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挠性连接的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07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挠性连接的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车辆车架结构领域。
副车架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作业装置的强度和结构的要求,副车架的各向刚度都要求很大,如采用通用底盘的汽车起重机,各种槽车和散装水泥车等等。目前副车架前后端均采用刚性连接方式连接在主车架上,如附


图1所示。当车辆行驶在不平路面上时常使一轮抬起或下陷,由于副车架的刚性约束作用,主车架前部分将因两根梁的载荷分布不均而发生局部应力集中,使其产生塑性变形甚至开裂,严重影响了车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发明一种副车架,它与主车架前端的连接为挠性连接,解除副车架对主车架的刚性约束,使作用在主车架两根梁的载荷尽可能均衡,提高主车架的使用寿命。
一种挠性连接的副车架,其后端两个后支座〔4〕、〔5〕用螺栓〔6〕、〔7〕固定连接在主车架〔8〕上,其前端用铰座〔1〕、铰轴〔2〕同主车架上的均衡梁〔3〕组成挠性连接,见附图2。主副车架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间隙△,△值一般为30-50毫米以上,以允许二者之间的相于转动。各部分的尺寸设计应根据所受的载荷而定。铰座与副车架的连接应在装配后进行。均衡梁可利用原主车架的横梁加固,也可另制做。
采用上述连接方式,主副车架将大大改善受力状态,避免车架的应力集中或断裂,提高其使用寿命。

图1中〔1〕、〔2〕为刚性支座,〔3〕、〔4〕为连接螺栓,〔5〕为主车架,〔6〕为副车架。
附图2中〔1〕为铰座,〔2〕为铰轴,〔3〕为均衡梁,〔4〕、〔5〕为刚性支座,〔6〕、〔7〕为连接螺栓,〔8〕为主车架、〔9〕为副车架,△为主副车架间间隙。
权利要求一种挠性连接的副车架,其后端两个后支座[4]、[5]用螺栓[6]、[7]固定连接在主车架[8]上,其特征在于副车架前端用铰座[1]、铰轴[2]同主车架上的均衡梁[3]组成挠性连接,主车架[8]与付车架[9]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隙△,△值一般取30-50毫米以上。
专利摘要一种挠性连接的副车架、其后端由两个后支座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主车架上,其前端用铰座、铰轴同主车架上的均衡梁组成挠性连接。解除了副车架对主车架的刚性约束,改善受力状态,避免了主车架载荷集中或断裂,提高了车架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2D23/00GK2159343SQ9321771
公开日1994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日
发明者屈福政, 高顺德, 王震宇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