设置有固定支腿的固定车架,固定车架上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滑轨;固定车架的上方设置有滑动车架,滑动车架的下部与固定车架上部的导向滑轨滑动连接;滑动车架的前部始终与固定车架相搭接,滑动车架后部的下侧设置有滑动滚轮;滑动车架上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部支撑组件,侧部支撑组件由竖直布置的侧翻爪立柱构成,侧翻爪立柱的翻爪安装槽内,设置有若干组、沿竖向等间距布置的侧间隔翻爪;滑动车架的后部设置有后部支撑组件,后部支撑组件由竖直布置的后翻爪立柱构成,后翻爪立柱的翻爪安装槽内,设置有若干组、沿竖向等间距布置的后间隔翻爪;后部支撑组件以及两侧的侧部支撑组件围合构成工件存放空间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适用性强,节约生产成本,便于工件在取件机械手下方的搬运和上件,工件装载能力大,一次搬运数量多;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工件上件过程中的磕碰,劳动强度低,作业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滑动车架沿着固定车架的导向滑轨向前推移后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缓冲机构和夹固机构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侧部支撑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移除侧翻爪立柱和上、下限位挡柱后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翻爪主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侧接触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的联动连接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后部支撑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后接触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固定车架、2固定支腿、3导向滑轨、4缓冲机构、5夹固机构、6滑动车架、7滑动滚轮、8推动把手、9侧部支撑组件、10后部支撑组件、11工件存放空间、12导向挡板、13弹性缓冲块、14缓冲连接架、15缓冲伸缩杆、16缓冲弹簧、17夹紧气缸、18摆动压臂、19侧翻爪立柱、20翻爪安装槽、21侧间隔翻爪、22上限位挡柱、23下限位挡柱、24加强侧板、25翻爪主体、26侧接触挡块、27转动连接轴、28联动连接杆、29连杆连接轴、30u型折弯板、31转动连接孔、32连杆连接孔、33挡块连接孔、34翻转配重块、35侧挡块主体、36翻爪连接孔、37卡接槽、38连杆主体、39导向长圆孔、40铰接孔、41后翻爪立柱、42后间隔翻爪、43后接触挡块、44后挡块主体、45定位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10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上件推车包括下部设置有固定支腿2的固定车架1,固定车架1上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滑轨3。固定车架1的上方活动设置有滑动车架6,滑动车架6的下部与固定车架1上部的导向滑轨3滑动连接。并且,滑动车架6的前部始终与固定车架1相搭接,滑动车架6后部的下侧设置有滑动滚轮7,滑动车架6后端的上侧设置有推动把手8。

滑动车架6上部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组侧部支撑组件9,侧部支撑组件9由竖直布置的侧翻爪立柱19构成,各个侧翻爪立柱19朝向滑动车架6中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翻爪安装槽20,侧翻爪立柱19的翻爪安装槽20内,转动设置有若干组、沿竖向等间距布置的侧间隔翻爪21。侧间隔翻爪21由翻爪主体25构成,翻爪主体25包括u型折弯板30,u型折弯板30两侧的折弯段上对应设置有转动连接孔31,u型折弯板30的前端设置有挡块连接孔33。翻爪主体25的中部通过转动连接轴27与侧翻爪立柱19的翻爪安装槽20侧壁相铰接,侧间隔翻爪21的翻爪主体25的前端设置有侧接触挡块26;以利用侧部支撑组件9上、可绕着转动连接轴27上下翻转的侧间隔翻爪21,对逐层放置的待上件工件进行托举和限位。

侧接触挡块26由尼龙材质的侧挡块主体35构成,侧挡块主体35后端的下侧设置有卡接槽37,且侧挡块主体35上还设置有与翻爪主体25的挡块连接孔33相对应的翻爪连接孔36。从而,利用穿过u型折弯板30的转动连接孔31的转动连接轴27,将翻爪主体25转动连接在各支撑组件的翻爪安装槽20内,并通过卡接槽37将侧接触挡块26卡接在翻爪主体25的u型折弯板30的前端,且利用穿过翻爪连接孔36和挡块连接孔33的连接螺栓,将侧接触挡块26可拆卸式连接在侧间隔翻爪21的翻爪主体25的前端。

滑动车架6上侧的后部,还设置有后部支撑组件10。后部支撑组件10由竖直布置的后翻爪立柱41构成,后翻爪立柱41朝向滑动车架6前部的一侧设置有翻爪安装槽20;后翻爪立柱41的翻爪安装槽20内,设置有若干组、沿竖向等间距布置的后间隔翻爪42。并且,后部支撑组件10以及两侧的侧部支撑组件9,围合构成了中部的工件存放空间11。后间隔翻爪42也由翻爪主体25构成,翻爪主体25u型折弯板30中部的转动连接孔31,通过转动连接轴27与后翻爪立柱41的翻爪安装槽20侧壁相铰接,后间隔翻爪42的翻爪主体25的前端设置有后接触挡块43;以利用后部支撑组件10上、可绕着转动连接轴27上下翻转的后间隔翻爪42,对逐层放置的待上件工件进行托举和限位。后接触挡块43由尼龙材质的后挡块主体44构成,后挡块主体44后端的下侧设置有卡接槽37,后挡块主体44前端的上侧设置有定位斜坡45;并且,后挡块主体44上设置有与翻爪主体25的挡块连接孔33相对应的翻爪连接孔36;进而通过卡接槽37将后接触挡块43卡接在翻爪主体25的u型折弯板30的前端,并利用穿过翻爪连接孔36和挡块连接孔33的连接螺栓,将后接触挡块43固定;同时,后接触挡块43前端的定位斜坡45与待上件工件后端的折弯边相配合连接,以有效防止工件在推动过程中的掉落。

