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079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健身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
市售的自行车一般通过链轮蹬脚、链条驱动后轮使自行车前进,车把与前叉一起构成自行车的转向机构,手闸作为控制自行车前进的制动器。因此人体主要是下肢用力,上肢用力较少,骑行时平衡、协调容易,所此骑自行车的锻效果有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健身用自行车,骑行时不仅上下肢都要用力,而且可以提高骑行者的运动平衡、协调能力,增强锻炼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
一种自行车,具有前轮、前轴、前叉、车架、鞍座、中轴、链轮蹬脚、后轴、后轮、链条,其特点在于所述前轴处的前轮轴套一侧固定连接有飞轮,所述前叉的两个叉杆上连接有轴承架,所述轴承架的轴承中设置有带左齿轮、右齿轮的转轴,所述前叉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链轮轴承架,所述链轮轴承架中设置有带手摇柄的链轮,所述链轮与右齿轮之间用链条连接,左齿轮与飞轮之间用链条连接,所述后轴处后轮的轴套一侧连接有倒闸。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前叉顶端设置有链轮手摇柄,前叉上又连接有轴承架、带左、右齿轮的转轴,前轴处前轮轴套一侧固定连接有飞轮,所述链轮手柄上的链轮与右齿轮、左齿轮与飞轮之间分别用链条相连,因此用上肢摇动手柄可以驱动前轮使自行车前进,手摇柄同时兼作转向机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与已有的自行车相比,多了一个力传动机构,具有骑行轻快,上下肢都能得到锻炼的优点。由于上下肢并用、又要兼顾转向,因此骑行的难度加大,可以增强骑行者的运动平衡,协调能力。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配备倒闸,采用反蹬制动控制自行车的前进,因此使行车安全得到保证。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右视图。
参阅
图1、图2,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包括公知的必要技术特征前轮1、前轴2、前叉3、车架4、鞍座5、中轴6、链轮蹬脚7、后轴8、后轮9、链条10外,在所述的前轴2处前轮轴套一侧固定连接有飞轮11,前叉3的两个叉杆上焊接有轴承架12,所述轴承架12的轴承中轴接有带左齿轮13、右齿轮14的转轴15,前叉3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链轮轴承架16,所述链轮轴承架的轴承中轴接有带手摇柄18的链轮17,链轮17与右齿轮14之间用链条19连接,左齿轮13与飞轮11之间用链条20连接,链轮、左右齿轮及飞轮的齿数及模数可以根据运动量的需要设计。后轴8处后轮9的轴套一侧连接有倒闸21,倒闸为已知技术,市面有售。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目的在于健身,为安全计自行车做成26以下的系列。起动或停车时,骑行者均坐在鞍座上,为了保证骑行时的安全,因此在后轮9的轴套一侧设置倒闸,骑行者只要反蹬链轮踏脚即可制动后轮,使自行车减速或停下。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具有前轮(1)、前轴(2)、前叉(3)、车架(4)、鞍座(5)、中轴(6)、链轮蹬脚(7)、后轴(8)、后轮(9)、链条(10),其特征在于前轴(2)处的前轮轴套一侧固定连接有飞轮(11),前叉(3)的两个叉杆上连接有轴承架(12),所述轴承架的轴承中轴接有带左齿轮(13),右齿轮(14)的转轴(15),前叉(3)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链轮轴承架(16),所述链轮轴承架中设置有带手摇柄(18)的链轮(17),链轮(17)与右齿轮(14)之间用链条(19)连接,左齿轮(13)与飞轮(11)之间用链条(20)连接,后轴(8)处后轮(9)的轴套一侧连接有倒闸(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健身用的自行车。在已有的自行车前叉顶端固定有链轮轴承架,所述轴承架中设置有带手摇柄的链轮,前叉的两个叉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轴承架,所述轴承架的轴承中轴接有带左右齿轮的转轴,自行车前轮轴套的一侧固定有飞轮,所述链轮与右齿轮之间,左齿轮与飞轮之间分别用链条相连,本自行车采用倒闸对后轮进行制动的方式,以保证骑行的安全。
文档编号B62M1/00GK2157118SQ9321785
公开日1994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9日
发明者张金林 申请人:张金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