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童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476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用童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自行车上携带幼童用的椅子。
目前普遍使用的自行车用童椅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对幼童乘坐自行车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考虑不周(1)椅子的设计没有考虑对幼童双脚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幼童在乘车时双脚悬挂,很容易被车轮损伤。(2)没有配备安全带,一旦自行车翻倒,幼童有被抛出的危险。(3)椅子前方敞开,椅背高度太低,如果幼童在乘车时入睡,便容易滑出车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童椅的不足之处而设计的一种安全性强、结构合理,方便使用的自行车童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椅座采用高靠背环绕式设计,并带有半封闭式的安全脚座。在椅背上端与椅座前端之间设有可装拆的长度可调的活动式安全带。在椅座的两侧扶手之间设有可拆卸的保护栏杆。由于在椅子的设计上采取了这几种安全措施,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了用自行车携带幼童时的安全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A向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童椅由椅座(1)、脚座(2)、安全带(3)、保护栏杆(4)所组成。椅座(1)设计成高靠背环绕式。椅背高度为350~450毫米。椅座下方接连一对半封闭式的安全脚座(2)。在椅背上端的左、右方以及椅座底板前端的中部均开有一个用于固定安全带(3)的安装孔(6)。安全带(3)的中间有一块倒三角形的软质衬垫(5),衬垫(5)的两个上角分别通过三叉扣各连接一条尼龙编织带,衬垫下角通过梯扣连接一条尼龙编织带。三条带的长度均可调节。带的端部折叠缝合成丁字形,形成活扣,分别穿入椅背和椅座前端的孔(6)中固定。椅座的外端面设有沿边(10),在椅座两侧扶手上各有一个用于固定保护栏杆(4)的小孔(7)。保护栏杆(4)通过活接式插扣(8)套入小孔(7)内,形成活动式连接。椅座(1)和保护栏杆(4)用高低压聚乙烯注成。在椅座(1)的底板上有三个沉头螺栓孔(9),椅座用沉头螺栓及螺母固定于自行车的尾架上。
用此自行车童椅携带小孩,小孩可以安全舒适地藏坐于椅中。万一自行车倒下,椅侧也可以对小孩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椅子上设置的可调安全带不仅可以防止小孩从椅子上抛出来,而且可以使不到周岁的婴儿也能稳坐在椅子上。半封闭式的脚座,可以有效地避免小孩双脚被车轮损伤的危险。如果携带年令稍大一些的小孩时还可以拆去安全带,装上保护栏杆,同样可以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用童椅,其特征在于a、椅座(1)设计成高靠背环绕式,并带有半封闭式的安全脚座(2);b、在椅背上端与椅座前端之间设有可装拆的长度可调的安全带(3);c、在椅座(1)的两侧扶手之间设有可拆卸的保护栏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椅,其特征是在椅背上端的左、右方以及椅座底板前端的中部均开有一个用于固定安全带(3)的安装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椅,其特征是安全带(3)的中间有一块倒三角形的软质衬垫(5),衬垫(5)的两个上角分别通过三叉扣各连接一条尼龙编织带,衬垫下角通过梯扣连接一条尼龙编织带,带的端部折叠缝合成丁字形,形成可穿入孔中固定的活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椅,其特征是椅座(1)两侧扶手的上沿各有一个用于固定保护栏杆(4)的小孔(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童椅,其特征是保护栏杆(4)通过活接式插扣(8)套入小孔(7)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椅,其特征是椅座(1)的椅背高度为350~45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椅,其特征是椅座(1)的底板上有三个沉头螺栓孔(9),用沉头螺栓及螺母固定在自行车的尾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椅,其特征是椅座(1)及保护栏杆(4)用高低压聚乙烯注成。
专利摘要一种在自行车上携带幼童用的椅子,由高靠背环绕式椅座(1)、半封闭式脚座(2)、可装拆的活动式安全带(3)以及可拆卸的保护栏杆(4)所组成。具有安全舒适、结构牢固、装拆方便的优点,是用自行车安全携带幼童的可靠工具。
文档编号B62J1/00GK2078725SQ90206738
公开日1991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16日
发明者招敏杰 申请人:佛山电子工业集团总公司综合经营服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