为了对待上件工件的装卸进行导向,并避免取放或周转过程中工件的错位,滑动车架6的前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导向挡板12。侧部支撑组件9的侧翻爪立柱19以及后部支撑组件10的后翻爪立柱41的外侧部,分别设置有加强侧板24;进而增加侧翻爪立柱19和后翻爪立柱41的结构强度,提升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并且,侧翻爪立柱19的翻爪安装槽20内设置的侧间隔翻爪21的上方和下方,以及后翻爪立柱41的翻爪安装槽20内设置的后间隔翻爪42的上方和下方,均分别设置有上限位挡柱22和下限位挡柱23,以利用上限位挡柱22和下限位挡柱23,来限制住侧间隔翻爪21和后间隔翻爪42上下翻转的位置,便于待上件工件的装卸。

侧间隔翻爪21和后间隔翻爪42的翻爪主体25的后端,均设置有翻转配重块34;进而在上层工件被取走之后,依靠翻爪主体25后端的翻转配重块34,驱使侧间隔翻爪21和后间隔翻爪42向上翻转回竖向的初始位置,方便下层工件的取出、以及下一个工作循环的工件放置。同时,上、下相邻的两组侧间隔翻爪21或后间隔翻爪42的翻爪主体25之间,通过侧部的联动连接杆28相连接。联动连接杆28由连杆主体38构成,连杆主体38的上端设置有导向长圆孔39,连杆主体38的下端设置有铰接孔40。联动连接杆28上端的导向长圆孔39通过连杆连接轴29,与上层侧间隔翻爪21或后间隔翻爪42的翻爪主体25后端侧部的连杆连接孔32相连接;而联动连接杆28下端的铰接孔40则通过连杆连接轴29,与下层侧间隔翻爪21或后间隔翻爪42的翻爪主体25后端侧部的连杆连接孔32相铰接。从而,在待上件工件放置到下层的侧间隔翻爪21和后间隔翻爪42上时,利用联动连接杆28带动上一层的侧间隔翻爪21和后间隔翻爪42向水平位置翻转,以便于上层工件的后续安放。

固定车架1的前后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缓冲机构4和夹固机构5;相应地,滑动车架6前端的下侧设置有弹性缓冲块13。缓冲机构4包括与固定车架1端部相连的缓冲连接架14,缓冲连接架14的立板上设置有水平纵向布置的缓冲伸缩杆15,缓冲伸缩杆15与缓冲连接架14的立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6。夹固机构5包括与固定车架1端部相连的夹紧气缸17,夹紧气缸17的驱动端设置有摆动压臂18;以通过固定车架1前、后两端缓冲机构4的缓冲伸缩杆15,对滑动车架6前端下侧的弹性缓冲块13进行缓冲,进而缓冲滑动车架6的前推和后拉动作,减少工件的振动。并且,利用夹固机构5的夹紧气缸17驱动端的摆动压臂18,将弹性缓冲块13夹固住,使滑动车架6前推或后拉的位置固定住,便于待上件工件的装卸。

该上件推车使用时,将固定车架1固定设置在生产线的取件机械手的下方。当需要向取件机械手下方供应工件(上件)时,首先,通过推动把手8将滑动车架6沿着固定车架1的导向滑轨3向后拉动(如图1所示)。然后,在滑动车架6前部的导向挡板12的导向作用下,将待上件工件依次逐层放置在由后部支撑组件10以及两侧的侧部支撑组件9所围合构成的中部工件存放空间11内,并利用两侧的侧部支撑组件9上的各个侧间隔翻爪21,和后部支撑组件10上的各个后间隔翻爪42,来对各层的待上件工件进行托举和限位。同时,在待上件工件放置到下层的侧间隔翻爪21和后间隔翻爪42上时,利用联动连接杆28带动上一层的侧间隔翻爪21和后间隔翻爪42向水平位置翻转,从而方便上层工件的后续安放。

当待上件工件放置完毕后,将滑动车架6沿着固定车架1的导向滑轨3向前推移到取件机械手的下方(如图2所示)。随后,取件机械手将工件逐个取走、放置到生产线上进行后续加工;并且,在上层工件被取走之后,依靠翻爪主体25后端的翻转配重块34,驱使侧间隔翻爪21和后间隔翻爪42向上翻转回竖向的初始位置,方便下层工件的取出、以及下一个工作循环的工件放置。能够理解的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可以在取件机械手的下方,并列设置两台该上件推车;进而在取件机械手抓取一台上件推车上的工件的过程中,能够于另外一台上件推车的滑动车架上,同时放置下一组待上件工件,便于交替上件,加快生产节拍,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