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6534阅读:56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机械式反复蓄能和输能的自行车助力器。
普遍自行车行驶于平路较为轻松自如,但要骑上有一定坡度的道路确很费力,因而其在山区的使用远不如平原地区广泛,目前较受欢迎的是天津自行车厂生产的一种跑车,其后轮的一侧增加了大小不同的飞轮,以机械方式降低速度来增加爬坡能力,这种自行车在山区的使用仍受到很大限制,较陡的坡仍难骑车而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弱点,提供一种减少骑车人劳动强度的自行车助力器,使普遍自行车能显著地提高上坡能力,特别适用于乡村。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由螺纹连接套、伸缩轴套、齿式离合器、变速器、惯力轮、端面承轴、弹簧、左花盘、压盖螺母、“T”形拉杆、操作拉杆组装而成,安装于自行车后轴。
下面结合副图描述本适用新型结构。
图一是本实用新型外形图。
图二是本实用新型剖示图。
图三是本实用新型变速器剖示图。
图四是本实用新型惯力轮剖示图。
图五是本实用新型惯力轮外形图。
图六是本实用新型“I”部剖示图。
如图一或图二所示螺纹连接套18的右端部螺纹与自行车飞轮3相接,左端部与伸缩轴套27花键连接成一个整体套,整体套的两端各有一道滚槽,槽内装有钢球19、30与后轴形成滚动连接,这样飞轮传送的外力只带动螺纹连接套而后轴1保持不动。
齿式离合器2由左、右两片端齿相互啮合构成,右端齿21取代原右花盘汇集幅条6,并于螺纹连接套18经钢球20滚动连接,左端齿22与变速器右端盖15钢性连接后再与伸缩轴套27用三个120°角分布的键17连接成一体。当伸缩轴套向左移动,套上的台阶将带动齿式离合器左端齿22向左端移动,使啮式离合器由紧密啮合状态转变为松开状态,飞轮传送的外力就仅经变速器4传与惯力轮5,使其蓄存能量,而不传送给后轮。
变速器4是从外向内由内齿圈啮合过桥齿轮24,过桥齿轮啮合被动齿轮39构成传动机构,在这些相互啮合的齿轮的两侧平面设有左、右端盖10、15,过桥齿轮轴16由螺母40固定在左端盖上。右端盖15与内齿圈14钢性连接,使变速器对外构成封闭体。被动齿轮的轴套25套在伸缩轴套上,但两套之间加油润滑互不约束,各按自己的速度转动。变速器变速过程是伸缩轴套带动变速器右端盖及内齿圈以同速转动,内齿圈(60齿)啮合的过桥齿轮随之转动,过桥齿(21齿)再带动被动齿轮(17齿)转动,从而以13.5(60/17)速比实现加速转动。在由惯力轮释放的能量带动自行车时,变速的过程与前面叙述的正好相反,是以3.51的速比实现减速转动。
惯力轮5是铅环外包铅环壳12,铅环壳再与环片11连成一体,质量主要分布在外沿的轮体。这种结构能使惯力轮的质量获得最大的转动惯量。惯力轮与被动齿轮钢性连接。
端面轴承26紧贴与惯力轮片11,在左花盘与端面轴承之间由一弹簧8压接,端面轴承保证了不同转速的惯力轮与左花盘之间的配合。
后轴的右部为实心圆柱体,左部为空心圆柱体,在空心、实心圆柱体相交部位的空心圆柱一侧,铣有一轴向直槽。
“T”形拉杆34的“一”部装在后轴轴向直槽内,两端伸出槽外,并且各端装有滚轮29,滚轮与伸缩套左端内部的环形槽紧密接触。“1”部装于后轴1的空心部位,并伸出后轴左端外与操作拉杆9连接。
压盖螺母7螺纹连接于后轴,通过调节螺纹可调整左花盘38与齿式离合器右端齿21间的距离,即调节左、右幅条间距离,压盖螺母右端部与左花盘钢球28贴合对外形成封闭体。
操作拉杆9的拉臂37经绞链33连接支座32,拉臂下端用螺母35、平垫圈36固定在“T”形拉杆左端处,支座则由螺钉紧固在后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助力器的惯力轮能反复蓄能和输能,可以单独加速蓄备能量,也可以在行程中逐步蓄存能量,利用惯力轮输出的能量加上脚力作用,即使较陡的坡路也可以轻松而上,因而加装了助力器以后,骑车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2.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使用者可以购回自己安装,也可以自行车厂家安装好以后成套出售。3.减速或制动时,拉动操作拉杆,就能脱开助力器与自行车的连接,此后的过程就与普通的自行车相一致。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工作情况在自行车一般运动状态,链轮带动飞轮3,飞轮带动螺纹连接套18,螺纹连接套带动与之花键连接的伸缩轴套27,伸缩轴套通过三个成120°分布的键17带动变速器右端盖15,从而带动与右端盖钢性连接的齿式离合器左端齿23,以及与左端齿啮合的右端齿,右端齿上汇集的幅条随之转动,这样飞轮、齿式离合器、后轮三者同步。
