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结构以及载荷承受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8232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车身前部结构以及载荷承受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以及载荷承受部件。
【背景技术】
[0002]已知一种如下的车辆前部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2-214211号公报),所述车辆前部结构具备:一对前纵梁,其被配置于动力单元的两侧;分支框架,其从各个前纵梁起向车辆前方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连结部件,其对分支框架以及前纵梁的前端部彼此之间进行连结。
[0003]在日本特开2012-214211号公报所公开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当在与前纵梁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处发生了车辆正面碰撞(以下,将该碰撞形态称为“微小重叠碰撞”)时,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的载荷(横向载荷)将经由分支框架而被传递至动力单元。由此,会经由动力单元而向与碰撞侧为相反侧的前纵梁等传递载荷,从而提高了对于微小重叠碰撞的碰撞性能。此外,作为与微小重叠碰撞相关的技术,已知有日本特开2012-166743号公报中的技术。

【发明内容】

[0004]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5]然而,在日本特开2012-214211号公报所公开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在更有效地向动力单元传递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的横向载荷方面,具有改善的余地。
[0006]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07]考虑到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在发生微小重叠碰撞时,更有效地向动力单元传递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的载荷的车身前部结构以及载荷承受部件。
[0008]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具备:前纵梁,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配置于动力单元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所述动力单元被设置于车身前部;载荷承受部件,其具有结合部、载荷输入部和载荷传递肋材,其中,所述结合部与所述前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部相结合,所述载荷输入部与所述结合部相比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所述载荷传递肋材对所述载荷输入部和所述结合部进行连接。
[0009]根据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载荷承受部件具有载荷输入部,所述载荷输入部与结合部相比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其中,所述结合部与前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外侧部相结合。该载荷输入部与结合部通过载荷传递肋材而被连接在一起。
[0010]因此,在微小重叠碰撞时,当碰撞体与载荷承受部件的载荷输入部发生碰撞时,从该载荷输入部经由载荷传递肋材而向结合部传递有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的载荷。由此,载荷承受部件在使前纵梁以结合部为起点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发生变形的同时,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进行移动。其结果为,通过发生了变形的前纵梁或载荷承受部件而使动力单元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被按压,从而使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的横向载荷(分力)被传递到动力单元上。
[0011]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为,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中,所述载荷输入部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而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的方式,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而倾斜。
[0012]根据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通过使载荷输入部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而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的方式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而倾斜,从而能够在碰撞体与该载荷输入部发生了碰撞时,产生沿着载荷传递肋材的延伸方向的分力。由此,提高了从载荷输入部向载荷传递肋材的载荷的传递效率。
[0013]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为,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中,所述载荷承受部件具有:内侧壁部,其被配置于所述载荷传递肋材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并对所述载荷输入部和所述结合部进行连接;外侧壁部,其被配置于所述载荷传递肋材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并对所述载荷输入部和所述结合部进行连接;连结肋材,其向与所述载荷传递肋材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对该载荷传递肋材和所述内侧壁部以及所述外侧壁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连结。
[0014]根据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通过向与载荷传递肋材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连结肋材,从而使该载荷传递肋材和内侧壁部以及外侧壁部中的至少一方相连结。由此,在碰撞体与载荷输入部发生了碰撞时,使载荷传递肋材的压曲(横向压曲)等被抑制。
[0015]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为,在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中,所述载荷承受部件由金属形成。
[0016]根据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通过由金属来形成载荷承受部件,从而使得强度的确保变得容易,并且能够通过螺栓等而很容易地将载荷承受部件的结合部结合(紧固)在前纵梁上。
[0017]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承受部件具有:结合部,其以与前纵梁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部相结合的方式而构成,其中,所述前纵梁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配置于动力单元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所述动力单元被设置于车身前部;载荷输入部,其与所述结合部相比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载荷传递肋材,其对所述载荷输入部和所述结合部进行连接。
[0018]根据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承受部件,载荷承受部件具有与结合部相比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的载荷输入部,其中,所述结合部与前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外侧部相结合。该载荷输入部与结合部通过载荷传递肋材而被连接在一起。
[0019]因此,在微小重叠碰撞时,当碰撞体与载荷承受部件的载荷输入部发生碰撞时,从该载荷输入部经由载荷传递肋材而向结合部传递有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的载荷。由此,载荷承受部件在使前纵梁以结合部为起点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发生变形的同时,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进行移动。其结果为,通过发生了变形的前纵梁或载荷承受部件而使动力单元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被按压,从而使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的横向载荷(分力)被传递到动力单元上。
[0020]发明效果
[0021]根据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能够在微小重叠碰撞时,更有效地向动力单元传递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的载荷。
[0022]根据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能够更有效地使前纵梁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发生变形。
[0023]根据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能够在碰撞体与载荷输入部发生了碰撞时,更可靠地向载荷承受部件的结合部传递载荷。
[0024]根据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能够削减载荷承受部件的制造成本、以及载荷承受部件相对于前纵梁的外侧部的组装成本。
[0025]根据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承受部件,能够在微小重叠碰撞时,更有效地向动力单元传递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的载荷。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的车身前部的左侧的立体图。
[0027]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隔离件的载荷传递肋材的平剖视图。
[0028]图3为表示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的左侧的俯视图。
[0029]图4为表示碰撞体与图3所示的隔离件发生了碰撞的状态的俯视图。
[0030]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载荷传递肋材的改变例的、相当于图2的平ItlJ视图。
[0031]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载荷传递肋材的改变例的、相当于图2的平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进行说明。另夕卜,在各个图中所示出的箭头标记UP表示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箭头标记F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箭头标记OUT表示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车身左侧)。
[0033]在图1中,图示了应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10的车身前部12。如图1所示,车身前部12具备:动力单元14 ;一对前纵梁16,其被配置于动力单元1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前保险杠加强件18,其被配置于动力单元1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另夕卜,车身前部12被构成为,后文所述的隔离件20以外的结构关于该车身前部12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而左右对称。因此,在下文中,对车身前部12的左侧的结构进行说明,而省略对于车身前部12的右侧的结构的说明。
[0034]动力单元14为至少对车辆的前轮(省略图示)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源,且以包括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以及电动机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式而构成。该动力单元14经由未图示的安装支架而被支承在一对前纵梁16上。另外,在动力单元1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设置有未图示的车厢(客舱)。
[0035]—对前纵梁16为构成车身前部12的两侧部的框架的框架部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