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5771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配网工作人员在线路施工中需要将电线杆从仓储地运至施工现场中,对于需要在田间安装的电线杆时,需要将电线杆运送到田间,此时如果使用运输车等大型交通工具为了不损坏农作物,往往无法在农田间运输,只能靠人工抬电线杆,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发生危险,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技术方案,该方案的装置,便于在田间运输电线杆,节省了人力,而且有报警装置,当电线杆从本装置上掉落时,会发出报警,避免伤人事故的发生。
[0004]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包括带有车轮的车架,其特征是:在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线杆的固定板,固定板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在固定板上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的行程开关与报警装置连接,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与行程开关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报警器驱动电路与报警器连接,另外,在车架的一侧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杆固定在固定板上。
[0005]在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电线杆的固定带。
[0006]所述的报警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IC1,第一放大器IC1的反相端通过第八电阻R8与控制器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反相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放大器IC1的7脚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非反相端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非反相端通过第九电阻R9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4脚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7脚通过滑动变阻器RB与第一放大器IC1的6脚连接,第一放大器IC16脚通过第一电容C1、第一个二极管D1与第二放大器IC2的非反相端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反相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非反相端通过第四电阻R4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非反相端通过第一个二极管D1、第五电阻R5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4脚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7脚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6脚通过第六电阻与一个三极管VT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的发射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T的集电极通过报警器B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有第七电阻R7与所述的报警器B并联,所述的第七电阻与一报警灯串联。电源为蓄电池。
[0007]所述的报警灯为发光二极管LED。
[0008]所述的液压缸的伸缩杆通过固定块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的伸缩杆与固定块铰接。
[0009]所述的行程开关固定在圆弧形的固定板的内部侧壁上。
[0010]所述的车架远离液压缸的一侧与固定板铰接。
[0011]所述的报警器为蜂鸣器。
[001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有带有车轮的车架,这样便于移动,固定板为圆弧形,这样有防止电线杆从固定板上滚动掉落;有固定带,能对电线杆起进一步的固定作用;有液压缸,可以推动固定板,这样便于往固定板上放置或卸下电线杆;并且车架没有固定液压缸的一侧与固定板铰接,便于固定板转动;行程开关固定在内部侧壁上,而不是在底部,这样既可以使行程开关工作,又不会使行程开关受到电线杆的太大压力,延长了使用寿命;电源为蓄电池,便于携带;使用时,一旦电线杆掉落,行程开关闭合,给控制器信号,控制器控制报警驱动电路驱动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报警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0016]图中,1为车架,2为车轮,3为固定板,4为液压缸,5为固定块,6为固定带,7为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8]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一种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包括带有车轮2的车架1,在车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线杆的固定板3,固定板3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在固定板3上设置有行程开关7,所述的行程开关7与报警装置连接,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与行程开关7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报警器驱动电路与报警器连接,另外,在车架1的一侧设置有液压缸4,液压缸4的伸缩杆固定在固定板3上。在所述的固定板3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电线杆的固定带6。所述的液压缸4的伸缩杆通过固定块5固定在固定板3上,所述的伸缩杆与固定块3铰接。所述的行程开关7固定在圆弧形D的固定板3的内部侧壁上。所述的车架1远离液压缸的一侧与固定板3铰接。
[0019]所述的报警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IC1,第一放大器IC1的反相端通过第八电阻R8与控制器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反相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放大器IC1的7脚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非反相端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非反相端通过第九电阻R9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4脚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7脚通过滑动变阻器RB与第一放大器IC1的6脚连接,第一放大器IC16脚通过第一电容C1、第一个二极管D1与第二放大器IC2的非反相端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反相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非反相端通过第四电阻R4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非反相端通过第一个二极管D1、第五电阻R5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4脚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7脚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6脚通过第六电阻与一个三极管VT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的发射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T的集电极通过报警器B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有第七电阻R7与所述的报警器B并联,所述的第七电阻与一报警灯串联。电源为蓄电池。所述的报警灯为发光二极管LED。所述的报警器B为蜂鸣器。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包括带有车轮的车架,其特征是:在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线杆的固定板,固定板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在固定板上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的行程开关与报警装置连接,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与行程开关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报警器驱动电路与报警器连接,另外,在车架的一侧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杆固定在固定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电线杆的固定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报警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IC1,第一放大器IC1的反相端通过第八电阻R8与控制器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反相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放大器IC1的7脚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非反相端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非反相端通过第九电阻R9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4脚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7脚通过滑动变阻器RB与第一放大器IC1的6脚连接,第一放大器IC16脚通过第一电容C1、第一个二极管D1与第二放大器IC2的非反相端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反相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非反相端通过第四电阻R4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非反相端通过第一个二极管D1、第五电阻R5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4脚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7脚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6脚通过第六电阻与一个三极管VT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的发射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T的集电极通过报警器B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有第七电阻R7与所述的报警器B并联,所述的第七电阻与一报警灯串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报警灯为发光二极管LED。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源为蓄电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液压缸的伸缩杆通过固定块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的伸缩杆与固定块铰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行程开关固定在圆弧形的固定板的内部侧壁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车架远离液压缸的一侧与固定板铰接。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报警器为蜂鸣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电线杆的装置技术方案,包括带有车轮的车架,在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线杆的固定板,固定板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在固定板上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的行程开关与报警装置连接,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与行程开关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报警器驱动电路与报警器连接,另外,在车架的一侧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杆固定在固定板上。该方案的装置,便于在田间运输电线杆,节省了人力,而且有报警装置,当电线杆从本装置上掉落时,会发出报警,避免伤人事故的发生。
【IPC分类】B62B1/26, B62B1/14, B62B1/16
【公开号】CN105416349
【申请号】CN201510822312
【发明人】张道金, 李宁, 赵兰英, 王占茂, 王凤, 徐红, 丁树贤, 杨凤萍, 范炳元, 孟维玉, 陈杰, 张洪滨, 徐煜颖
【申请人】国网山东无棣县供电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