变速器右端盖15转动带动内齿圈14,内齿圈(60齿)经过过桥齿轮24带动被动齿轮39,从而被动齿(17齿)以60/17=3.5倍于自行角速度转动并带动与之钢性连接的惯力轮同速转动,迅速蓄备能量,此时变速器相当于加速器。
当自行车行至一段路程,可不用脚力,靠惯力轮释放的能量带动自行车前行,其作用过程与前一段叙述的过程正好相反,这时的变速器为减速器,将惯力轮的角速度以3.51的速比传给齿式离合器,从而带动幅条即车轮继续转动至车速减慢的一定程度后,再施脚力。
欲爬陡坡前,拉动操作拉杆9的拉臂37,带动“T”形拉杆34向左移动,从而带动伸缩轴套向左位移(螺纹连接套保持不动,两套之间花键连接的重叠部位缩短,两套联接形成的整体套增长),伸缩轴套上的台阶带动齿式离合器左端齿23,变速器4,端面轴承26向左移动,压紧弹簧8,从而使得齿式离合器的左、右端齿由紧密啮合变成松开状态,这时飞轮传送的脚力不带动后轮,仅带动螺纹连接套、伸缩轴套、齿式离合器的左端齿、惯力轮,让惯力轮蓄被能量。自行车此时保持原速度前行。上坡时惯力轮已积蓄一定能量,让操作拉杆9恢复原位,此时离合器啮合。自行车有惯力轮释放的能量加上脚力共同作用,骑车人可不太费劲就骑过陡坡。而要骑车经过较小坡度的道路时,则不必单独加速惯力轮,只需利用惯力轮在行程中蓄备的一定能量加上脚力就能轻松而上。
当需要减速或制动时,拉动操作拉杆,致使齿式离合器成松开状态,其间的动作过程与上段所叙述的相同。这时惯力轮不再释放能量作用于后轮,该自行车此后的减速与制动过程与普通刹圈式自行车一致。
权利要求1.一种以机械方式反复蓄能,输能的自行车助力器,安装于自行车后轮轴,其特征是由螺纹连接套,伸缩轴套,齿式离合器,变速器,惯力轮,端面轴承,弹簧、左花盘,压盖螺母,“T”型拉杆,操作拉杆组成,其中a,螺纹连接套的右端部外螺纹与自行车飞轮连接,左端部与伸缩轴套成花键连接为一整体套,此整体套的两端各有一道滚槽,槽内装有钢球,使整体套与后轴形成滚动连接;b,齿式离合器由左右两片相互啮合的端齿构成,右端齿取代原自行车右花盘汇集幅条,并与螺纹连接套成滚动连接,而左端齿与变速器右端盖刚性连接后再与伸缩套经三个成120°角度分布的键连接成一体。c,变速器是从外向内由内齿圈啮合过桥齿轮,过桥齿轮啮合被动齿轮构成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两侧平面设有左右端盖,右端盖与内齿圈成一体,并与左端盖贴合,对外形成一封闭体,被动齿轮的轴套套在伸缩套上,两套之间加有润滑油使之互不约束,按各自的速度传动;d,惯力轮是铅环外包铅环壳,作外环,外环再连接环片构成的轮体,重量主要集中在外环,惯力轮与变速器的被动齿轮钢性连接;e,端面轴承一面紧贴惯力轮环片,另一面经一弹簧与左花盘压接,实现了不同转速的惯力轮与左花盘之间的配合。f,后轴的右端部为实心圆柱体,左部为空心圆柱体,在空心,实心圆柱体相交部位的空心圆柱一侧,铣有一轴向直槽;g,压盖螺母螺纹连接于后轴,并与左花盘的钢球紧密贴合对外形成封闭体;h,“T”型拉杆的“一”部装在后轴轴向直槽内,两端伸出槽外且端部装有滚轮与伸缩套右端内侧的环形槽紧密接触,“1”部装于后轴的空心部位并伸出后轴左端外与操作拉杆连接;j,操作拉杆的支座固定于后轴左端部,支座与拉臂经绞链连接,拉臂的下端部由螺母固定于“T”形拉杆“1”部左端处。
专利摘要一种以机械方式反复蓄能放能的自行车助力器,安装于自行车的后轮轴,主要由惯力轮、螺纹连接套、伸缩轴套、齿式离合器、变速器、端面轴承、弹簧、左花盘、压盖螺母、T型拉杆、操作拉杆等部件组装而成。骑车人使用时,能对惯力轮单独加速以蓄备能量,也可让其在行程中逐步积蓄能量,因而在上陡坡时,骑车人利用惯力轮释放的能量,加上脚力作用,就能轻松而上,使普通自行车显著地提高了上坡能力,特别适用于乡村。
文档编号B62M1/00GK2066838SQ8921785
公开日1990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1989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1989年10月7日
发明者何其洪 申请人:何其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