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自行车自动换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075阅读:1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速自行车自动换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自行车的自动换档装置。
现在很多自行车都装有变速器,这种变速自行车在骑驶时如碰上上坡、下坡、加速等情况均可变速,以节省体力。但这种车必须由骑车者用手扳动控制手把,才能带动变速器钢丝使变速器换档变速。在实际行驶中,由于路况多变化,需要频繁换档,十分麻烦,而且往往会来不及换档,于是很多人嫌麻烦而不使用变速器,使它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自行车的自动换档装置,使变速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能根据路面阻力和加(减)速的状况而自动换档,继充分发挥变速器的作用又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自行车链条张力变化来自动控制变速器换档。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由传感齿轮、齿轮支架、导槽、夹持固定片、调节螺杆、调节块和复位弹簧构成。齿轮支架位于导槽顶部,传感齿轮安装在齿轮支架上。安装使用时,传感齿轮与自行车链条齿合接触,用以感受链条的张力变化。导槽四面均开有平行长口,夹持固定片位于导槽中,其两端分别穿过导槽前后两边的长口。使用时,通过夹持固定片将本装置固定在自行车后横叉上,导槽可相对于夹持固定片作上下滑动。调节螺杆一端穿过导槽底部的小孔,并伸入到夹持固定片底部的小孔中,调节块以螺纹旋套在调节螺杆上,复位弹簧套在调节螺杆上,位于调节块与导槽底部之间。夹持固定片端部有一供变速器钢丝穿过的小孔,在齿轮支架上或者导槽上部或下部有一变速器钢丝固定螺丝,安装使用时,变速器钢丝穿过夹持固定片端部的小孔固定在该固定螺丝上,当导槽上下滑动时,即可带动变速器钢丝进行换档。
还可以在调节螺杆上再加上一缓冲弹簧,该缓冲弹簧一端顶着导槽底部,以导槽底部与复位弹簧相对,其对导槽底部的作用力方向与复位弹簧相反。该冲弹簧可以在链条张力突然改变时对导槽的滑动进行缓冲,使其保持平稳。
根据传感齿轮与自行车链条的接触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有下压式和上顶式两种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下压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上顶式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采用下压式的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如
图1和图2所示。传感齿轮(1)装于齿轮支架(13)上。安装使用时,传感齿轮(1)位于自行车链条(11)上方,向下压着链条(11)并与其齿合。齿轮支架(13)位于导槽(2)顶部外侧;该支架可单独做好后由紧固螺丝(14)或其它方式安装固定在导槽顶部,也可与导槽一体成型,例如可与导槽一起由同一金属片弯曲加工而成,再由紧固螺丝(14)拧紧加固。导槽(2)可由金属片弯曲加工而成,其左右两面自然形成开口,前后两面再开有平行长口。夹持固定片(3)为上、下两片,其两端分别伸出导槽(2)前后两面的长口,并带有卡口(18),使导槽能沿着其上下滑动。两块夹持固定片(3)通过夹紧螺丝(9)紧固在自行车后横叉(10)上,下面一块夹持固定片底部有一供调节螺杆(4)伸入定位的小孔(17)。调节螺杆(4)一端穿过导槽底部的小孔(16)并伸入到夹持固定片的小孔(17)中,与夹持固定片铆连,并可自由转动。调节块(7)位于导槽(2)中,以螺纹旋套在调节螺杆(4)上,可随调节螺杆的转动而上下移动。复位弹簧(5)套于调节螺杆上,位于调节块(7)与导槽(2)底部之间,其一端顶着调节块,另一端向下顶着导槽底部。在调节螺杆(4)伸出导槽(2)底部的部份上套有缓冲弹簧(6),调节螺杆下端有一旋钮,以便于转动调节螺杆,缓冲弹簧一端顶着该旋钮,另一端向上顶着导槽底部。夹持固定片(3)的外端部有一小孔(8),变速器钢丝固定螺丝(15)位于齿轮支架(13)底部。
采用上顶式的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调节块(7)和复位弹簧(5)位于导槽(2)外部,复位弹簧一端顶着调节块,另一端向上顶着导槽底部。缓冲弹簧(6)位于导槽(2)中,其一端顶着夹持固定片(3),另一端向下顶着导槽底部。安装使用时,传感齿轮(1)位于自行车链条(11)的下方,向上顶着链条并与其齿合。其它结构特征与
