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三轮车的刹车扶手及其装配方法_2

文档序号:9228173阅读:来源:国知局
圆柱销,26-内锁螺母,27-外锁螺母,28-闸线螺钉,29-棘爪回转孔,30-回转销,31-棘爪上连杆孔,32-棘爪下连杆孔,33-拉簧挂孔,34-固定柱,35-扣手,36-连杆孔,37-钩部,38-销轴套,39-座椅边框,40-扶手固定管,41-加强筋,42-大手柄,43-固定孔,44-中心销套,45-棘爪销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17]如图1-12所示,本发明一种助力三轮车的刹车扶手及其转配方法,该刹车扶手具备扶手、手刹制动和档位转换的多个功能,方便驾驶员对车辆进行操控。刹车扶手包括配合设置在座椅边框39两侧的扶手,扶手为内侧罩I和外侧罩2组成罩体结构,内侧罩I和外侧罩2通过其上设置连接机构及定位机构实现装配,连接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外侧罩2和内侧罩I上的自攻螺丝19及自攻螺丝柱20螺接设置,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外侧罩2和内侧罩I上的定位孔21及定位销22实现定位装配,罩体的前端设置一中空手柄窗3,罩体对应手柄窗3的上方设置大手柄42,内侧罩I和外侧罩2在手柄窗3的位置处形成手柄轨槽4,罩体内部设置有手柄机构及与手柄机构配合使用的控制机构。手柄机构整体可以是金属冲压的,可以是铝合金锻造的、可以是高强度工程塑料的、也可以是金属与塑料注塑一体的。扶手与座椅的具体连接结构为,座椅边框39的两侧均焊接设置有扶手固定管40,内侧罩I和外侧罩2内壁上对应设置有若干个自攻螺钉柱和形状不同的加强筋41,设置在罩体下端内侧的自攻螺钉柱的内端面之间对称设置有与扶手固定管40相同尺寸的空腔,该空腔用于容纳扶手固定管,实现扶手与座椅的固定连接。
[0018]其中,手柄机构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棘槽部5、中间部6、手柄部7及一体式设置在中间部6下方的U型闸豆固定座8,闸豆固定座8上一体式或分体式设置有与闸豆9转动配合的闸豆孔10,闸豆9与闸线11为一体式设置,可以锻造,也可以挤压,闸线11穿过罩体上的闸线螺钉28与刹车制动器或变速箱拨杆相连,具体为闸线11通过内锁螺母26、外锁螺母27及闸线螺钉28与罩体连接,手柄部7穿过手柄轨槽4伸入到手柄窗3内,在外侧罩2内壁对应棘槽部5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橡胶块12,橡胶块12与棘槽部5弹性挡接配合,棘槽部5上设置有内齿槽23,内齿槽23以中心孔24为圆心设置,内齿槽23可连续设置也可间隔设置,中心孔24设置在中间部6,中心孔24中过盈配合或一体式设置圆柱销25,为方便驾驶员操作,防止打滑,在手柄部7上设置有四条与人手指相吻合的弧形凹部。控制机构包括与棘槽部5配合使用的棘爪13、保险扣14、拉簧15,内侧罩I和外侧罩2在保险扣14的位置处形成保险扣轨槽16,保险扣14的一端通过保险扣轨槽16伸出罩体,保险扣14的另一端通过销轴17与罩体固定,棘爪13与保险扣14通过连杆18相连,棘爪13上设置有棘爪回转孔29,棘爪回转孔29内紧配设置一棘爪回转销30,在棘爪13中上部以棘爪回转孔29为圆心等距离设置有棘爪上连杆孔31和棘爪下连杆孔32,连杆18与棘爪上连杆孔31连接时,保险扣14向内扣动可以打开棘爪13与内齿槽23的啮合,连杆18与棘爪下连杆孔32连接时,保险扣14向外推动可以打开棘爪13与内齿槽23的啮合。在棘爪上连杆孔31和棘爪回转孔29中间还设置一拉簧挂孔33,外侧罩2上设置有固定柱34,拉簧15的一端钩挂在拉簧挂孔33上,拉簧15的另一端套装在固定柱34上,保险扣14的上端设置扣手35,保险扣14的扣手35和销轴17中间设置有连杆孔36,扣手35与保险扣轨槽16为间隙配合,连杆18为一钢丝,钢丝两端的同一平面上各弯曲一个与连杆呈90度的钩部37,连杆18 一端的钩部37与连杆孔36转动配合,另一端的钩部37与棘爪上连杆孔31或棘爪下连杆孔32转动配合,销轴17和回转销30均与设置在外侧罩2和内侧罩I内壁上的销轴套38转动配合。
