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58282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左侧与右侧之间横向地延伸,且操作件142的两个相对末端分别与两个释锁致动件134连接。操作件142例如为带子、带体、绳子及/或其类似者。然而,根据其它实施例,操作件142亦可由介于婴儿车装置100的左侧与右侧之间横向延伸的硬质杆状件所取代,以利于同步操作两个释锁致动件134。
[0072]值得一提,依据另一实施例,释锁致动件134亦可滑动地设于安装部140,且其突出部134A具有斜面结构,而顶推件130具有相对应的另一斜面结构;操作件的移位可促使释锁致动件134滑动,其斜面结构会推动顶推件130的斜面结构,进而使顶推件130驱动栓锁件128朝向释锁位置移位。
[0073]在又一实施例中,释锁致动件134可不必设于邻近凸缘表面130A,例如释锁致动件134可与一可活动的传动组件(图未示)相连接,传动组件在相对于释锁致动件134的一侧设有斜面,且凸缘表面130A形成为另一配合传动组件的斜面,藉此释锁致动件134的旋转即可驱使传动组件滑移,并透过斜面的顶推作用促使栓锁件128朝向释锁位置移位。
[0074]参考图6与图7,为显示连接结构116处于座椅108未安装于婴儿车装置100的安装部140上的状态。图6绘示连接结构116处于锁定状态,其中,弹簧132为促使闩锁组件127与耦合毂124相卡合,以将第一脚架侧段102A与推手侧段106A相互锁定于如图4所示的展开状态。
[0075]参考图4及图7,若照顾者欲折叠车架101,可拉上操作件142,使释锁致动件134朝方向D绕着枢轴P2转动。于是,释锁致动件134 (尤其释锁致动件134的突出部134A)便可移位至滑动地接触并对顶推件130的凸缘表面130A进行顶推,以促使顶推件130朝向闩锁件128的方向滑动。藉此,闩锁件128被释锁致动件134促使滑动,以从锁定位置移位至解锁位置,且压缩弹簧132。因此,不需要将座椅108安装于车架101,而可独立地操作车架101的操作件142与释锁致动件134来释锁连接结构116。当释放操作件142时,弹簧132的弹力作用可促使闩锁件128及顶推件130反向地滑动并恢复至初始位置。
[0076]继续参考图1及图2,可拆卸的座椅108例如为适用于车架101的婴儿车座椅。座椅108可包括一硬质的座椅架150、两个连接件152及两个释锁致动件154。座椅架150例如为管状组件,并可包括上框架部150A及下框架部150B。两个连接件152可在座椅架150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上框架部150A及下框架部150B相固接。上框架部150A可从两个连接件152往后上方延伸,而下框架部150B则从两个连接件152往前下方延伸。
[0077]各连接件152可包括一壳体,壳体具有一内腔152A(较佳显示于图2),当座椅108组装于车架101时,安装部140可嵌入并卡合于内腔152A中。连接件152的上端部可与一鞍部156相固接,连接件152的前端部则接可枢有置杯架155。鞍部156具有可容置汽车安全座椅的结构特征,例如凹部156A(较佳显示于图10)。此外,两个连接件152可与一延伸杆157相固接,延伸杆157延伸至连接件152的下方,并横向地跨越座椅108的宽度,此延伸杆157用以协助支撑座布及乘载者。设于座椅108的其它实用配件还可包括一顶篷架159,其枢接于两个连接件152。
[0078]两个释锁致动件154分别设于邻近两个连接件152。根据一实施例,各释锁致动件154例如在其对应连接件152的下方经由枢轴P1与延伸杆157相枢接。枢轴P1大致沿着座椅108的一侧由其后方朝向前方延伸。为了方便同步操作两个释锁致动件154,座椅108还可包括一挠性的操作件158,操作件158的两个相对末端分别连接于两个释锁致动件154。操作件158可横向延伸并跨越座椅108的宽度,且例如为带子、带体、绳子及/或其类似者。根据其它实施例,操作件158亦可由横向延伸并跨越座椅108的硬质杆状件所取代,以利于同步操作释锁致动件154。
[0079]配合图1及图3,图8及图9为绘示连接结构116处于座椅108组装于车架101的安装部140上时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8及图9为沿不同于图6及图7的剖面所绘示的示意图,以更清楚显示座椅108的释锁致动件154与车架101上闩锁组件127的致动表面130B之间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参考图1及图3,座椅108设于车架101上时,安装部140会与其对应的连接件152相卡合。根据使用需求,座椅108可安装为朝向车架101的前方(如图1所示)或朝向车架101的后方(如图3所示)。参考图1、3、8,座椅108组装于车架101后,各释锁致动件154分别位于接近其所对应的安装部140的位置,并邻近于顶推件130的致动表面130B。此外,在婴儿车装置100的左侧与右侧的释锁致动件134、154为互相邻近并分别位于垂直重叠的区域上,且向下延伸至转轴R1和安装部140的下方。婴儿车装置100的左侧及右侧上的释锁致动件134、154的对应枢轴Pl、P2大致互相平行,且由座椅108的后方朝向前方延伸。
