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吸盘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4008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吸盘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应用于爬壁机器人的吸盘,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吸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壁面吸附是爬壁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吸附方式主要有负压吸附和电磁吸附,其中电磁吸附只能用于导磁壁面。现有的负压吸附装置多为阀控式密封体吸盘,结构较为复杂,元件多,工作时摩擦力大,磨损大,寿命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的负压吸盘装置。
[0004]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负压吸盘装置,包括吸盘罩体1,所述吸盘罩体1为上、下阶梯孔结构,上阶梯孔1-1的孔径小于下阶梯孔1的孔径;所述上阶梯孔1-1兼做排气口,并在其内设置有设有固定座6,固定座6上设置有电机2,电机2的转轴伸入上阶梯孔1-1内并在其上安装有用于抽吸下阶梯孔1内部空气的叶片4,下阶梯孔1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排出,当下阶梯孔1与吸附物吸附时,其内部形成负压。
[0006]所述下阶梯孔1的口部粘结有柔性密封圈3。
[0007]所述叶片4数量为2至3片。
[0008]所述上阶梯孔1-1和下阶梯孔1均为圆形结构。
[0009]所述电机2连接电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电机带动吸盘罩体上阶梯孔1-1内的叶片转动,抽排下阶梯孔1内的空气,其内形成负压,使整个负压吸盘装置吸附在被吸附物(壁面上);当需要负压吸盘装置脱离被吸附物时,电机只需反转即可。本发明元件少,结构简单,工作时磨损小,寿命长。本发明技术手段简便易行,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
[0015]实施例
[0016]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吸盘装置,包括吸盘罩体1,所述吸盘罩体1为上、下阶梯孔结构,上阶梯孔1-1的孔径小于下阶梯孔1的孔径;所述上阶梯孔1-1兼做排气口,并在其内设置有设有固定座6,固定座6上设置有电机2,电机2的转轴伸入上阶梯孔1-1内并在其上安装有用于抽吸下阶梯孔1内部空气的叶片4,下阶梯孔1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排出;电机2连接电源,并带动叶片4转动,此时,下阶梯孔1与吸附物吸附时,其内部形成负压,使负压吸盘装置吸附在被吸附物体上。
[0017]所述下阶梯孔1的口部粘结有柔性密封圈3。
[0018]所述叶片4可设计成鸟翼型,其数量为2至3片。
[0019]所述上阶梯孔1-1和下阶梯孔1均为圆形结构。
[0020]本发明通过电机带动吸盘罩体上阶梯孔1-1内的叶片转动,抽排下阶梯孔1内的空气,其内形成负压,使整个负压吸盘装置吸附在被吸附物(壁面上);当需要负压吸盘装置脱离被吸附物时,电机只需反转即可。
[0021 ]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
[0022]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负压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罩体(1),所述吸盘罩体(1)为上、下阶梯孔结构,上阶梯孔(1-1)的孔径小于下阶梯孔⑴的孔径;所述上阶梯孔(1-1)兼做排气口,并在其内设置有设有固定座¢),固定座(6)上设置有电机(2),电机(2)的转轴伸入上阶梯孔(1-1)内并在其上安装有用于抽吸下阶梯孔(1)内部空气的叶片(4),下阶梯孔(1)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排出,当下阶梯孔⑴与吸附物吸附时,其内部形成负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阶梯孔(1)的口部粘结有柔性密封圈(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数量为2至3片。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负压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阶梯孔(1-1)和下阶梯孔(1)均为圆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负压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连接电源。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吸盘装置:包括吸盘罩体,所述吸盘罩体为上、下阶梯孔结构,上阶梯孔的孔径小于下阶梯孔的孔径;所述上阶梯孔兼做排气口,并在其内设置有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伸入上阶梯孔内并在其上安装有用于抽吸下阶梯孔内部空气的叶片,下阶梯孔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排出,当下阶梯孔与吸附物吸附时,其内部形成负压。本负压吸盘装置通过电机带动吸盘罩体上阶梯孔内的叶片转动,抽排下阶梯孔内的空气,其内形成负压,使整个负压吸盘装置吸附在壁面上;当需要负压吸盘装置脱离被吸附物时,电机只需反转即可。
【IPC分类】B62D57/024, F16B47/00
【公开号】CN105398503
【申请号】CN201510918804
【发明人】卢小辉, 谢小鹏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