图1和图2所示的下压式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导槽(2)的长度可根据自行车后横叉到其上方链条的距离而定,一般为10~20厘米。由于采用上顶式结构时复位弹簧(5)位于导槽(2)外部,所以,其导槽的长度可以做得比下压式的短些。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使用时,通过夹持固定片(3)将本装置安装固定在自行车后横叉上,使传感齿轮(1)压(或顶)着自行车链条(11)并与其齿合;旋转调节螺杆(4)使调节块(7)上移或下移,以调节复位弹簧(5)作用于导槽(2)底部的弹力到适当大小;此时,传感齿轮将链条下压(或上顶)成“∨”(或“∧”)字形;将变速器钢丝原来接于控制手把的一端穿过夹持固定片(3)上的小孔(8),拉紧连接固定到固定螺丝(15)上。转动调节螺杆(4)改变复位弹簧(5)对导槽的作用力,使导槽向上或向下移动,即可带动变速器钢丝将变速器调至匀速行驶时所需的档位(简称匀速档)。在自行车骑行时,链条(11)两端受相反的力作用而产生张力。当匀速行驶时,链条(11)的张力(将传感齿轮上抬或下压的力)与复位弹簧(5)对导槽(2)的弹力(使传感齿轮下压或上顶的力)处于平衡状态,这时链条保持不骑驶时的“∨”(或“∧”)字形,变速器档位处于预先设定的匀速档上。当起动、上坡或加速时,链条两端受力变大,链条张力增大,“∨”(或“∧”)字形被拉伸,将传感齿轮上抬(或下压)而使导槽向上(或向下)滑动,从而带动变速器钢丝换成慢档,当路面阻力或加速越大时,链条张力越大,导槽滑动并带动变速器钢丝的距离也越大,变速器便被换成越慢的档位。当下坡或减速时,链条两端受力变小,张力减小,在复位弹簧弹力作用下导槽向下(或向上)滑动,带动变速器钢丝换成匀速档或防止脚瞪空转的快档。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由于利用链条张力变化来控制变速器换档,所以,行驶过程中能根据路面阻力和加速的状况而自动换档变速,而且可按需要设定平地匀速行驶的档位,从而使变速自行车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能延长飞轮和链条的寿命,节省骑车者的体力。
权利要求1.一种变速自行车自动换档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由传感齿轮(1)、齿轮支架(13)、导槽(2)、夹持固定片(3)、调节螺杆(4)、复位弹簧(5)和调节块(7)构成;齿轮支架(13)位于导槽(2)顶部,传感齿轮(1)装在该齿轮支架上;导槽(2)四面均开有平行长口,夹持固定片(3)位于导槽(2)中,其两端分别穿过导槽前后两边的长口,导槽可相对于夹持固定片作上下滑动;调节螺杆(4)一端穿过导槽底部的小孔(16),伸入到夹持固定片(3)底部的小孔(17)中,调节块(7)以螺纹旋套在调节螺杆(4)上,复位弹簧(5)套在调节螺杆(4)上,位于调节块(7)与导槽(2)底部之间;夹持固定片(3)端部上有一供变速器钢丝穿过的小孔(8),在齿轮支架(13)上或者导槽(2)上部或下部有一变速器钢丝固定螺丝(1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调节螺杆(4)上还套有一缓冲弹簧(6),该缓冲弹簧一端顶着导槽(2)底部,以导槽底部与复位弹簧(5)相对。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调节块(7)和复位弹簧(5)位于导槽(2)中,复位弹簧(5)一端顶着调节块,另一端向下顶着导槽底部。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调节块(7)和复位弹簧(5)位于导槽(2)的外部,复位弹簧(5)一端顶着调节块,另一端向上顶着导槽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自行车的自动换挡装置,该装置由传感齿轮、齿轮支架、导槽、夹持固定片、调节螺杆、调节块和复位弹簧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传感齿轮利用自行车链条张力变化来控制变速器换挡,能根据行驶过程中路面阻力和加速的状况而自动换挡变速,使变速自行车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且能延长飞轮和链条的寿命,节省骑车者的体力。
文档编号B62M9/00GK2160611SQ93217740
公开日1994年4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日
发明者沈欣 申请人:沈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