[0080]参考图1及图9,若照顾者欲收折附有座椅108的婴儿车装置100,可拉上座椅108的操作件158,使各释锁致动件154朝方向D绕着其对应的枢轴P1转动,以滑动地接触顶推件130的致动表面130B。于是,释锁致动件154可接触并顶推致动表面130B,使顶推件130朝着闩锁件128的方向沿着转轴R1移动,闩锁件128继而从锁定位置滑动至解锁位置并压缩弹簧132。藉此,车架101即可被解锁,且可连同组装于其上的座椅108被收折。座椅108的操作件158与释锁致动件154的前述操作为独立于车架101的操作件142与释锁致动件134的操作。
[0081]当未使用婴儿车装置100时,可从安装部140解除连接件152的卡合,并将座椅108从车架101卸除。座椅108的连接件152由安装部140脱离后,释锁致动件154与操作件158皆保持与座椅108的耦合关系,而释锁致动件134保持与安装部140的耦合关系。
[0082]本发明所提供的释锁系统是在可拆卸的座椅108和车架101上分别设有分开的释锁致动件,且各释锁致动件的操作可促使连接结构116释锁,以便婴儿车装置100进行收折。因此,婴儿车装置100可在座椅108已安装或未安装的状态下进行收折,操作相当方便。此外,座椅108无论是在前向使用或后向使用的状态下,皆不影响照顾者操作释锁系统收折婴儿车装置100。
[0083]值得一提,本发明所述的释锁系统不受限于释锁致动件154与座椅108的组接方式,只要释锁致动件154位于邻近连接件152的合适位置并能与致动表面130B相互作用,皆可应用于本发明的释锁系统。举例而言,图10及图11为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各释锁致动件154可经由枢轴P1与其对应连接件152的壳体相枢接,而延伸杆157则设于释锁致动件154的后方并与连接件152的壳体相固接。如同上述,图10所示的释锁致动件154的枢轴P1大致沿座椅108的一侧由其后方朝向前方延伸。况且,图10和图11所示的释锁致动件154与上述的实施例亦具有相同的操作方式。参阅图11,当座椅108装设于车架时,各释锁致动件154位于接近其对应的安装部140的位置,并邻近于顶推件130的致动表面130B。此外,释锁致动件134、154为互相邻近并分别位于垂直重叠的区域上,且向下延伸至转轴R1和安装部140的下方。若照顾者欲将附有座椅108的婴儿车装置100进行收折,可拉上座椅108的操作件158,使各释锁致动件154绕着其对应的枢轴P1转动并顶推致动表面130B。于是,顶推件130与R锁件128可沿着转轴R1从锁定位置滑动至解锁位置,以便释锁车架。
[0084]配合图1-11,图12至图14为绘示婴儿车装置100的复数个使用样态。于图12为显示婴儿车装置100的第一种样态,其中,座椅108为向前组装于婴儿车装置100。在此状态下,可将汽车安全座椅200放置于座椅108上。更具体,汽车安全座椅200可具有两个枢毂202、及连接至枢毂202的把手204,而汽车安全座椅200放置于座椅108上时,枢毂202分别受支撑于座椅108的鞍部156 (尤其于凹部156A)上。此外,汽车安全座椅200的左右两侧还可包括两个突出的闩锁(图未示),闩锁可分别与连接件152上所设有的开槽162(较佳地显示于图1)相卡合。
[0085]图13为显示婴儿车装置100的第二种样态,其中卸除了座椅108,而汽车安全座椅200为向前组装于车架101的安装部140 (较佳地显示于图4)上。车架101的安装部140可直接嵌入汽车安全座椅200上邻近于枢毂202处所设有的卡合槽。
[0086]图14为显示婴儿车装置100的第三种样态,其中卸除了座椅108,且汽车安全座椅200为向后组装于车架101。
[0087]以上所述的婴儿车装置的优点包括将类似的释锁机构分别设于车架与可拆卸的座椅上。当座椅未组装于车架时,可藉由操作车架上的释锁机构来收折婴儿车装置。当座椅组装于车架时,可藉由操作座椅上的释锁机构来收折婴儿车装置。藉此,无论座椅是否组装于婴儿车装置,皆可方便地收折婴儿车装置。
[008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婴儿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装置包括: 一脚架与一推手架; 一连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