[0019]该发明具有座椅扶手、手刹制动和高低速档位转换三种功能。若为制动,则须将闸线11与助力三轮车后制动器连接,行驶是分离状态,如图1所示;当停止行驶需要对车制动时,驾驶员在关闭动力后用手向上扳动手柄部7,此时与棘槽部5下端的内齿槽23相啮合的棘爪13在拉簧15的拉力作用下做往复回弹动作,同时会发出轻微的“嗒嗒”的声音,当手柄部7扳至接近大手柄42下方时,本实施例棘槽部5回转角度设置为20度,闸线11移动距离18毫米停止,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数据尺寸,此时棘爪13在拉簧15的拉力作用下做顺时针回转和限位,保证棘槽部5不会向下回转而实现刹车制动,确保车辆原地驻车不易随便溜车而出现不安全隐患;当需要行走时,驾驶员首先向下踩住脚刹车,然后用四指握着手柄部7微用力向上扳动,使棘爪13脱开内齿槽23的摩擦力,同时用大拇指向前推动或向后扳扣动保险扣14,此时保险扣14带动连杆18、而连杆18又带动棘爪13脱离内齿槽23,此时四指松开手柄部7,而手柄部7会在闸线11端的弹簧拉力作用下向下回转,本实施例棘槽部5回转角度设置为20度,闸线移动距离18毫米,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数据尺寸,当棘槽部5上端回转触及到橡胶块12时而停止,同时棘爪13在拉簧15的拉力作用下抵入内齿槽23而限位,此时再松开保险扣14,即完成整个刹车制动分离动作,然后再准备下一步的启动车辆和行驶操作。若为双档转换,则须将闸线11与动力变速箱拨杆连接,使用时按照上述同样方法可实现高低速档位的转换。该发明三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0020]本发明安装方法为,I)先将圆柱销25、回转销30分别压装在手柄中间部6中心孔24、棘爪回转孔29内;且圆柱销25、回转销30与手柄中心孔24、棘爪回转孔29为过盈配合关系;2)将外侧罩2内侧向上放置在铺有软塑料板或棉毯的工作台上,先向中心销轴44内涂注润滑油,再将整个手柄及圆柱销25对准外侧罩2的中心销套44装上,圆柱销25与中心销套44为转动配合关系;3)先向销轴套38内涂润滑油,再将扣手35下端部的销轴17对准外侧罩2上的销轴套38装上,销轴17与销轴套38为转动配合关系;4)先向棘爪销套45内涂注润滑油,将预先装配在棘爪回转孔29中的回转销30对准棘爪销套45装上,再将拉簧15 —端钩挂在拉簧挂孔33上,另一端钩挂在固定柱34上,继而再将棘爪13对准任一内齿槽23,回转销30与棘爪销套45为转动配合关系,棘爪13与内齿槽23为限位挡接关系;
5)向连杆孔36、棘爪上连杆孔31或棘爪下杆接孔32涂注润滑油,再将连杆18任一端钩部37对准前端扣手35中部的连杆孔36,连杆18另一端钩部37对准棘爪13上面的棘爪上连杆孔31或棘爪下连杆孔32后同步插入;连杆18钩部37与连杆孔36、棘爪上连杆孔31或棘爪下连杆孔32为转动配合关系;6)先将闸豆9装入闸豆孔10中,再将闸线11与闸线螺钉28卡在外侧罩2后部的固定孔43上,再将内锁螺母26和外锁螺母27相对旋紧;闸豆9与闸豆孔10为转动配合关系,闸线11与闸线螺钉28为间隙滑动配合关系,闸线螺,28与外侧罩2为定位配合关系;7)将弹性体插入外侧罩2后部的燕尾槽里,弹性体可以采用橡胶块,橡胶块与燕尾槽为过盈配合关系;8)将内侧罩I上面的定位孔21对准外侧罩2上面的定位销22插入,定位销22与定位孔21为间隙限位配合关系;9)将自攻螺丝19从内侧罩I螺丝孔里对准外侧罩2自攻螺丝柱20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